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WTT伊瓜蘇球星賽,怎么看都有點“不按常理出牌的意味,國乒全員缺席成了最大的X因素,賽場成了外協(xié)會球員的積分修羅場,德國、日本、巴西、印度這幾個名字被反復提及,放在以前你敢信?反正這屆的劇本,主角和配角都換了個遍。
男雙這邊,邱黨/杜達的德國組合一路碾壓,前三輪場面有點擺爛的既視感,干脆利落三連3-0,到了決賽撞上印度的塔卡/馬努什,終于遇到點“生人局,過程直接拉滿,打滿五局才分出高下,德國人3-2險勝,算是拒絕了大冷門,現(xiàn)場氣氛一度有點劍拔弩張——說實話,國乒不在,高手稀缺,德國這對組合的統(tǒng)治力確實顯山露水,換成平時,怕是要多吃點苦頭,這波能這么順利,也多虧了對手陣容的問題。
女雙的話,日本的張本美和/大藤沙月最近狀態(tài)就像開了掛,前一站剛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捧杯,這次又頂著“背靠背壓力連克韓國兩對組合,半決賽3-1闖關,決賽3-0直接帶走金娜英/柳漢娜,基本沒怎么給對手喘息機會,這種表現(xiàn),能不讓人點贊?尤其是換了場地、換了對手還能保持手感,穩(wěn)定性真不是誰都有的,女雙這一塊,日本隊的“卷勁兒肉眼可見,放在整個亞洲范圍都能掰掰手腕。
至于單打,劇情就更豐富了,日本女隊全員殺進四強,張本美和、橋本帆乃香、長崎美柚、大藤沙月各自帶走韓國、印度、中國臺北不同風格的對手,場面上看,打法多樣,心態(tài)也很穩(wěn),尤其是張本美和3-1勝朱芊曦這一場,關鍵分的把控確實有點“老隊魂那味兒,日本女乒這波操作,多少有點宣示地盤的意思,外界都說國乒讓出的空間被別人搶走了,事實就是這樣,誰能抓住機會,誰就能上位。
男單方面,日本這邊反而全軍覆沒,宇田幸矢輸給了巴西的雨果,田中佑汰被韓國小將吳晙誠拖進決勝局后憾負,濱田一輝直接被德國的杜達3-0帶走,德國隊的邱黨也沒討到好,碰上隊友、世界冠軍奧恰洛夫,1-3敗下陣來,這其中有實力差距,也有臨場狀態(tài)的問題,不過最大的背景板還是國乒缺席,整個競爭格局就像一盤洗過的麻將,大家都有機會摸到好牌,但誰能打順風球,還得看各自的硬實力和心理素質。
混雙和剩下的單打決賽,成了最后的懸念,雨果、張本美和都還在爭冠路上,日本已經提前鎖定兩冠,德國也拿下一冠還在沖第二金,這種局面在以往的國際比賽里真的不多見,你說巧不巧?有網友調侃:國乒“讓子彈飛一會兒,外協(xié)會選手終于可以輪流坐莊了,這種競爭氛圍,其實對整個項目也是一種刺激,誰能在缺乏絕對強隊的環(huán)境下?lián)尩椒e分、刷存在感,未來世界排名肯定會有新一輪洗牌。
當然,外界的爭議也沒少,畢竟沒有中國隊參賽,總覺得賽事含金量打了折扣,這話也不能說沒道理,畢竟國乒在世界乒壇的統(tǒng)治力擺在那兒,沒有他們的直接對抗,冠軍歸屬總讓人覺得少了點分量,可不參賽也是一種戰(zhàn)略選擇,給年輕球員留休整窗口,給積分排名制造變量,對整個賽季的布局未必是壞事,外協(xié)會選手趁機“刷分刷存在,反過來也會給國乒在大賽前敲響警鐘,躺贏的日子永遠不會太久,競爭才是常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像張本美和這樣的選手,連續(xù)在兩站國際賽奪冠,已經不是單純靠運氣了,技術、心態(tài)、賽程適應能力全都在線,外加她和大藤沙月配合默契,能抗壓也能打順風球,這放在任何一支頂級隊伍里都是寶藏球員,反觀德國男雙,這次雖然險勝,但決勝局的處理還是有點慌,遇到更強對手能不能頂住壓力,還是個未知數。
最后說回本屆的X因素——國乒缺席讓格局大亂,外協(xié)會球員趁機刷分,德國、日本、巴西成了最大贏家,賽事的關注度和含金量確實打了折,但誰能抓住機會,誰就能站上領獎臺,這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少了絕對主角,反而讓其他“配角有機會表演,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積分、排名拼到最后一刻,剩下的幾場決賽,變數還不少,就看誰能頂住壓力,笑到最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