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國家發(fā)布了《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引發(fā)家長們熱議。
國家發(fā)錢了!以后無論是生一個、兩個還是多個,每個孩子每年都可以領3600元,一直領到孩子3歲;且2025年以前出生,不滿3歲的,也可以按相應的月數(shù)折算。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而且這可能只是個開始,以后沒準兒,發(fā)的錢會越來越多。說不定有一天,我們也能像某些國家一樣,生孩子能一直領錢,一直領到孩子18歲。
像在英國,只要你長期居住,并且負責撫養(yǎng)一個16歲以下的孩子,就可以申請Child Benefit(兒童福利金)。
政府每月按時把錢打進賬戶,一分不少,直接到賬。只要孩子繼續(xù)接受全日制教育或培訓,這筆錢是可以一直領到20歲。
70后、80后父母:生早了,真是啥好事都沒趕上。
也難怪父母們吐槽,現(xiàn)在養(yǎng)孩子是真不容易,簡直就像養(yǎng)個四腳吞金獸,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再趕上現(xiàn)在就業(yè)大環(huán)境不穩(wěn)定,有父母中年失業(yè),更是一夜中年返貧。
前段時間,一些中年失業(yè)爸爸去咖啡館假裝上班的新聞,就讓人看了心里一酸;還有些中年爸爸,干脆選擇回家做“全職爸爸”。
圖片來源:抖音@仨寶媽咪
那么,當全職爸爸后,他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內(nèi)心有怎樣的感受?讓我們對家庭分工有怎樣的新思考?
1
當全職爸爸后發(fā)現(xiàn):
帶娃不比賺錢容易
起初,爸爸們也許會認為,帶娃再難,也比當職場牛馬強。
可是當他們真的回歸家庭,成為全職爸爸之后,才真正體會到了媽媽的焦慮和“無力感”:帶娃、照顧家,不比賺錢容易。
NO.1
一天連軸轉(zhuǎn)16小時快崩潰
自從成為了全職爸爸,時間作息直接從996變?yōu)?07。
早晨5點起床為孩子做早餐,6點叫孩子起床,從7點開始就要在家、學校、菜市場、補習班等空間來回折返八九趟。
夜晚等到孩子睡著,還得繼續(xù)干家務,回到臥室早已12點過半,這一天下來,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連摸魚玩手機的時間都沒有。
一位全職爸爸說:曾經(jīng)拒絕了一份月薪2萬6要早起的工作,沒想到現(xiàn)在分文不賺,還是要5點起床。
一位寶爸每天凌晨兩點給娃喂完奶,才能迎來自己一天中能喘口氣的時間,他是真的狠狠共情媽媽了,帶娃的辛苦是沒辦法說出來的。
NO.2
不止當爸爸,還身兼數(shù)職
當然了,時間緊不說,任務還重、身兼數(shù)職,不僅僅是爸爸,同時也是家里的廚師、保潔、財務主管、司機……
首先,作為家庭廚師要保證孩子三餐吃得營養(yǎng)健康,一周7天菜色不重樣。
而且家里衛(wèi)生也要天天打掃,洗碗、洗衣服、熨衣服、修剪花、照顧貓貓狗狗等等。
除此之外,還要主管財務,密密麻麻的賬單記到頭疼;
圖片來源:抖音@于果的一家
從前關心自己喜歡的電子設備有沒有上新,現(xiàn)在要操心這個月家里水電交沒交?哪個超市打折,有價格美麗的副食糧油,哪個菜市場菜品新鮮種類多……
以前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現(xiàn)在每天負責家庭開支之后,才知道錢要計劃著花。
安排好家里的后勤工作,還得無縫銜接當司機和保鏢接送孩子上下學、上興趣班;
抽空還要帶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在孩子開心嬉鬧的同時,時刻關注著孩子的安全,生怕孩子磕著碰著。
看網(wǎng)友們在一位41歲全職爸爸的視頻中發(fā)彈幕說:給41歲的大哥熬得像50多歲的,看他的樣子,就知道當全職爸爸有多么不容易了。
NO.3
孩子變成世界“主旋律”
某位36歲的爸爸辭職回家?guī)?,時間全部被孩子擠占,哄娃哄到想崩潰,抱孩子抱到關節(jié)疼。
每天都忙于洗奶瓶、換尿不濕、哄睡、遛娃的各種帶娃流水線工作中,像個陀螺一樣繞著孩子轉(zhuǎn)個不停。
有位全職爸爸分享說:原來手機里是各種工作軟件,自從回歸家庭,手機里就擠滿了各種孩子作業(yè)打卡的小程序;
還有各種家長群,有時候做家務沒顧上看手機,可能就會漏掉很多條學校發(fā)布的重要通知。
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切圍著娃轉(zhuǎn)。
2
帶娃苦水道不完,但也很幸福
不過全職爸爸們的體驗感,是雙向的。
除了一切圍著娃轉(zhuǎn)的勞累,有回歸家庭帶娃的內(nèi)心不適應:
一方面,選擇全職帶娃,意味著放棄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對家庭經(jīng)濟的確是不小的影響。
一位爸爸分享到:現(xiàn)在家里開支基本靠妻子,最怕孩子要買什么時說“爸爸沒錢”。
對于自己的開銷就更是束手束腳了,從前上班時還偶爾花點錢獎勵一下辛苦工作的自己,現(xiàn)在則是能省則省,消費水平大大降級。
另一方面,角色的轉(zhuǎn)換難免會帶來落差感。
成為全職爸爸之后,每天困于看不到盡頭的瑣事里,幾乎沒有時間再去社交和應酬。
當自己的同學朋友們大多在職場奮斗且小有成就時,自己的生活半徑卻收縮到了灶臺和尿布臺之間,以及洗不完的奶瓶和做不完的家務之中。
有時候參加同學聚會,全職爸爸會感覺在同伴中格格不入,不自信,甚至懷疑自我。
一位從體制內(nèi)辭職的全職爸爸回憶起之前是4歲的兒子陪著自己去單位交制服,路上兒子問他:“爸爸,以后小朋友問我爸爸是做什么工作,我怎么說?”
