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的仲偉英同學在俄羅斯留學期間,有一段特別有意思的經歷。這個開朗的東北姑娘不僅適應了莫斯科的生活,還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用俄語侃侃而談,分享了她對“小紅書”上中國年輕人怎么看俄羅斯的研究。
“其實最開始就是覺得好玩?!彼χf,“刷小紅書時發(fā)現(xiàn)好多關于俄羅斯的筆記特別有意思,有的說他們養(yǎng)熊,有的說地鐵像宮殿,我就想研究下這些印象是怎么形成的。”
在普希金俄語學院的報告廳里,這個扎著馬尾辮的中國姑娘用流利的俄語向各國師生展示她的發(fā)現(xiàn)。她發(fā)現(xiàn)中國年輕人特別喜歡分享俄羅斯的“反差萌”——嚴肅的外表下藏著浪漫的心靈。
最讓她驚喜的是會后交流。一位烏茲別克斯坦女生跑來跟她討論:“你們中國人的表情里的‘小狗’是什么意思?我們那邊的理解完全相反!”兩人聊得熱火朝天,從表情包聊到文化差異,最后還互關了自媒體賬號。
“學術不一定要板著臉?!敝賯ビ⒄f,“就像我發(fā)現(xiàn)俄羅斯同學也會在小紅書看中國美食視頻,邊看邊流口水說‘這個火鍋我一定要去嘗嘗’,這種日常的交流反而最打動人?!爆F(xiàn)在她經常給俄羅斯朋友安利東北菜,對方則教她地道的俄語繞口令,這種你來我往的文化交流,讓她覺得特別溫暖。
從國內基礎到俄式學術的跨越
黑龍江大學2022級中俄化工班的劉思彤,自大一起便同步學習俄語與專業(yè)知識,這為她后來在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基礎。她發(fā)現(xiàn)兩國教學模式差異顯著:俄羅斯課堂注重高頻互動與實踐,每節(jié)課后都有小組作業(yè),同學們常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而黑大教學更側重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鉆研的習慣。這種碰撞讓她在學習中既能用黑大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思維梳理復雜模型,又能融入俄方的協(xié)作模式。
有機化學曾是劉思彤覺得較難的課程,“俄羅斯老師會很耐心講解不懂的知識點,但提問時如果我答不上來,他基本不會直接提醒,而是讓我自己思考,實在答不出才讓同學互相幫助,這樣能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彼蔡岬胶诖罄蠋煹呢撠?,“遇到學習問題時,他們會給予詳細解答和指導。”談及學習方法,她分享道:“我會課前預習標記難點,課上積極參與討論,課后及時復習,遇到問題及時請教,還會通過做練習題鞏固知識。”
數(shù)學專業(yè)的高明慧在俄羅斯交換期間,被當?shù)亻_放式教學模式觸動,“俄羅斯老師總鼓勵我們用不同思路解題”這種教學理念與她在中國接受的嚴謹教學體系形成互補,讓她萌生了融合中俄教育優(yōu)勢的想法。她的故鄉(xiāng)佳木斯市同江市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小時候每年中俄國際文化交流會,江對岸的俄羅斯人會來趕集,賣套娃和列巴?!边@份從小耳濡目染的跨境文化氛圍,讓她堅定了回到家鄉(xiāng)任教的決心,“在中俄邊境城市教俄語,不僅是傳授語言,更是延續(xù)兒時見證的文化交流,把個人成長、專業(yè)所學和地域需求結合起來,讓教育理想更有現(xiàn)實意義?!?/p>
從課堂到生活,當學術適應逐漸步入正軌,文化認知的重塑才剛剛拉開序幕,那些藏在細節(jié)里的沖擊,正悄然改寫著他們對這個國度的想象。
在碰撞中重塑認知:中俄留學生的文化解碼之旅
2022級中俄數(shù)學班的高明慧至今記得那個充滿餃子香的課堂。
假期結束后,俄羅斯老師得知中國學生剛過完春節(jié),便饒有興致地詢問節(jié)日習俗?!拔覀冊诮淌依锓窒戆溩?、貼春聯(lián)的事,當說到‘福字倒貼寓意福氣到來’時,同學們都湊過來看我用俄語畫出的‘?!??!边@樣的文化分享場景,在她參加的國際文化周上更是熱鬧,各個國家的人們展示不同的服飾和食物,交織成了一幅幅流動的文化畫卷。
