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云霞漸遠行,風(fēng)生水起動蟬橫。
荷翻碧玉珠頻跳,柳蕩銀波葉倒張。
山寺鳴鐘人靜夜,田園落麥犬歸堂。
此時正好閑尋勝,何況天陰路轉(zhuǎn)長。
這首作品以日暮時分的鄉(xiāng)村景致為核心,通過云霞、荷柳、山寺、田園等意象的層疊鋪陳,勾勒出一幅動靜相宜的田園暮色圖,并在“閑尋勝”的感慨中,自然流露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情感從景物的鮮活漸次遞進到心境的悠然。
首聯(lián)“日暮云霞漸遠行,風(fēng)生水起動蟬橫”,以時間與動態(tài)起筆。
“日暮”點明時令,“云霞漸遠行”寫天際的云霞緩緩?fù)巳ィ葘懱焐珜⑼淼淖匀蛔兓?,又暗含時光流逝的輕盈感;“風(fēng)生水起”則轉(zhuǎn)寫近景,風(fēng)吹水面泛起漣漪,“動蟬橫”中“橫”字活化蟬的姿態(tài)——或許是風(fēng)過時蟬被驚動,翅膀橫展,為畫面添一抹生動的聲響與動態(tài),奠定全詩鮮活的基調(diào)。
頷聯(lián)“荷翻碧玉珠頻跳,柳蕩銀波葉倒張”,聚焦具體景物,以比喻與動詞強化畫面感。
“荷翻碧玉”將荷葉比作碧玉,風(fēng)過時荷葉翻卷,葉上的水珠(或露珠)如“珠頻跳”,既寫荷的動態(tài),又以“珠”的跳躍增添靈動;“柳蕩銀波”則以“銀波”喻柳枝在風(fēng)中的搖曳,如波浪般起伏,“葉倒張”寫柳葉被風(fēng)吹得反向舒展,兩個“翻”“蕩”“跳”“張”的動詞,將荷柳的動態(tài)寫得鮮活可感,盡顯夏日暮色的生機。
頸聯(lián)“山寺鳴鐘人靜夜,田園落麥犬歸堂”,從自然轉(zhuǎn)向人文,營造寧靜的田園氛圍。
“山寺鳴鐘”以鐘聲打破暮色的靜謐,卻又因“人靜夜”更顯空靈——鐘聲回蕩時,田野間勞作的人已歸家,夜晚的寧靜被輕輕叩響;“田園落麥”寫麥子成熟后被收割的場景,“犬歸堂”則以犬只歸家的細(xì)節(jié),勾勒出田園生活的日常與秩序,將自然的生動收束到人間煙火的溫暖中。
尾聯(lián)“此時正好閑尋勝,何況天陰路轉(zhuǎn)長”,直抒胸臆,點明主旨。
“此時”呼應(yīng)前六句的暮色景致,“閑尋勝”寫此時正適合漫步尋景,享受閑適;“何況天陰路轉(zhuǎn)長”則以“天陰”“路長”作襯——陰天更添涼意,路長更可緩行,將“閑”的意味進一步深化,強調(diào)無需匆忙,只需沉浸于當(dāng)下的美好,自然流露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日暮田園”為畫布,用云霞、荷柳、山寺鐘聲、落麥歸犬等細(xì)膩筆觸勾勒出鮮活又寧靜的暮色圖景,又以“閑尋勝”的感慨收束,將景物的生動與心境的悠然融為一體。
從自然景色的鮮活到田園生活的溫暖,最終在“天陰路長”的襯托中,完成對“閑”的詮釋——原來最美的風(fēng)景,不在遠方的名勝,而在能于日常的暮色里,慢品一份屬于自己的悠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