這位爸爸一時間接不上話。曾經(jīng)讓兒子驕傲的城市英雄,即將變成困在廚房的家庭煮夫,要說心里沒有不甘,那是假的。
除此之外,電話也是越來越少,偶爾打來都是補習推銷,自己僅存的成就感可能就只是孩子增長的一點點分數(shù)。
全職帶小孩這份工作,最委屈的地方就在于,這是一份拿不出任何成績的工作。
爸爸們常常會想:孩子總要長大,如果自己的付出和陪伴今后在孩子心中也沒什么分量,那時候該如何自處?
圖片來源:抖音@長睫毛男孩王沐沐(爸爸帶娃)
但另一方面,也收獲了很多之前錯過的家庭溫暖和幸福。
有一位爸爸分享到:
前兩年,公司業(yè)務幾近停擺,他深陷焦慮,吃住都在公司,而老婆工作繁忙整天飛,處于小升初的女兒沒人看管,成績直線下降,家庭的和諧幸福也漸漸消失。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選擇承擔帶娃和家務,讓老婆全身心投入工作去掙錢。
兩年過去了,女兒的學習和生活都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女兒的每一次進步,都讓他感到幸福。
是啊,當近距離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更加感受到與孩子的情感聯(lián)結(jié),這種簡單的幸福比什么都珍貴。
除了對孩子的陪伴,當了全職爸爸后:
他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和不易,進而變得更加包容,更愿意主動去承擔家庭的責任,也收獲了更幸福的家庭氛圍。
一位全職爸爸分享說:在他的印象里,甚至在他的父輩眼中,孩子總是毫不費力地就長大了。
有的時候,“父親”只需要在孩子面前適時展露一個父親的威嚴和慷慨即可,不太會介入養(yǎng)育孩子的瑣事。
可是,當他自己做了全職爸爸后才發(fā)現(xiàn),有時男性面對育兒的“歲月靜好”,背后是女性在“負重前行”。
3
育兒到底是誰的責任?
傳統(tǒng)觀念已經(jīng)變了
育兒到底是誰的責任呢?
以前大家總覺得母性是女人的天性,是基因里帶來的,因此媽媽總能比爸爸更細心地照顧小孩,總能把家務干得更好更周到。
而心理發(fā)展研究早已指出: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來自爸爸和媽媽不同維度的支持與照料。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的角色是長期缺席的,很有可能造成孩子成年后的情感依附障礙、自我認同混亂、情緒控制力不足等等。
近年來,隨著全職爸爸群體的不斷擴大,大家發(fā)現(xiàn),爸爸和媽媽一樣,都可以照顧好家和孩子。
或許在不少人眼中,全職爸爸會被印上“與社會脫節(jié)”的標簽;還會被認為是在逃避現(xiàn)實,不愿意承擔家庭責任。
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力,全職媽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全職爸爸更需要被看到、被認可。
爸爸對于育兒的參與,已經(jīng)不僅僅是偶爾洗個奶瓶、周末帶孩子去公園放風那么簡單了;
他們把孩子當作自己生活的中心之一,在情感、時間、責任上都全方位地投入。
圖片來源:抖音@續(xù)一碗小周粥
而且,與以往嚴父的形象有所不同,爸爸們越來越多的在日常生活中呈現(xiàn)出柔性的一面,懂得如何更好地關心、體貼和愛護孩子。
有位爸爸說:自己全職帶娃三年了,一開始也是手忙腳亂,但現(xiàn)在至少能背出30多個繪本故事,能流利講出所有迪士尼公主的星座。
以前,人們會將社會工作價值置于家庭勞動價值之上,久而久之,這種觀念加深了“爸爸賺錢養(yǎng)家,媽媽帶娃干活”的家庭分工;
家務、育兒作為一種“少被看見”的無償勞動,其中大部分工作和家庭中的女性緊密綁定在一起。
學者李銀河曾指出,“男人賺錢養(yǎng)家、女人居家?guī)蕖钡男詣e刻板印象,也常常會導致:
即便家庭里女性收入更高或男性更適合帶孩子時,出現(xiàn)的也多是全職媽媽而非全職爸爸。
但隨著傳統(tǒng)性別觀念的松動、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轉(zhuǎn)型,傳統(tǒng)觀念正在逐漸松動;
人們對家庭分工關系的想象正從單一的經(jīng)濟單位或育兒場所,向著更為復雜和多元的方向發(fā)展,靈活、平等的家庭模式正在悄然崛起。
男性作為父親的職責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賺錢養(yǎng)家,他們越來越主動承擔起陪伴孩子成長、科學養(yǎng)育、給予孩子和家人情感支持等多重責任。
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馬拉松,而成為了一場爸爸主動參與和分擔的接力賽。
也期待看到,家庭的分工,能不再以性別為分界線。無論哪方付出,都會得到家庭另一半的理解和支持,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從而探索出家務平等、合作育兒的更多可能。
參考資料:
[1]偶爾治愈|「母職懲罰」終于被看見被討論,那存在「父職懲罰」嗎?
[2]童辦joywithyou|也許只有全職爸爸才懂得媽媽們的辛苦
[3]香港科技大學廣州|“GPS”答卷系列 | 家庭性別分工態(tài)度變遷:58%的90后不贊成“男主外,女主內(nè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