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贏,和怕輸,看上去似乎是一回事。
細想又不是,例如鄧亞萍下面的話:
我在知識星球里拋出了這個話題:
1、從概率的角度看,怕輸,哪怕有99%的可能性,也不敢行動;想贏,哪怕只有1%的可能性,也會去嘗試。想贏往往是長期的,關(guān)注可能性的,有自我實現(xiàn)預言的。
2、根據(jù)損失厭惡原理,損失的感受強度是獲得的感受強度的2-3倍,怕輸會放大損失厭惡。怕輸往往是短期的,在乎局部最優(yōu)的,害怕波動性。結(jié)果反而是脆弱的。
3、想贏的人不會因為輸而放棄贏,而怕輸?shù)娜瞬粫驗橄脍A而接納輸。
4、想贏的人有更好的競技狀態(tài),而且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對待失敗的態(tài)度也更從容。
4、然而,即使如此,有些情境下,也許該采用“怕輸”的的心態(tài),例如理財,防守,守護自己不能失去的東西。
5、所以,具體到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應該是混合策略,有些要用“怕輸策略”,有些要用“想贏策略”。有些事情甚至是二者切換的??傊3侄叩钠胶?。
6、適合“怕輸策略”的情境:理財、健康管理、家庭關(guān)系、風險管理。
7、適合“想贏策略”的情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習成長、職業(yè)發(fā)展。
8、“致富之后”(或是進入了某個你的人生滿意階段),應該少折騰,采用“怕輸策略”。
9、當然,為了守護你的滿意人生,即使“發(fā)達”了,也應該保留少許主動進攻的領(lǐng)域(“想贏策略”)。
10、概括而言,真正成熟的心態(tài)是將兩者有機融合,形成動態(tài)平衡。
具體到人生決策中,就是保持宏觀上必勝的信念(積極想贏),同時在微觀執(zhí)行上如履薄冰(理性怕輸)。
有趣的是,這個話題引發(fā)了大家的積極討論,觀點尤其精彩:
“孤獨大腦.AI決策島”是我每天分享人生、投資、AI、決策、哲學等有趣話題的社區(qū)。
這里聚集了一群熱愛探究本質(zhì)的朋友,我們拒絕淺嘗輒止,也不滿足于現(xiàn)成的答案,而是對那些“理所當然”的命題進行徹底的“重構(gòu)”。
短視頻泛濫、AI接管人類思考的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靈魂。
我們相信,這個時代最稀缺的不是資訊、方法論,甚至不是致富的門道,而是在不確定中依然能保持獨立思考、深度思考、從第一性原理出發(fā)的能力。
在“AI決策島”,你每天都能收獲:
前沿洞察:關(guān)于AI、投資、人生決策的前瞻性思考
本質(zhì)探究:打破常規(guī),直擊問題核心,還原世界的真實邏輯
深度討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碰撞思想,激發(fā)靈感
決策升級:用第一性思維,將智慧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中的行動與成果
這是一個為獨立思考者打造的島嶼,在這里,我們不僅學習知識,更重塑思維模式,讓自己在混沌與變化中,依然能做出清醒、精準的決策。
當AI重塑一切,人類最后的護城河不是信息處理速度,而是洞察本質(zhì)的能力。
當別人在追逐"What"和"How"時,我們專注于"Why"和"Why not"。
這里不是一個獲取標準答案的地方,而是一個升級思考操作系統(tǒng)的實驗室。
加入我們,不是為了變得更忙碌,而是為了在紛繁復雜中保持獨立、清醒、深刻。
孤獨大腦.AI決策島為你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思考環(huán)境”。遠離嘈雜信息洪流,在理性與情感交織的探討中,透視世界本質(zhì),提高投資判斷和人生決策的質(zhì)量。
我們相信,越復雜的時代,清晰的認知越顯珍貴——孤獨思考并非孤立無援,而是在AI決策島找到共鳴與力量。
如果你渴望認知上的躍遷,愿意讓大腦在孤獨中迸發(fā)智慧,歡迎踏上孤獨大腦.AI決策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