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價值的衡量從單一皮相轉向生命的內(nèi)在豐度,當多元的、獨特的、充滿生命力的個體光彩,成為被珍視的風景,關于“美”的教育才真正成熟。
—女同事說
點贊、推薦,順便★標俺們
四舍五入做新東方精神股東!
暑假過半,忙完志愿填報,準大學生依然很忙:
忙著“爆改”,忙著扎堆整容、擠爆醫(yī)院整形科,忙著準備在開學季“偷偷驚艷所有人”。
割雙眼皮、隆鼻、頜骨整形等項目,位列青少年暑假清單中的大熱門。
圖源網(wǎng)絡
有媒體報道,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皮膚科的門診中,學生患者較平日增長10%到30%,6月以來溫州市區(qū)開展的整形手術,三成以上都是18-19歲的高考畢業(yè)生人群。
甚至有家長主動帶孩子去做,認為在外貌上建立優(yōu)勢,有利于孩子社交、求職,而且覺得“術后恢復需要一兩周,暑假是最佳修整、恢復期”。有些醫(yī)美機構也趁機放出暑期優(yōu)惠、畢業(yè)季打折等價格優(yōu)惠吸引人。
而扎堆整容整形的不止準大學生,據(jù)中研普華產(chǎn)業(yè)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2025年中國醫(yī)美市場預計規(guī)模將達到3500億至4000億元,其中,Z世代(1995年后出生)貢獻了62%的消費份額,年均支出達2.8萬元。
當整容整形成為一種新潮流、甚至低齡化,這場關于“顏值”的集體奔赴背后,是我們忽視已久的一個重要教育命題。
1
高考后,醫(yī)院整形科爆了
駕校報名、畢業(yè)旅行曾是高考后的標準流程,如今卻正被“雙眼皮”“瘦臉針”等整容熱潮取代。
而在全國各地整形醫(yī)院的走廊里,手術服取代了校服,成為準大學生們在這個特殊夏天的另一種“制服”。
剛滿18歲的小昭,便是其中的一員。
高考結束后第二天,她便立刻去了省會的一家私立整形醫(yī)院。
由于已經(jīng)在網(wǎng)上做了許久的功課,小昭對排號、面診、定制方案這一流程并不陌生。
圖源網(wǎng)絡
“我原來想的是切8mm的平扇,但是醫(yī)生說想要和我原生長相契合還是更適合6mm的開扇?!毙≌鸭m結道, “聽醫(yī)生的我可能會后悔,但是不聽醫(yī)生的,以后大概率需要做更多項目來平衡面部。”
經(jīng)過一番心理斗爭,小昭最終選擇了醫(yī)生推薦的方案。
在她看來,雖然是整形,但是還是需要追求“媽生感”,否則越整越多,最后變成“一眼假”的整容臉實在是得不償失。
雙眼皮是小昭從小學四五年級起就心心念念的,天生單眼皮腫泡眼的她,從小學起就被同學朋友無意間的話刺痛。
“經(jīng)常有人問我是不是沒睡醒?!毙≌鸦貞浀?,“還有就是我明明只是想睜大眼睛,但是別人就會覺得我是在翻白眼,或者是生氣了?!?/p>
一周后,小昭帶著滲血的眼皮走出手術室,成為最早一批完成“改造”的高考畢業(yè)生。
圖源網(wǎng)絡
與此同時,家長的態(tài)度也在悄然轉變。
許多家長的身影出現(xiàn)在陪同的隊伍中,甚至主動將雙眼皮手術、墊鼻梁、瘦臉針等醫(yī)美項目,列入了給孩子的“高考獎勵清單”。