俄羅斯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同樣給高明慧帶來沖擊。謝肉節(jié)時,學校廚師在門口支起類似國內烙煎餅果子的機器,免費分發(fā)熱乎的薄餅?!皝淼搅诉@里我才知道‘謝肉’是用薄餅象征太陽、迎接春天的辭舊迎新儀式?!?/p>
初到俄羅斯,室內外的溫差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岸焓彝饬阆?0度,室內暖氣足到穿短袖,穿外套進教室會被老師視為不禮貌?!焙髞硭虐l(fā)現(xiàn),俄羅斯人在入口處設置衣帽間,脫外套就像國內進門換拖鞋一樣是基本禮儀。更有趣的是送花習俗:“他們只送單數(shù)花,而且菊花可以作為禮物——這在國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次叫老師‘教授’,被糾正說要用‘名字+父稱’?!睌?shù)學科學學院2022級中俄數(shù)學班郭志超解釋道,俄羅斯人名由姓、名、父稱組成,比如父親叫伊萬,孩子父稱就是伊萬諾維奇,“系主任會叫我們的小名或愛稱,但我們對長輩必須用尊稱”。
這些生活細節(jié)的沖擊,遠不及刻板印象的破除來得深刻?!拔业膶熯B開門都會讓女生先走?!备呙骰壅f道。在俄羅斯課堂上的反差更明顯,下午課大家犯困時,老師會突然講笑話,讓同學們的困意瞬間被歡快的氣氛掃除。
當老師好奇詢問中國付款方式時,高明慧拿出手機演示二維碼支付:“我說‘只要手機一掃就行’,他瞪大眼睛把二維碼放大看,還讓我教他怎么用?!焙髞磉@位老師專門下載了支付軟件,笑稱“下次去中國要體驗‘手機掃一切’”。這種文化反向輸出的時刻,讓她感受到被看見的價值——“之前他們以為中國還在用現(xiàn)金,現(xiàn)在卻主動了解新科技?!?/p>
如今,高明慧會主動用俄語解釋春聯(lián)的寓意,甚至和俄羅斯同學一起寫毛筆字?!斑^年時老師看到鄰居貼對聯(lián),專門來問我,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像個文化使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明白:文化碰撞不是要分對錯,而是讓人們看見世界上的另一種生活。當她和同學們跟著老師去看芭蕾舞時,當謝肉節(jié)的薄餅香氣混著俄語笑聲飄遠時,那些曾經的認知偏差,早已在跨文化的相處中重塑為理解與共鳴。
莫斯科求學路:從語言學習者到文化橋梁的成長遠征
這是一條充滿挑戰(zhàn)的求學之路,更是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相遇與自我成長的遠征。
作為一名黑大學子,我踏上莫斯科這片土地,目標清晰卻也充滿挑戰(zhàn):在知識的殿堂里汲取養(yǎng)分,在文化的碰撞中尋找共鳴。每一天賈欣奇都在努力學習,認真聽講,這不僅是為了掌握俄語知識,更為了讀懂這個國度深邃的靈魂。
留學期間,賈欣奇站上了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展的舞臺,擔任雙語主持人。當聚光燈亮起,賈欣奇自己深知自己傳遞的不僅是活動流程,更是連接兩種語言、兩種文化的聲波。那一刻,賈欣奇不僅是學生,更成為了溝通的橋梁,讓兩國的聲音在同一個空間里和諧共振。
紅場之上,那抹中國紅點燃的海外學子的赤子心
在異國他鄉(xiāng)留學,當看到祖國的三軍儀仗隊時,我內心的激動與自豪難以言表。賈欣奇說,他們邁著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步伐,宛如一道鋼鐵洪流,彰顯著中國軍人的卓越風采和強大氣勢。我深知,這背后是他們無數(shù)次的艱苦訓練,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F(xiàn)場來了很多中國人,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們自發(fā)唱起了紅歌:《歌唱祖國》《義勇軍進行曲》《強軍戰(zhàn)歌》。賈欣奇說:“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紅場,看到祖國的象征如此耀眼,我深切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為自己是中國人而無比驕傲,也見證了中國人無論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著強大的凝聚力。這種驕傲將激勵著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奮斗,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p>
