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想象嗎?在很多人的大腦中或都藏著一個“塑料勺子”,而且你可能毫無察覺!
AI生成圖
很多人的大腦中藏著一個“塑料勺子”
2025年,國際醫(yī)學期刊《自然·醫(yī)學》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證實:微塑料/納米塑料在人類大腦、肝臟、腎臟中廣泛存在,大腦中累積的微塑料/納米塑料大約為7克,相當于一個“塑料勺子”,這也為癡呆癥埋下重大隱患。
微塑料入侵全身,多種疾病風險飆升
1. 癌癥的風險上升
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人體骨髓樣本中均發(fā)現(xiàn)含有微塑料,大多數(shù)尺寸在20~100微米之間。
微納米塑料存在于人體的骨髓中,而這可能是血液腫瘤發(fā)生的又一重要危險因素。
2. 心臟病風險上升
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微塑料和納米塑料已經(jīng)侵入頸動脈組織中,增加了心臟病、中風和死亡的風險。
3. 腦血栓風險上升
2025年,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證實,微塑料顆粒會被免疫細胞吞噬,通過血液流動,最終停留在大腦的血管中,從而造成細胞阻塞、誘導腦血栓,并導致神經(jīng)行為異常。
4. 帕金森風險上升
研究顯示,納米塑料能夠進入大腦,與神經(jīng)元中的蛋白纖維發(fā)生作用,從而加劇帕金森病的風險。
5. 腸道疾病風險增加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炎癥性腸病患者糞便微塑料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體內(nèi)的微塑料含量過高,可能會加劇腸道炎性反應(yīng),誘發(fā)腹瀉、腹痛甚至直腸出血。
為了健康,這5個習慣趕緊改掉!
1.反復使用塑料杯/瓶裝熱飲
生活中盡量不要使用塑料杯/塑料瓶裝熱飲,特別是裝熱水、熱茶、碳酸飲料或酒精時容易老化、降解,釋放大量微塑料。
2.用塑料容器微波爐加熱食物
絕大多數(shù)普通塑料容器(包括外賣盒、保鮮盒、保鮮膜)在微波爐高溫下會加速變形、分解,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大量微塑料和化學物質(zhì)到食物中。即使是標有“微波爐適用”的塑料,長期或高溫使用也存在風險。油性、酸性食物更容易促進塑料成分遷移。
3.用塑料袋套碗/盤盛裝熱食
很多人在外面小攤就餐時,很多商家為了方便直接用塑料袋直接套在碗、盤上盛裝滾燙的湯面、粥、麻辣燙、油炸食品、熱炒菜等。食物與塑料袋直接接觸面積大、時間長,會大大增加微塑料攝入風險。高溫和油脂會極大加速塑料袋中有害物質(zhì)及微塑料向食物中的遷移。
4.長期用塑料材質(zhì)茶包泡茶
很多茶包為了保持形狀或?qū)崿F(xiàn)“金字塔”造型,使用塑料材質(zhì)(如尼龍、PET)或含有塑料熱封膠。用沸水沖泡時,高溫會促使這些塑料釋放出大量微塑料和納米塑料顆粒到茶湯中。
5.長期習慣了喝塑料瓶裝水
日前已經(jīng)有眾多研究都指出,瓶裝水檢測出含有微塑料顆粒。塑料瓶在生產(chǎn)、儲存、運輸過程中也會持續(xù)釋放微塑料。長期飲用瓶裝水也會攝入微塑料。
看完了有想法的
請在下方留言
高手在民間,評論更精彩
往下拉查看或提交您的評論
— THE END —
來源:央視科教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也注重分享。來源: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如有侵權(quán)請先聯(lián)系我們刪除或在后臺告知,我們會在最短時間內(nèi)處理。
趕緊告訴身邊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