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抗日戰(zhàn)爭以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國有無數(shù)的將領英勇殺敵。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的汗馬功勞。
在2015年臺灣的大學教材中,列出了十位優(yōu)秀的將領其中除了五位國民黨將領之外,還有五位我黨的優(yōu)秀將領,他們是誰?
一、紅軍之父
朱老總對革命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他更是被親切的稱為“紅軍之父”。
當年的南昌起義要是沒有朱老總就不會有今天的我黨。在南昌起義的時候,我黨遇到了絕境是朱老總站了出來帶領著剩下的人繼續(xù)前進。
在國民黨軍的重重打擊之下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在危急時刻朱老總當斷就斷帶領著軍隊向著井岡山轉移。
就這樣在井岡山與主席所率領的秋收起義余部完成了會師。中國的革命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之后的朱老總就擔任紅四方面軍的軍長。
當年只有23歲的朱老總加入了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之后又參與了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運動。可以說朱老總是最早開始進行的革命的。
之后的朱老總就開始了他的南征北戰(zhàn),先后參與了反清運動、反袁運動、保衛(wèi)共和國……
就這樣朱老總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在上個世紀20年代左右當時的很多革命前輩們還正在學習的時候,朱老總早已經名聲赫赫了。
時間來到1922年之際,這個時候的朱老總在德國遇到了周總理,在周總理的介紹之下,朱老總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之后朱老總率領了南昌起義,之后井岡山與主席會合。從那之后朱老總就一直跟隨著主席,即使是當年的張國燾意圖離間主席與朱老總,但是朱老總依舊是堅定不移的選擇主席。
從最開始的井岡山到之后的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朱老總一直都堅定的追隨著主席“朱毛”佳話也流傳至今。
二、詩人元帥
陳老總被人民親切的稱呼為“詩人元帥”,這是對于陳老總文采的最好稱贊。一首《青松》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
青年時期的陳老總學習的是文科,并且那個時候的陳老總的志向就是當一位作家。但是隨著中國的局勢不斷的變化,這個時候的陳老總改變了想法。
之后的陳老總前往法國進行學習,在學成歸來之后的陳老總先后跟著朱德元帥一起參與了瀘順起義和南昌起義。
之后的陳老總就跟著朱老總一起把起義的余部帶到了井岡山。那個時候的陳老總已經是團內的指導員級別了。
在長征的時候,由于受傷的原因,陳老總并沒有跟隨大部隊一起進行轉移,而是留守蘇區(qū)。
在之后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陳老總當年在蘇區(qū)的這一支游擊隊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四軍”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一股巨大的武裝力量。
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陳老總就被主席派遣去領導山東野戰(zhàn)軍。但是之后由于在泗縣戰(zhàn)役等接連失利,于是在主席的指示之下與粟裕將軍手下的野戰(zhàn)軍進行合并就是之后的華東野戰(zhàn)軍。
之后在陳老總以及粟裕將軍帶領之下華東取得了接連勝利就比如三大戰(zhàn)役中的“淮海戰(zhàn)役”。
三、政工元帥
羅榮桓元帥算是幾位元帥中較為低調的一位了,可能這也與羅帥英年早逝有關。但是對于羅帥在抗戰(zhàn)時期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
早在全民族抗戰(zhàn)還未開始的時候,主席就已經說過山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對于山東主席十分的看重。
在“平型關大捷”之后羅帥就首次提出,“繞到敵人的后方去”這個戰(zhàn)略方針。對此主席是給予高度評價的。
時間來到1939年,這時候的羅帥奉命前往山東地區(qū),在敵后建立抗日革命根據(jù)地。這一革命根據(jù)地也是我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一大偉大戰(zhàn)略。
之后主席甚至說過:“山東現(xiàn)在換上羅榮桓,山東就穩(wěn)了!”由此可見可見主席對于羅帥的信任。
在之后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由于山東野戰(zhàn)軍接連幾次敗仗,讓主席動了換帥的想法,主席最先想到的就是羅帥。
但是在抗日戰(zhàn)爭的尾聲羅帥的身體就開始變得不好了,那個時候的羅帥根本就沒有辦法前往指揮戰(zhàn)斗。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羅帥還是主席力推的“政工代表”也是因為這,所以羅帥才有了“政工元帥”這一美稱。
四、戰(zhàn)神
粟裕將軍是這幾位中官職最低的,其他的四位都是元帥,只有粟裕是開國十大將軍之首。
能夠入選也是因為粟裕將軍的戰(zhàn)功。將軍雖然年紀小但是在戰(zhàn)場上的將軍對于戰(zhàn)爭的局勢以及軍事能力卻不輸給那些大將。
以至于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將軍所率領的華東野戰(zhàn)軍有著“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稱號。
粟裕將軍是湖南會同人??梢哉f當時的軍中將領中不少都是來自于湖南。將軍于1927年之際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
自那以后將軍就開始了自己的戎馬一生。在將軍剛剛入黨之際,正好趕上“南昌起義”于是將軍參與了當時的南昌起義。
之后將軍就跟隨著部隊前往了井岡山,在那里他受到了未來老上級陳老總的看重。
并且當年在井岡山的時候,對于粟裕朱老總也是極其的看重。
他甚至在戰(zhàn)士們面前說到:“沒關系,我老了,這不還有粟裕嗎?”聽到朱老總的話之后,粟裕將軍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畢竟了解將軍的人都知道,粟裕一直都是一個極其內向的人。
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粟裕將軍在戰(zhàn)場上大放異彩。對于將軍的成就,就連不輕易大肆夸獎將領的主席都公開在黨內對于粟裕將軍的成就進行褒獎。
當時黨內上一個有此殊榮的還是陳老總。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主席接見英國蒙哥馬特的時候經常說過:“我才不是最會打仗的人,在我的戰(zhàn)友中,有一個叫粟裕的人,他才是最會打仗的人!”
五、革命一條龍
當時的我黨高級將領除了一些是從黃埔軍校中畢業(yè)的以外,其他的一些將領大多都是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劉帥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他是我黨的這些將領中唯一一位參加過清朝的科舉考試,并且還考中了的將軍。對于封建王朝的科舉考試有多么的艱難就不用說了,由此可以看出劉帥的文化水平是軍中的佼佼者。
但是要是說人們對于劉帥的認識應該就是他不打麻藥進行眼部手術了,當時的技術并不發(fā)達,劉帥擔心麻藥會影響自己今后在戰(zhàn)場上的指揮堅決不打麻藥。
在手術結束之后,劉帥微笑著說道:“還行,一共74刀!”劉帥堅強的意志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敬佩不已。
無論是在抗日戰(zhàn)爭中還是在之后的解放戰(zhàn)爭中,劉帥都是意志堅定,指揮得當。
并且劉帥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說前半生的劉帥在戰(zhàn)場上奉獻半生,那么他的后半生就奉獻給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
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印度試圖挑釁我們,劉帥主動請纓派兵前去,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打得印度幾十年都不敢再侵略我國。
結語
他們五位對于新中國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像他們一樣為新中國的成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幫助我們負重前行,對于前輩們的貢獻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