馮女士就是主動的家長之一。她發(fā)現(xiàn)上高中的女兒特別喜歡悶頭玩游戲,和女兒聊過之后得知,原來是因為女兒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在面對面社交中很自卑。
圖源網(wǎng)絡
為了不讓女兒一直玩游戲,多參與線下社交,也想讓她更漂亮點,馮女士在女兒同意后,帶她去醫(yī)院做了鼻子和下巴。
親戚來訪時夸贊女兒“變好看了”,這讓她覺得選擇沒錯。
對于馮女士的行為,網(wǎng)友們的態(tài)度也分成了兩派。
一派網(wǎng)友堅決反對,認為沉迷游戲也不至于用這個解決辦法,而且失敗了不是害了孩子一生。
圖源:抖音用戶評論
另一派網(wǎng)友不置可否,認為這是個人選擇。
圖源網(wǎng)絡
雖然還有許多反對與抵制的聲音,但準大學生們實打實的需求、醫(yī)美機構鋪天蓋地的宣傳、社會上關于顏值即正義的諸多聲音再加上部分家長從反對到理解的態(tài)度逆轉,依然將這場關于顏值的集體行動,推成了00后踏入大學校園的新儀式。
2
被規(guī)訓的審美與焦慮轉移
當社交媒體悄然塑造著統(tǒng)一的外貌標尺,青少年們不僅被裹挾進審美的牢籠,更可能將人生復雜的不安,錯誤地押注在一把手術刀上。
NO.1
社交媒體中的審美規(guī)訓
幾乎動了全臉的小雅是在初中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美”的。
那時的她剛剛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父母不再嚴厲管控她的手機使用情況后,刷短視頻成了她最喜歡的事。
然而,隨著短視頻里身材曼妙、五官艷麗的美女反復出現(xiàn),她猛然發(fā)覺鏡子里的自己似乎長得“不對勁”——眼睛太小、顴骨太高、鼻子太大、臉太方。
小雅嘗到了外貌焦慮的滋味。
圖源網(wǎng)絡
她開始在網(wǎng)上搜集變美攻略,貼雙眼皮貼、做瘦鼻操、睡壓顴枕,能搜到的方法她都嘗試了個遍。但大多會在堅持一個月后,因看不到變化而頹然放棄。
最終,整容成了她能想到的唯一辦法。
不同于小昭,小雅的容貌焦慮不是源于具體的生活事件,而是被社交媒體中呈現(xiàn)的“完美”容貌影響了審美與認知,最終踏上了整容的道路。
圖源網(wǎng)絡
小雅的經(jīng)歷并非偶然。
當我們打開社交平臺,算法推送的“美”似乎高度一致:雙眼皮、高鼻梁、大臥蠶、面中飽滿、下頜線清晰。
這種單一化的審美模板被無限復制,形成了一套清晰、可量化、可復制的審美標準體系。
當青少年長期浸泡在這種環(huán)境中,心智尚未成熟的他們極易將這套外在的、商業(yè)化的標準內(nèi)化為自我審視的唯一標尺,從而懷疑、否定自身獨特的樣貌,最終踏上尋求“標準化改造”的道路。
NO.2
自我認同缺失與焦慮轉移
執(zhí)著于醫(yī)美的深層心理,往往是對“不被認可”的深層不安和自我認同的脆弱。
小蕊是背著父母做的雙眼皮手術。她借口和朋友畢業(yè)旅行,實際上是拿著旅游經(jīng)費去杭州整形。
“旅行”回家后,她看著尚未完全消腫的眼皮惴惴不安,準備硬著頭皮承受父母的責備。
但她沒想到的是,父母竟然以為她只是過敏了,根本沒發(fā)現(xiàn)她割了雙眼皮。
