“如果馬克龍想去烏克蘭打仗,請他自己扛槍上陣!”意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的這番狠話,直接引爆了法意兩國的外交地震。當法國緊急召見意大利大使時,歐洲人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曾經(jīng)高舉團結旗幟的聯(lián)盟,如今在烏克蘭問題上已經(jīng)充滿裂痕。
薩爾維尼的這番言論,無疑是對馬克龍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的直接挑戰(zhàn)。他指責馬克龍在處理烏克蘭危機時過于激進,沒有充分考慮到歐洲各國的利益差異。這一事件迅速在歐洲政壇引發(fā)軒然大波,各國領導人紛紛表態(tài),歐洲內部的分歧和裂痕進一步顯現(xiàn)。
法國外交部緊急召見意大利大使,表達了法國政府對薩爾維尼言論的不滿。法國方面認為,薩爾維尼的言論嚴重傷害了兩國的關系,也破壞了歐洲團結的形象。而意大利政府則回應稱,薩爾維尼的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意大利政府的立場。
米蘭街頭,薩爾維尼向馬克龍喊話:“讓他戴上頭盔、穿上防彈背心、拿起步槍去吧!”這位意大利副總理不僅拒絕派兵援烏,更嘲諷法國總統(tǒng)將“孤身一人”參戰(zhàn)。這種言論,徹底撕破了歐洲政客的謊言。
值得玩味的是,薩爾維尼領導的聯(lián)盟黨作為執(zhí)政聯(lián)盟關鍵力量,其反戰(zhàn)立場獲得國內廣泛支持。最新民調顯示,76%的意大利民眾反對軍事介入烏克蘭危機。這與法國政府推進“歐洲軍隊”構想形成刺眼對比——馬克龍恐怕沒想到,最先拆臺的竟是鄰國盟友。
法國的反應非常憤怒:緊急召見大使、外交照會抗議。三年來,法國總統(tǒng)先后提出倡議,卻在薩爾維尼這里遭遇否定:“瘋子”“戰(zhàn)爭販子”等標簽被反復強調。
更致命的是,薩爾維尼刻意將馬克龍與特朗普對比:“讓真正渴望和平的人去辦吧。”這話直指法國在歐盟領導力的軟肋——當東歐國家期待美軍保護,南歐國家偏向中立時,馬克龍的“歐洲軍”夢想顯得尤為孤獨。
這場外交風波暴露出歐洲現(xiàn)實:軍事上,法德主導的“戰(zhàn)略自主”遭遇南歐抵制;經(jīng)濟上,對俄制裁引發(fā)的能源危機加劇南北矛盾;意識形態(tài)上,親美與自立派系日漸對立。
意大利的警告尤為尖銳:“歐洲導彈無助于和平。”當法意這兩個創(chuàng)始成員國互相指責時,歐盟引以為豪的“共同價值觀”正在被現(xiàn)實撕裂。而薩爾維尼與法國極右翼的關系,更預示著這種分裂可能超越國家界限,演變?yōu)橐庾R形態(tài)的全面對抗。
歐洲一體化從來不是鮮花鋪就的坦途。當俄烏沖突的硝煙持續(xù)彌漫,某些政客的豪言壯語背后,或許正藏著整個歐洲難以愈合的傷口。歷史告訴我們:最堅固的聯(lián)盟往往從內部開始崩塌,而此刻的巴黎和羅馬,誰在扮演那個拆墻者的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