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灣區(qū)同心 全運同行”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
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組委會發(fā)布了本屆全運會火炬“綻放”、殘?zhí)貖W會獎牌“同心暖”及賽事禮儀服裝、頒獎音樂,并展示了本屆全運會會徽、吉祥物及十五運會獎牌、服裝等。
殘?zhí)貖W會獎牌“同心暖”:
創(chuàng)新展示嶺南元素“鑊耳屋”
本屆殘?zhí)貖W會獎牌命名為“同心暖”。獎牌頂端的掛鉤,匠心獨具地采用了嶺南特色“鑊耳屋”造型,不僅是地域文化的精彩呈現(xiàn),更蘊含著“拔得頭籌”“建功立業(yè)”的美好寓意,為每一位奮勇爭先、挑戰(zhàn)自我的運動員送上最深切的祝愿。
獎牌正面,精心鐫刻的連綿海浪紋,象征著大海的廣闊與包容,傳遞著殘?zhí)貖W會匯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力量,更代表著運動員們破浪前行、永不言棄的意志與激情。
獎牌背面主體圖案是中華白海豚浮雕,吉祥物“樂融融”高擎火炬,象征奧林匹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浮雕下方創(chuàng)新性地應用了盲文(第一行“殘?zhí)貖W會”,第二行分別為“金牌”“銀牌”“銅牌”)。體現(xiàn)了對參賽者的用心與尊重,讓視障運動員能夠親手觸摸這份沉甸甸的榮耀,真切感受屬于他們的榮光。
背景上,港珠澳大橋再次成為獎牌元素,體現(xiàn)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
頒獎禮儀服:
非遺元素彰顯灣區(qū)魅力
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頒獎禮儀服以馬面裙為核心設計語言,重構(gòu)這一跨越600年的中華服飾經(jīng)典。
在款式上,禮儀服保持了經(jīng)典的及踝長度,通過簡潔而優(yōu)雅的線條展現(xiàn)出女性的柔美與端莊。一體式設計一氣呵成,簡約大氣;廓形保留傳統(tǒng)馬面裙的裙門,工字褶起伏間,步步生蓮,展現(xiàn)中華禮儀之美。在顏色上,禮儀服整體顏色以粉色為主,象征希望、青春和活力。
禮儀服的裙門圖案設計靈感來自粵繡“一枝獨秀”,從裙擺延伸的牡丹花圖案充滿了向上的生命力,也隱喻了運動員在全運會上的卓越表現(xiàn)。刺繡圖案采用三藍繡工藝,色彩柔和優(yōu)雅深淺過渡自然,象征大灣區(qū)三地和諧繁榮、開放包容、生態(tài)文明的特色。
頒獎音樂:
取材自嶺南名曲《彩云追月》
本屆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頒獎音樂以嶺南經(jīng)典名曲《彩云追月》為文化錨點和音樂元素,通過現(xiàn)代交響化、電子化的演繹,百年經(jīng)典被注入當代氣韻,成為連接傳統(tǒng)與當下的音樂紐帶。
頒獎音樂中,粵港澳三地鐘聲的交融是點睛之筆。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頒獎音樂主創(chuàng)團隊成員、十五運會廣東賽區(qū)執(zhí)委會體育展示與頒獎處副處長杜熙茹表示,鐘聲承載著粵港澳三地共同的歷史記憶,既寓意粵港澳三地背靠祖國融合發(fā)展,也代表著大灣區(qū)人民對全國體育健兒的集體致敬。
接下來,創(chuàng)作團隊還將開發(fā)頒獎音樂的各種不同版本,打造適配不同場景的“全運聽覺符號系統(tǒng)”,如用于重大獎項的完整交響樂版、用于青年賽事的電子混音版或流行音樂版。
來源 | 羊城派、21財經(jīng)、全運廣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