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當初有多風光?他曾做到了黨內(nèi)第三的位置,但是提到王洪文的早年經(jīng)歷卻很少有人知道了,更沒人知道他曾經(jīng)是一名積極好學的“有志少年”。
王洪文出生于1935年,出生在長春市郊區(qū)開源屯,祖輩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他的父親王國勝和母親楊氏一共哺育了5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王洪文就是他們的長子。
在那個年代,農(nóng)民的日子都不好過,很多人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王洪文一家也是如此,在他2歲那年曾經(jīng)生過一場“大病”,于是父親就將他帶到荒郊野外打算扔掉,結(jié)果看他胸口始終有一口熱氣不散,這才把他給撿了回去,后來才知道他哪是生病了啊,就是餓的。
王洪文4歲那年,村子里有不少孩子都開始讀書了,但王洪文家里窮,并沒有這個條件,他只能每天幫著家里面做家務(wù),和朋友們打鳥、摸魚之類的。到了7歲那年,王洪文又到姨母家當上了“放豬娃”。說是雇傭,其實他的姨夫姨母也有點照顧他的意思,因此他在放豬的這段時間里并沒有受到過什么苛待,只是他姨母家的孩子們經(jīng)常挖苦他,嘲笑他的出身。
王洪文看他們不但穿著體面,還能去私塾讀書,雖然嘴上不說什么,心里卻十分羨慕,尤其是對知識的渴望讓他一有機會就去偷偷讀書。有一次,他放豬回來又想要偷看幾眼書,卻被他們嘲笑說:放豬娃也想讀書,也不看看你配不配?
小時候的王洪文一心想要當一名軍人,但是他在抗美援朝期間表現(xiàn)得并不積極,反而因為貪生怕死的原因想從通信兵的位置上調(diào)出來,成為后方樂隊的吹號手。不過,王洪文運氣很好,后來他愣是憑著運氣在一點傷都沒受的情況下立了不少功,還當上了副排級少尉。
回國之后,王洪文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父親在他“光榮回國”的同一年病逝了,家里人因為怕影響他打仗的原因一直沒有告訴他。聽到消息之后,王洪文跑到父親墳前發(fā)誓:將來自己出人頭地了一定要好好照顧家里人,諷刺的是,后來他連家人的面都沒見過幾次。
1956年秋天,王洪文等到了部隊復員分配的消息,他被分配到了上海國棉十七廠里當上了一名保全工,其實是負責車間維修工作。一下子從“軍官”變成了普通工人,這讓王洪文很不滿意,在工廠里開始了他的“磨洋工”生涯。
后來,王洪文和工廠附近的一家民辦的托兒所里的保育員談起了戀愛,她的父親是廠子里一名中層干部,家里有房子,老人看到王洪文之后對他很不滿意,不想讓女兒嫁給他這樣一個油腔滑調(diào)的人。
分手之后的王洪文幾乎是無縫銜接地談起了下一次戀愛,對方家里也分了房子,是托兒所的另一名保育員崔根娣,她的父母起初也不同意兩人的婚事,可惜他們實在拗不過女兒,只好咬牙同意了。崔根娣與王洪文兩個人的婚后生活還算幸福,育有兩子一女。
離開工廠之后王洪文又被派到了崇明島做開墾工作,王洪文這下更不愿意了,還冒出了“廠黨委在故意給他穿小鞋”的想法。在崇明的那段日子,他依舊是消極怠工的態(tài)度,幾乎沒干什么正事,一心想著當官,后來組織上想滿足一下他的愿望,給他個農(nóng)場干部的職務(wù),他卻嚇得直接裝起病來,無論如何也要回到上海。
直到1964年,王洪文終于有了自己的辦公室,成為了一名保衛(wèi)科科員,后來又晉升為科長,再后來到了那個特殊年代,王洪文的官越做越大,名氣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最終成為了我們見到的那個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