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小柴胡顆??梢灾胃忻?。那么,除了治感冒,小柴胡顆粒還有哪些妙用呢?
小柴胡顆粒:出自漢代醫(y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小柴胡湯。
【主要成分】
柴胡、黃芩、姜半夏、黨參、生姜、甘草、大棗
【組方分析】
小柴胡顆粒的成分中柴胡味苦微寒,少陽主藥,以升陽達表為君。黃岑苦寒,以養(yǎng)陰退熱為臣。半夏辛溫,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氣而止嘔,人參、甘草,以補正氣而和中,使邪不得復傳入里為佐。邪在半里半表,則營衛(wèi)爭。故用姜、棗之辛甘,以和營衛(wèi)為使也。
【功能主治】
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
小柴胡顆粒不同用法治不同病癥
①治風熱感冒
癥狀:口苦口干,咽喉干燥疼痛,干咳無痰,或咳吐黃痰,眼睛干澀紅腫,偏頭痛,鼻干唇干,渾身燥熱難受等等。
用法:小柴胡沖劑,沖溫開水,內(nèi)服。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②咽喉腫痛
癥狀:咽喉腫痛、干澀等,是目前常見病。
用法:溫開水沖小柴胡沖劑?;蛴蒙什荨⒔酃?0-20克,煮水,沖服小柴胡沖劑。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③眼睛感染疾病
結(jié)膜炎,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癥見眼睛紅腫、發(fā)熱、干澀、眼屎多等等均可用小柴胡沖劑。
用法:菊花,或銀花連翹,煮水沖服小柴胡沖劑,內(nèi)服。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④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發(fā)炎,是常見病。一般都是用西藥消炎。小柴胡沖劑副作用較少。
用法:小柴胡沖劑大劑量服用一次3到5袋,一天三次。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等,煮水,沖服小柴胡沖劑,療效更佳。腹瀉者,可加大蒜一頭同煮。
⑤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傳染病。中醫(yī)看來,此病多為濕熱郁表所致。治宜清熱化濕。
用法:馬齒莧、車前草各50克,生姜20克,煎湯,沖服小柴胡沖劑,一次3袋,一日三次。
⑥口腔潰瘍
用法:干姜、高良姜各30克,煎湯,沖服小柴胡沖劑,一次5-8袋,一天三次。大蒜搗泥貼敷涌泉,可做輔助。
⑦腮腺炎、扁桃體炎
腮腺炎、扁桃體炎都是常見病,兒童尤其多發(fā)。癥見兩腮紅腫疼痛,咽喉干澀疼痛、發(fā)熱惡寒、口苦口干等等。
用法:發(fā)熱不怕冷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銀花等煮水,沖服小柴胡沖劑。發(fā)熱怕冷者,用生姜、大棗煮水,沖服小柴胡沖劑。
⑧皮膚瘙癢、過敏
皮膚瘙癢、過敏者,多屬內(nèi)有郁熱,熱邪趨表而不能發(fā)越,因此瘙癢。一般可用桂枝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等解決。但小柴胡沖劑也可以治愈。
用法:生姜雞蛋大一塊、大棗5枚、花椒一撮,沖服小柴胡沖劑,一次3-5袋,一日3次。保持衣著暖和,忌食辣椒、魚腥等。
⑨失眠多夢
失眠多夢,多為肝膽郁結(jié),熱擾心神所致。治宜疏肝清熱,養(yǎng)心安神。
用法:浮小麥30克、桂圓5枚,煎湯沖服小柴胡沖劑。一次3袋,一日三次。便溏者加大蒜一頭,小便黃赤者加車前草50克,與上面浮小麥等同煮。
⑩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很多胃病,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癥見惡心、嘔吐、胃脹、嘈雜、反酸、心煩、口苦、口干、胸悶、心悸等等,往往是膽熱胃寒、膽熱犯胃所致。治宜清膽溫胃。
用法:生姜50克、陳皮20克,煎湯,沖服小柴胡沖劑。一次3袋,一日三次。
服用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發(fā)熱體溫超過38.5℃的患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來源:藥圈網(wǎng)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病情用藥請咨詢藥師或醫(yī)生。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網(wǎng)絡,僅作公益分享,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查看書籍詳情【廣告】
點贊·在看·基層醫(yī)療資訊搶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