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從2014年就開始醞釀,到現在已經糾纏了好幾年,牽動全球神經。美國那邊從一開始就摻和進來,援助烏克蘭,施加制裁,目標明確,就是要削弱俄羅斯的影響力??芍袊谥虚g的角色呢?被一些人說成是最大受害者,經濟上依賴俄羅斯能源,又面臨西方壓力。
戰(zhàn)火初燃 局勢演變
沖突的起點得追溯到2014年,那時候克里米亞問題爆發(fā),俄羅斯直接介入,半島迅速并入俄羅斯版圖。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qū)也鬧起獨立,武裝勢力控制當地行政機構,烏克蘭政府派兵鎮(zhèn)壓,戰(zhàn)事就這么拉開序幕。
八年過去,到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從多個方向發(fā)起全面軍事行動,坦克和導彈齊上陣,基輔周邊一度硝煙四起。烏克蘭軍隊組織反擊,使用西方提供的反坦克武器,擊毀不少俄方裝備。
轉眼間,戰(zhàn)線拉鋸了好幾個月。2022年9月,俄羅斯宣布吞并四個地區(qū),但國際上沒人承認。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和赫爾松發(fā)動反攻,收復部分失地,士兵們繳獲被丟棄的俄軍車輛。
到了2024年夏天,烏克蘭部隊突然進入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占領幾個村莊,俄方趕緊調集預備隊應對。年底,朝鮮士兵加入俄軍陣營,在前線布防,操作重武器增援。進入2025年,俄羅斯聲稱重新控制庫爾斯克,但戰(zhàn)斗仍舊膠著,無人機頻繁出動,投放彈藥破壞陣地。
截至目前,俄羅斯控制烏克蘭約20%土地,每天推進不過幾平方英里。烏克蘭空軍擊落大量俄方無人機,殘骸散落田野。俄羅斯導彈襲擊烏克蘭訓練營,造成傷亡,但烏克蘭也用無人機打擊俄方油庫和空軍基地,比如在薩拉托夫和梁贊地區(qū)的行動。
歐盟實施第十八輪制裁,針對俄羅斯石油設上限,檢查船只貨物執(zhí)行。整體看,戰(zhàn)事進入消耗階段,雙方傷亡慘重,俄羅斯經濟損失已超1.3萬億美元,軍隊補充困難。烏克蘭損失更大,基礎設施破壞嚴重,電力系統(tǒng)遭重創(chuàng),熱電產能損失80%。國際調解努力不斷,但分歧大,?;疬b遙無期。
其實,這場沖突不光是軍事對抗,還涉及能源和地緣博弈。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銳減,轉向亞洲市場。烏克蘭依賴西方援助,總額超過1180億美元,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tǒng)和坦克。這些援助通過歐洲港口運抵,迅速部署前線。
北約加強東翼部署,芬蘭和瑞典加入聯盟,邊境部隊增加。戰(zhàn)局演變中,技術因素越來越突出,無人機和衛(wèi)星情報決定勝負。俄羅斯指責西方升級沖突,烏克蘭則強調自衛(wèi)權。全球能源市場波動,油價起伏不定,布倫特原油一度飆升后回落。沖突持續(xù)三年多,平民傷亡數萬,難民流離失所,歐洲安全架構徹底改變。
美方圖謀 成效幾何
美國從沖突伊始就定位明確,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擴張。2014年起,提供軍事訓練和裝備,教官指導烏克蘭士兵使用先進武器。2022年全面入侵后,美國援助總額飆升到660億美元以上,包括坦克和防空導彈。這些物資海陸空運送,倉庫堆積等待分發(fā)。拜登政府提前發(fā)布情報,警告俄羅斯邊境集結,坦克偽裝待命,成功動員盟友響應。
戰(zhàn)略目標上,美國旨在削弱俄羅斯軍力,維護歐洲穩(wěn)定。情報顯示,俄羅斯軍隊消耗巨大,傷亡達數十萬,經濟承受1.3萬億美元損失。歐洲國防開支增加,北約東翼強化,美國部隊在波蘭和羅馬尼亞設立基地。