后來去參加高中同學聚會,竟然也無人察覺她的變化。
這讓小蕊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用去做這個雙眼皮。
但小蕊并不后悔,因為她察覺到雙眼皮帶來的最大的變化發(fā)生在她內(nèi)心:
“我不再每天焦慮自己眼睛不好看了?!毙∪锾寡裕拔乙郧俺鲩T必化妝,化妝必要花貼半小時雙眼皮貼,出門了還要隨時照照鏡子,看看雙眼皮貼明不明顯、有沒有翹邊?!?/p>
圖由AI生成
但有了雙眼皮之后,她化妝的頻率降低了很多,變得更自信了。
“雖然大家都沒發(fā)現(xiàn)我的變化,但是我自己感覺素顏變好看了很多,不化妝出門也敢大大方方和人打招呼了。”
看到網(wǎng)上那些“為了更受歡迎而整容”的動因,小蕊并不認同,在她看來,整容不會讓別人因此更喜歡她,她只是希望停止內(nèi)耗。
而小蕊感受到的內(nèi)心的緩和,正是由于她與“自我”關系的改善。
也就是說,手術刀改變的,更多時候是小蕊與“自我”相處的方式,而非外貌的絕對值。
圖源網(wǎng)絡
整形熱潮背后,還潛藏著一種將社交、求職、戀愛等復雜的人生問題簡化成外貌問題的思維邏輯,網(wǎng)絡上一度充斥著“顏值即正義”的論調(diào):
喜歡的人不喜歡我,一定是因為“不吃我的顏”;
求職時被淘汰,是因為競爭對手“長得更漂亮/帥氣”;
“長得漂亮的人,連買杯奶茶都能得到更多小料?!?/p>
圖源網(wǎng)絡
這些流行語,實質上是將源于能力、性格、機遇、社會結構等更深層、更復雜維度的焦慮,巧妙地轉移并壓縮到“容貌”這一個單一、看似可控的變量上。
于是,改造容貌便成為一種極具誘惑力的“解決方案,仿佛只要動一動刀子,那些盤根錯節(jié)的人生難題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這種轉移雖能帶來短暫的掌控感和行動方向,卻掩蓋了問題的真正核心,使得許多人投入巨大成本后,發(fā)現(xiàn)預期的“人生解藥”并未如約而至。
3
真正的“蛻變”在于多元價值的構建
當醫(yī)美成為部分年輕人解決焦慮的出口,我們更需要冷靜思考:
那些被“標準臉”模板擠壓的丹鳳眼、圓潤面龐,是否真的“不美”?
而真正的“蛻變”,也遠非皮囊的改造,而是一段從單一標準中突圍、構建多元生命價值的旅程。
NO.1
打破單一審美
享受美的關鍵,在于不被單一標準綁架。
當社交媒體將“雙眼皮、高顱頂、下頜線清晰”奉為圭臬時,我們更需要主動撕掉這些標簽。
脫口秀演員漆漆憑借個人專場《我很漂亮》,讓大家都關注到了豐盈之美、自信之美。
圖源網(wǎng)絡
她用那句“我的前輩爭取了上桌吃飯,我要爭取上桌吃飽”,拒絕了社會灌輸給女孩的“飯羞恥”和和身材焦慮。
她讓許多人看見,美麗是多樣的,她也讓許多人理解,美麗是可以被自己定義的:
“有個女觀眾給我私信,她向我虛心請教,她說:
‘我的目標體重是 90 斤,但是我卡在 100 斤,怎么都下不去,怎么辦?’
我當時心想:怎么才能卡在 100 斤吶?我連一百四我都卡不住。
但我還是維持住我那個專家的形象,我很篤定地跟她說:
‘你就說你 90 斤就行,沒有人會發(fā)現(xiàn)的。就像我,一直說我一百四,其實我一百六,你能看出來嗎?’
