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師竹先生
那是1949年的冬天,28歲的“松官”,照例來到南京國立音樂院的儲師竹先生家里,上二胡課。
“松官”的官名,叫黎松壽,當時在南京下關火車站工作。他來自無錫,他家離阿炳家只有幾步遠,從小就和阿炳熟得來不得了,聽阿炳咿咿呀呀拉胡琴,歡喜得很,阿炳就教他拉。
天冷,手指凍得僵硬,正式上課前,松官先自己隨意拉拉,活絡活絡手指。
隨手一拉,便拉出了后來被命名為《二泉映月》的那個曲調。
在一旁的儲師竹先生,聽了一會兒,突然喊起來:
“停一下,停一下,這是什么曲子?”
把松官嚇一跳。
“這是我們一條街上的阿炳,出門賣藝,邊走邊拉的曲子。”
“這是什么人作的,曲名叫什么?”儲先生大步“撲”了過來。
“我也問過他好幾次,他老是說瞎拉拉的,沒有什么名字。”
“你能把它完整拉一遍嗎?趕快啦!”儲先生兩眼要冒出火來了。
這首曲子,松官聽阿炳拉過無數(shù)遍,不要太熟悉。
儲先生凝神屏氣,聽松官完整演奏了一遍,用異乎尋常的激動口吻說:
“這是嘔心瀝血的杰作!絕不是瞎拉拉就能拉出來的!”
阿炳的《二泉映月》,就這樣被主流音樂人發(fā)現(xiàn)。
有個小小的代價,就是那次松官的二胡課,沒上成一點。
本文為我來我看見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