特朗普上臺后,推動?;鹫勁校O定10到12天期限,威脅二級關稅,外交官圍繞地圖爭論領土和中立地位。俄羅斯回應強硬,堅持要求烏克蘭非軍事化,但談判分歧巨大,烏克蘭要求北約安全保障。
成效來看,美國部分實現預期。俄羅斯影響力下降,軍隊戰(zhàn)場表現不佳,預計2025年夏季傷亡接近百萬。歐洲減少對俄能源依賴,轉向美國液化天然氣。芬蘭2024年加入北約,邊境部署更多部隊。
歐盟國防部長會議強調,中國支持俄羅斯影響安全,敦促施壓?;稹C绹肛熤袊峁┬l(wèi)星圖像和雙用途物品,如發(fā)動機用于俄羅斯無人機,導致制裁一家中國公司。中國否認軍事援助,強調民用貿易。
不過,美國也付出了代價,援助資金龐大,國內分歧加劇。特朗普承諾結束戰(zhàn)爭,但沖突升級,俄羅斯導彈擊中基輔。全球能源波動,美國出口增加,但通脹壓力大。俄羅斯經濟雖受創(chuàng),但通過平行進口和轉向亞洲市場維持。
分析顯示,美國戰(zhàn)略遏制俄羅斯擴張,但未徹底擊敗,戰(zhàn)事拖延成消耗戰(zhàn)。烏克蘭控制庫爾斯克部分陣地,士兵巡邏檢查武器。特朗普與普京通話,重置關系,但分歧持久。歐盟引入生物識別系統(tǒng),加強邊境控制。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呼吁結束戰(zhàn)爭。
總的說,美國圖謀通過援助和制裁實現,但成效有限。俄羅斯仍占烏克蘭20%土地,推進東部攻勢。烏克蘭摧毀俄羅斯轟炸機,碎片散落機場。
中國專家指出,戰(zhàn)爭結束有益歐盟,減少能源波動。美國援助恢復,烏克蘭同意潛在停火,但條件苛刻。俄羅斯忽略特朗普威脅,繼續(xù)行動。全球投資者關注地緣風險,股市波動不定。美國在沖突中強化盟友關系,但長遠看,亞洲挑戰(zhàn)更大。
中方定位 得失評析
中國在俄烏沖突中保持中立,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堅持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從俄羅斯購入折扣石油和天然氣,貿易額接近2500億美元,船只頻繁往來港口,維持工廠運轉。
領導人2025年5月在莫斯科會晤,討論合作項目,但烏克蘭民調顯示72.5%負面看法,街頭抗議增多。中國提供標記為民用設備的發(fā)動機,用于俄羅斯無人機,但否認軍事援助。
西方指控中國幫助俄羅斯規(guī)避制裁,提供衛(wèi)星圖像支援雇傭軍,導致制裁53家中國實體,包括芯片和光學設備。中國威脅反制,外交部強調反對單邊行動。歐盟計劃制裁兩家中國銀行,稱幫助貿易繞道。
中國回應,如何處理將定義未來關系,但堅持和平立場。分析顯示,中國受益于俄羅斯能源供應,占進口份額從18%升至33%,緩沖全球波動。同時,投資伊朗近5000億美元,獲取備用石油來源。
得失上,有人說中國是最大輸家,面臨西方壓力,經濟聯系受影響。但事實看,中國貿易增長,俄羅斯依賴加深,聯盟經受考驗。烏克蘭制裁中國公司,中國否認涉案,堅持民用合作。全球能源市場,中國依賴俄羅斯供應可能中斷,但工廠調整供應鏈,風險可控。中國學者視角,堅持互敬和平共處,政治解決糾紛。
中國推動和平,提出方案,強調?;鹫勁?。俄羅斯戰(zhàn)場不佳,中國未直接介入,避免卷入。歐盟警告中國支持影響安全,中國回應謹慎,維護主權。中國在聯合國交換文件,記錄交易,但強調合法貿易。美國情報顯示中國供應鎵和鍺,用于俄羅斯武器,中國否認,制裁加劇緊張。但中國經濟韌性強,出口多樣化,減少損失。
因此,中國定位理性,避免沖突升級。得大于失,通過能源合作穩(wěn)定國內,國際形象中立。俄羅斯宣稱去軍事化目標,占領20%土地,中國專家分析,戰(zhàn)爭拖延不利各方。中國船只避開制裁區(qū),貿易持續(xù)。烏克蘭民眾負面看法,但中國堅持對話。整體,中國不是最大輸家,而是通過平衡外交維護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