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9大候鳥遷飛通道,4條途經我國,其中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覆蓋我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等多個區(qū)域,超過280種遷徙水鳥、510多種遷徙陸鳥借這條“空中航線”南來北往。
廣東憑借獨特地理位置
和豐富濕地資源,
成為這條遷飛通道上的關鍵節(jié)點。
而肇慶星湖,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站。
星湖國家濕地公園更被譽為 “都市鳥島”。
秋冬時節(jié),
星湖迎來一年中最熱鬧的觀鳥季。
今天,就帶你認識幾種
星湖的“明星鳥”。
聶偉健 攝
觀賞鴿:靈動的“小模特”
位于星湖國家濕地公園金沙灘的
肇慶首個以觀賞鴿文化
為主題的休閑園區(qū)
——中華觀賞鴿文化園
于今年春節(jié)假期正式開業(yè)。
西江1號 攝
東方淑女鴿、喇叭鴿、球胸鴿、
黑貴婦人鴿、黑眼羊鴿、
摩登娜鴿、兩頭烏鴿、皺背鴿……
園區(qū)引入20種形態(tài)各異、
姿態(tài)優(yōu)美的中華觀賞鴿
和近500只自由可愛的廣場鴿。
鴿子們成了星湖的常住居民。
它們成群結隊覓食、嬉戲,
與游人互動。
它們不怕人,常悠閑踱步,
成為游客鏡頭中的小模特,
為星湖增添生機與趣味。
西江1號 攝
白鷴:山林間的“優(yōu)雅仙子”
鼎湖山的密林深處,
一抹潔白的身影常與晨霧共舞。
廣東省省鳥白鷴,以“閑客”之姿,
展現這片北回歸線上綠洲的
生態(tài)畫卷。
許慶彬 攝
從李白筆下的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鷴”
到清代五品文官補子圖案,
從鼎湖山生態(tài)保護的“活指標”
到省運會吉祥物“慶慶”,
林中仙子白鷴串聯起文化傳承
與自然保育的動人故事。
張紅 攝
近年來,
鼎湖山白鷴野外種群數量
穩(wěn)中有升,成為中國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范。
市民游客在肇慶鼎湖山景區(qū)偶遇白鷴,紛紛駐足觀賞。以上2圖 謝有錦 攝
如果想與白鷴來場親密接觸,
你可以泛舟至鼎湖山白鷴谷。
在這里,一邊看白鷴,
一邊感受碧綠湖水、
青翠山林帶來的愜意。
BUSHU 攝
梁洪文 攝
丹頂鶴:“濕地之神”南方安居
丹頂鶴別名“仙鶴”,
有“濕地之神”之稱,
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本應棲息在遙遠的東北的它們,
不僅在星湖濕地安了家,
更成功開枝散葉。
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勇強 攝
依托濕地公園精心打造的
“五星級家園”——
模擬原生境的淺灘沼澤、
豐富的食物來源、創(chuàng)新的繁育技術……
讓丹頂鶴成功地適應了嶺南水土。
每一只悠然漫步的丹頂鶴,
都是生命堅韌與自然和諧的生動注腳。
梁瑞偉 攝
聶偉健 攝
如今,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是我國南方丹頂鶴最多的園區(qū)之一。
這些丹頂鶴保留了
野化放飛訓練的傳統(tǒng),
已形成了“編隊飛行”的“世界絕活”。
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勇強 攝
如果想近距離一睹
丹頂鶴的風采,
可以來位于星湖國家濕地公園的
丹頂鶴生態(tài)園打卡哦~
火烈鳥:星湖里的“紅色暖陽”
秋冬的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火烈鳥是最惹眼的存在。
它們像一團團 “紅色暖陽”,
驅散了秋冬的蕭瑟。
梁瑞偉 攝
火烈鳥主要分布在中、南美
熱帶與亞熱帶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現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
國際貿易公約里。
而星湖,早已是它們的家了。
梁瑞偉 攝
成群的火烈鳥站在淺灘上,
粉紅色羽毛在日光下,
顯得格外溫暖。
它們低頭覓食的模樣,
或是集體展翅的瞬間,
都是攝影愛好者鏡頭中不容錯過的場景。
梁瑞偉 攝
除了以上四大“明星鳥”,
隨著秋冬時節(jié)的到來,
南遷的候鳥也將陸續(xù)抵達星湖。
屆時,我們將看到“萬鳥齊飛”的
壯觀景象。
以上2圖 何異能 攝
梁劍峰 攝
梁瑞偉 攝
這個秋冬,
到星湖來一場觀鳥之旅,
探尋飛羽世界,
與“小可愛”們來個
美好的邂逅吧!
◆ 編輯:林雪瑩
◆ 一審:龍愛文 陳楚
◆ 二審:鄧俊麗
◆ 三審:童益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