她說能看出來。
但她接著說:
‘謝謝你讓我明白,身材不能定義魅力,胖胖的女生也有自己的舞臺?!?/p>
我說什么‘胖胖的女生’?我只有一百四。”
當漆漆和自己的身材和解,她才真正剝離了外界觀念造成的容貌焦慮,真正能夠欣賞不同的美。
圖源網(wǎng)絡
漆漆的經(jīng)歷也告訴我們,真正的審美,只能誕生在自由的選擇里。
當你可以熱愛精致妝容,也可以擁抱素面朝天的松弛感;當你可以迷戀輕盈的體態(tài),也可以欣賞圓潤有力的臂膀;當你可以選擇醫(yī)美調(diào)整,也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天然樣貌:
這時候才能說,“這是我的審美,這是我的選擇?!?/strong>
主動打破社交媒體上泛濫的美顏濾鏡,多去看看體育頻道里運動員的小麥色皮膚、健壯的體格,多走出門看看普通人臉上真誠的笑容。
只有我們?nèi)タ匆姟⑷グl(fā)現(xiàn)“美”的千萬種形態(tài),才不會執(zhí)著于“必須長成某一種”。
就像小蕊最終領悟的,割雙眼皮并未讓她“脫胎換骨”,但讓她停止了關于眼睛的內(nèi)耗。
這場關于“美”的修行,答案不在手術刀下,而在更廣闊的審美構建中。
圖源網(wǎng)絡
當社會能容納多元的審美,當個體在成長中觸碰真實的美好,那些因追逐單一標準而產(chǎn)生的焦慮才會真正退場。
NO.2
拓寬價值錨點,提升內(nèi)在認同
對抗容貌焦慮的核心,并非在臉上精雕細琢,而是拓寬生命的價值錨點。
楊笠也曾表示,她在步入工作后,開始跟自己的長相和解,因為小時候的價值取向太過單一。
“等到開始工作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是有其他價值的時候,你就不會盯著外貌這件事,一直看了?!?/p>
2024年的巴黎奧運,鄭欽文為中國贏得了奧運史上第一枚網(wǎng)球金牌。
鄭欽文的各種視頻、照片、動圖也伴隨著奪冠時刻不斷在社交媒體上刷屏。
滑步救球接反殺的動作、充滿力量感的手臂線條、移動時跳動的腿部肌肉,182km/時的發(fā)球速度..……..那些溢出屏幕的速度與力量,自信與堅韌,都給人以美的震撼。
因此,當某品牌廣告宣傳圖中的鄭欽文被套上了“白幼瘦”修圖模板,膚色變白、手臂變細,被她的健康力量之美征服的觀眾們立刻捕捉到了這一細節(jié),爭議與不滿隨之而起。
圖源網(wǎng)絡
鄭欽文不僅用自己的肌肉線條與陽光膚色盡情釋放著充滿力量的美感,還以她的強大內(nèi)核展示著人格之美。
她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選擇網(wǎng)球的原因是“喜歡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的感覺”。
而面對命運她說,“當一切進展順利的時候,我就相信命運;當命運不站在我這邊,我就不相信它?!?/strong>
圖源網(wǎng)絡
她們的故事證明了,不是外貌和身材符合世俗定義的美,才算有魅力。
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論在審美還是生活上都堅持主體性表達,身上自然會有迷人的能量產(chǎn)生。
高三畢業(yè)生的暑假,本可以是探索興趣、參與志愿活動或學習新技能的黃金期。
當我們在學業(yè)精進、人際交往或創(chuàng)造力釋放中建立穩(wěn)固的自信,對外表的執(zhí)念自然會松動。
因為能支撐一個人走遠路的,從來不是臉,而是健康、能力與心態(tài)。
這才是高考后最值得奔赴的“蛻變”。
而當個體不再被單一的容貌模板所捆綁,當社會能夠欣賞萬千姿態(tài)的生命律動,美的教育才真正從刻板的規(guī)訓,走向了自由與包容的成熟。
參考資料:
[1]鹽財經(jīng)-高考結束,扎堆整容
[2]圖數(shù)室-高考生擠爆整形科
[3]光明日報-高考后雙眼皮手術“爆單”,帶來關于美的思考
[4]漆漆-在跟郭麒麟約會
[5]南風窗-鄭欽文,難逃“白幼瘦”審美
面對小朋友,新東方有編程、美術、機器人、科學等素質課程,也有口才、寫字、腦力、故事表演等素養(yǎng)課程,還有游學營地喔;
面對高中生、大學生,有留學咨詢、出國考試、大學四六級、考研、專升本、成人英語;
反正,我們提供全程體系化教育教學解決方案,只要是你想學的,我們都有(嘻~)
有需要歡迎點擊下方小程序,將有專人和您聯(lián)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