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鑫浩
來源:邱處機(ID:qiuchuji_1993)
近日,休閑零食行業(yè)爆出重磅消息——良品鋪子公告宣布引入武漢國資旗下長江國貿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交易總金額高達 14.9 億元。
這場交易背后,是昔日"高端零食第一股"的艱難轉身,也是投資女王徐新旗下今日資本的又一次退出。
從2006年武漢街頭30平米小店起步,到2020年風光上市,再到如今"賣身"國資,良品鋪子近20年的商業(yè)沉浮,折射出中國休閑零食行業(yè)的劇烈變革。
01
“賣身”國資
2025年7月17日,將成為良品鋪子發(fā)展史上的關鍵轉折點。
當晚公司連發(fā)多份公告,披露控股股東寧波漢意及其一致行動人良品投資與武漢長江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江國貿")簽署股份轉讓協(xié)議,擬以12.42元/股的價格轉讓合計21%股份,交易總價為10.46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第二大股東今日資本旗下達永有限也以12.34元/股的價格向長江國貿轉讓8.99%股份,套現4.45億元。
交易完成后,長江國貿將持有良品鋪子29.99%股份,成為新任控股股東,武漢市國資委將成為實際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創(chuàng)始人楊紅春雖失去控股權,但將留任高管并保留重要股東身份。
楊紅春
良品鋪子方面強調,此次交易是"為下個十年的發(fā)展,提前布局核心競爭力",通過引入產業(yè)與資本資源,為公司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動能。
長江國貿作為武漢市屬大型國際貿易平臺企業(yè),聚焦供應鏈綜合服務、國際及國內貿易、現代倉儲物流等領域,其入主被認為將為良品鋪子帶來"供應鏈+品牌+渠道"的深度協(xié)同。雙方計劃共同打造"一品一鏈一園"全鏈條產業(yè)生態(tài)體系,推動公司從"品質零食"向"品質食品"生態(tài)轉型。
在這場國資入主的交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風投女王"徐新旗下今日資本的退出動作。資料顯示,達永有限此次轉讓8.99%股份后,持股比例將從18.16%降至9.17%,套現4.45億元。
徐新
這并非今日資本首次減持良品鋪子。
回溯歷史,今日資本早在2010年就投資了良品鋪子,上市前持股比例高達33.75%。2020年2月,良品鋪子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高端零食第一股",開盤即漲停44.03%,徐新更出現在A股歷史上首個線上直播IPO中,一時風光無兩。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公司業(yè)績下滑,今日資本自2023年5月起開始減持。據不完全統(tǒng)計,包括此次交易在內,今日資本在IPO后累計減持超過24%股份,套現金額超過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交易前兩個月,良品鋪子還遭遇了另一場股權糾紛。公司控股股東寧波漢意此前曾與廣州輕工工貿集團簽署協(xié)議,擬向其轉讓部分股份,但因交易管理失誤導致"一股兩賣"爭議。
廣州輕工已提起訴訟并申請凍結寧波漢意所持股份,這為武漢國資的入主增添了一絲不確定性。
據機構投資者評論分析,此次良品鋪子鬧出這番爭議,或與公司及大股東如今面臨困難,幾位實控人急于出售償債、卻缺乏專業(yè)經驗、導致出現重大疏漏有關,比如未履行解約程序。
02
從巔峰到低谷
良品鋪子的現狀,與其輝煌時期形成鮮明對比。
2020年上市之初,公司市值一度突破340億元,而截至停牌前僅剩約55億元,蒸發(fā)超280億元。
業(yè)績方面,公司從2023年開始明顯下滑,當年營收80.46億元,同比下降14.76%;凈利潤1.8億元,同比下滑46.26%。2024年更是轉向全面虧損,凈虧損為4610萬元。
最新發(fā)布的2025年半年度業(yè)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7500萬至1.05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億至1.3億元。
公司解釋稱,業(yè)績下滑主要源于產品售價下調及結構調整影響毛利率、門店優(yōu)化導致銷售規(guī)模下降,以及線上渠道流量費用上升等因素。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于行業(yè)競爭格局的劇變。
近年來,以"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為代表的折扣零食店迅速崛起,二者合并成立的"鳴鳴很忙"已成為行業(yè)新巨頭。2024年,鳴鳴很忙GMV達555億元,擁有近1.44萬家門店,遠超良品鋪子的2500多家。
諷刺的是,良品鋪子曾持有"趙一鳴"3%股權,卻在2023年10月將其轉讓給黑蟻資本,僅22天后"趙一鳴"就宣布與"零食很忙"合并。良品鋪子事后控訴被"刻意隱瞞和引導",但大錯已成,市場份額被迅速蠶食。
為應對挑戰(zhàn),良品鋪子2023年底啟動大規(guī)模變革。創(chuàng)始人楊紅春辭任董事長,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楊銀芬接棒后,立即推動公司成立17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降價,300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
然而這一策略未能扭轉頹勢。到了 2025 年 3 月,楊銀芬也黯然離職。
03
國資入主能否帶來轉機?
在休閑零食行業(yè)加速整合的關鍵時期,武漢國資的入主被市場視為良品鋪子尋求突圍的重要嘗試。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指出:"良品鋪子通過引入地方國資,將率先完成從'產品競爭'到'供應鏈生態(tài)競爭'的戰(zhàn)略升維,這不僅是企業(yè)層面的突破,更將推動行業(yè)打破內卷,邁向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
具體而言,長江國貿的供應鏈網絡與武漢金控的金融資源,有望為良品鋪子解決原料溯源、成本控制等產業(yè)痛點。
北京艾文智略首席投資官曹轍分析認為,這種"產業(yè)深耕+資本賦能"的協(xié)同,恰好契合了食品企業(yè)從單一產品競爭轉向全價值鏈競爭的行業(yè)趨勢。
此次交易完成后,良品鋪子董事會將改組為7名非獨董和4名獨董,其中長江國貿提名4名非獨董及3名獨董,原控股股東保留1名非獨董及1名獨董提名權。公司承諾保持市場化運作及主營業(yè)務穩(wěn)定,員工股權激勵計劃也將延續(xù)。
不過,風險依然存在。除前述股權凍結問題外,交易還需通過國資審批、經營者集中審查等多重關卡。
行業(yè)競爭態(tài)勢也未出現緩和跡象,良品鋪子能否借國資之力實現"品質食品運營商"的跨越,仍需時間檢驗。
良品鋪子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中國消費品企業(yè)興衰史:從街頭小店到上市公司,從行業(yè)標桿到艱難求變。今日資本的進退之間,折射出資本市場的冷酷與理性;而武漢國資的入局,則展現了地方國資參與產業(yè)整合的新趨勢。
正如良品鋪子公告所言,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股權交易"。對行業(yè)而言,它可能預示著從價格戰(zhàn)向供應鏈生態(tài)競爭的轉變;對企業(yè)而言,則是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搏。
無論結果如何,良品鋪子近20年的商業(yè)歷程,都已為中國消費品行業(yè)留下了深刻的啟示錄。
(全文完)
【邱處機簡介】:福建龍巖人,現在常駐北京。公眾號專注于撰寫商業(yè)牛人的成長經歷和認知升級,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不斷成長,不斷進化。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