中俄文化的雙向對話
身份的轉換還在繼續(xù)。走進孔子學院的課堂,賈欣奇從“學生”變成了“代課老師”。站在講臺前,面對俄羅斯學生好奇而熱切的眼神,賈欣奇感受到的不僅是傳授漢語的責任,更是一種文化“擺渡人”的使命。賈欣奇分享方塊字的奧妙,講述古老東方的智慧,也傾聽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想象。這絕非單向輸出,而是一場生動的雙向對話。
跨文化生存的日常適應
“剛剛來到俄羅斯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們沒有午休的習慣?!眲⑺纪f,學校里有販賣機,俄羅斯同學們中午經常吃個三明治、面包就解決了。她有的時候也會喝杯咖啡,吃個貝果或者三明治當午飯。后來,劉思彤慢慢開始嘗試自己做飯,偶爾也會嘗試吃一些俄餐。
“也有俄羅斯朋友邀請過我去她的寢室,她做俄餐給我吃。”這個俄羅斯女孩和劉思彤一樣,也是學化學專業(yè)的,“當我在學習方面有疑問時,她還會幫我找到一些俄文資料和書籍?!敝袊魧W生辦理入學手續(xù)的辦公室就挨著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的孔子學院?!耙驗槲覀兪侵袊?,她們知道中國人會去哪里?!眲⑺纪f,這些俄羅斯女孩都非常熱情,主動來認識中國留學生,“她們還有微信,來主動加我們的微信?!?/p>
在俄羅斯的宿舍分配過程中,“會盡量將各個國家的學生安置在同一片區(qū)域,但不是完全集中,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同學?!绷魧W本科生宿舍是四個人一個套間,一個套間內有兩個房間,每兩人共用一個房間。宿舍晚上不會限電熄燈,還有公共廚房可以開火做飯。公共廚房的門上會明確標示哪些宿舍的學生可以使用。
“過年的時候,我們三個宿舍的中國留學生一起包餃子?!币驗閷W業(yè)的關系,她們沒有回國過春節(jié),所以聚在一起準備年夜飯,每個宿舍都出一道不同的菜。因為沒有硬幣,就選擇了用花生代替?!爱敃r的氛圍特別好”,對于劉思彤來說,在異國他鄉(xiāng)和同學們一起過年,是非常珍貴而難忘的經歷。
宿舍里的年夜飯
文化交流:在雙向奔赴中成長
高明慧在留學之后對俄羅斯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耙郧霸趪鴥葘W俄語,只能比較生硬地翻譯句子,但是現(xiàn)在就可以根據(jù)她們的文化稍微翻譯得信達雅一些?!备呙骰壅f自己現(xiàn)在融合了一些中俄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表現(xiàn)出一些真正的文化交流。
高明慧的一個專業(yè)老師有一個中國留學生鄰居,快過年的時候,在門口貼了對聯(lián)?!袄蠋熕欢@是什么意思,就來問我們,一開始我們也沒聽懂他指的是什么,后來他在網(wǎng)上找到了春聯(lián)的圖片?!庇谑歉呙骰酆椭袊魧W生們一起用俄語給俄羅斯老師解釋春聯(lián)和春節(jié)以及這背后的一些文化意義。
雙向的文化理解在交流中生根,新一代留學生的使命已然清晰——他們既是國家戰(zhàn)略的微觀踐行者,更是中俄教育合作的橋梁。
“來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學習一年的機會對她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中俄數(shù)學班的郭志超非常感謝國家以及黑龍江大學和中俄學院,“如果沒有中俄學院的話,我們是沒有這些留學項目的?!?/p>
對于以后想要來俄羅斯交換的同學們,郭志超給出的建議是一定要好好學俄語,“這樣才不會有明顯的溝通障礙,不管是跟這邊的專業(yè)老師還是交新的朋友?!?/p>
圖文來源 | 全媒體中心駐俄語學院二級通訊站
特約記者 | 陳舒墨 付文妍 張佳慧 杜卓佳 史宇彤 李鑫鑫 趙玫婷
排版 | 金松琦
責任編輯 | 王思聰 孫晟偉 金松琦
二審 | 張笑雷
三審 | 肖博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