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云澤。阿里要放大招!本周就要發(fā)布首款自研 AI 眼鏡,聽說不僅能打電話、實時翻譯,還能直接連支付寶付款、用高德導航,連硬件規(guī)格都把 Meta 的 Ray-Ban 智能眼鏡甩在了身后。
阿里這次能打破 “用兩次就閑置” 的魔咒?
如果你之前向我一樣跟風買過智能眼鏡,肯定有過這樣的感覺吧,要么戴上像掛了個磚頭,要么戴著特別丑而且還沉,功能翻來覆去就倆 —— 聽個響、記個步,最后全壓箱底了。
但阿里這次的 AI 眼鏡,似乎把我們的痛點都翻了一遍,阿里直接搞了倆版本,不帶顯示的 AI 智能眼鏡和帶顯示的 AI+AR 智能眼鏡,想低調(diào)用還是玩點科技感都能選。更狠的是雙芯片架構(gòu),用了高通驍龍 AR1 和恒玄 BES2800 芯片 —— 懂行的都知道,高通芯片負責性能炸裂,恒玄芯片專攻低功耗,這倆搭一起,既能流暢跑實時翻譯、會議記錄,又能保證續(xù)航不掉線,體驗說白了比之前的任何一款都要高不少。
功能上更是戳中剛需:走路時喊一聲 “打開高德導航”,眼鏡直接報路線;出國旅游對著老外說中文,實時翻譯成外語;開會時自動記筆記,重點還能同步到手機;甚至逛超市想付款,抬抬手腕說 “支付寶付款” 就行 —— 這不就是把 “手機揣進眼鏡里”?之前 36 氪 AI 大會上有人說 “AI 硬件得實用為王”,阿里這波明顯是聽進去了,把花里胡哨的噱頭全砍了,專盯 “每天都能用得上” 的功能。
硬剛 Meta!阿里憑什么說 “我的眼鏡更能打”?
其實這兩年智能眼鏡圈早就卷起來了,被稱為 “百鏡大戰(zhàn)”——Meta 的 Ray-Ban 眼鏡能拍照通話,華為的智能眼鏡主打健康監(jiān)測,但總?cè)秉c “殺手級體驗”。而阿里這次敢叫板,靠的不是單點功能,而是 “生態(tài)殺”。
你想啊,阿里最牛的是什么?是高德地圖、支付寶、淘寶這些國民級 APP 組成的生態(tài)網(wǎng)。以前的智能眼鏡要么連不上常用 APP,要么操作復雜到勸退,而阿里的 AI 眼鏡直接把這些生態(tài) “焊死” 在設(shè)備里:用高德導航不用切 APP,支付寶付款不用掏手機,甚至逛淘寶看到喜歡的貨,眼鏡掃一下就能加購物車 —— 這就像給眼鏡裝了個 “阿里全家桶”,用戶根本不用重新適應新系統(tǒng),拿起來就會用。
技術(shù)上更是下了血本:通義千問大模型負責 “聽懂人話”,你說 “幫我訂明天去上海的高鐵”,它能直接調(diào) 12306;夸克團隊的專業(yè)模型負責 “做細活”,比如翻譯時連方言俚語都能精準轉(zhuǎn)換。
這種 “雙模型加持” 的操作,就像給眼鏡裝了個 “超強大腦”,比普通智能眼鏡的 “人工智障” 體驗強太多。知情人士說,光優(yōu)化語音識別準確率就花了半年,現(xiàn)在嘈雜環(huán)境下識別率還能保持 95% 以上,這才是真?解決痛點。
從 “AItoB” 到 “AItoC”,阿里這次要改寫智能硬件規(guī)則?
懂行的都知道,阿里這次發(fā)布 AI 眼鏡,可不是隨便湊個熱鬧。這是他們整合 AIToC 業(yè)務(wù)后的首款產(chǎn)品,說白了就是要在消費級 AI 硬件市場 “搶地盤”。之前阿里的 AI 能力大多藏在后臺 —— 給商家做推薦、幫物流搞調(diào)度,現(xiàn)在突然把技術(shù)塞進眼鏡里直接面向消費者,野心一目了然。
這背后是整個 AI 硬件市場的大轉(zhuǎn)向:從 “參數(shù)比拼” 到 “生態(tài)決勝”。之前大家比誰的芯片強、誰的續(xù)航久,但用戶真正想要的是 “戴上就離不開” 的體驗。阿里的聰明之處就在于:不跟別人拼單點技術(shù),而是用自己最擅長的生態(tài)整合能力 “降維打擊”。就像華為云靠行業(yè)生態(tài)在 AI 深水區(qū)突圍一樣,阿里想靠 “APP 生態(tài) + AI 模型” 在智能眼鏡市場撕開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