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牧羊
2025年8月7日晚,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式在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天府之檐”區(qū)域盛大開幕。
開幕式上,湖景和城市天際線成為了舞臺的一部分,說唱俑、川劇變臉、太陽神鳥等巴蜀元素驚艷亮相,與街舞、滑板、輪滑、啦啦操等時尚運動有機交織,向全世界展示著成都滿滿的青春活力氣息。
△8月7日,演員在開幕式上表演。(圖/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這份蓬勃的自信與活力,源于成都多年如一日的精耕細作。近三年來,成都舉辦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世界大學(xué)生夏季運動會、湯姆斯杯和尤伯杯世界羽毛球男子和女子團體錦標賽等國際和全國性賽事140余項,獲評2024年全國唯一的體壇榜樣“年度體育城市”。體育賽事舉辦數(shù)量位居全國前列,2025年的賽歷還在持續(xù)更新中。
△開幕式精彩紛呈。(圖/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數(shù)字背后,成都的歷史底蘊與運動激情正碰撞出全新可能。以體育文化為筆,成都正在“世界賽事名城”的身份里,尋找更豐盈的自我表達。
成都對成為“世界賽事名城”的追求,并非一時興起,而是一場長遠的戰(zhàn)略布局。成都成功舉辦了99項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2019年SPORTCAL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排名成都由第89位躍居至第28位,進入全國前三。
2021年,成都發(fā)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賽事名城建設(shè)規(guī)劃》,再次向世界展現(xiàn)了成都的決心。
△體育運動已經(jīng)成為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圖/視覺中國)
顯然,成都很擅長在細分領(lǐng)域精準發(fā)力。比如,精心打造的“乒羽網(wǎng)之城”名片,便是用頂級垂直賽事為全世界體育迷留下“成都印象”。
國際乒聯(lián)混合團體世界杯連續(xù)3年落戶蓉城,吸引了全球頂尖的乒乓高手;世界頂級的羽毛球團體錦標賽湯姆斯杯和尤伯杯首次在中國西部城市舉辦,就選擇了成都;澳大利亞網(wǎng)球公開賽亞太區(qū)外卡賽、成都公開賽—ATP250也接連在蓉上演。
刻在成都人骨子里的足球基因,讓成都蓉城回歸中超后的比賽場場爆滿,在球迷的吶喊聲中,成都“金牌球市”的名號愈發(fā)顯赫。
作為“電競文化之都”,王者榮耀世界冠軍杯總決賽、穿越火線CFS世界總決賽等世界級電競賽事,在成都都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燃遍全市的競技激情,更是催化了數(shù)字文化產(chǎn)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獨立游戲開發(fā)者紛紛選擇扎根成都,成都以最熱情的姿態(tài)扶持起了這群年輕人的游戲理想。
除此之外,作為“棋城”舉辦的高等級棋類賽事和作為“騎行運動之都”舉辦的各類自行車賽事,又讓成都時刻都充滿活力,熱血沸騰。
△市民在綠道騎行,活力四射。(圖/視覺中國)
屢屢舉辦的高水平賽事不僅提升了成都在特定運動領(lǐng)域的國際話語權(quán),也讓不斷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滲透進了城市的方方面面。因為成都不僅在乎怎樣將賽事“引進來”,更在乎怎樣將它們“留下來”。
賽事不是終點,而是撬動城市升級的支點。想要真正做到“辦賽、營城、興業(yè)、惠民”,成都的首要辦法是讓運動觸手可及。
依托市內(nèi)豐富的生態(tài)資源和山水格局,成都打造了以“一軸兩山三環(huán)七帶”(即以錦江為軸,龍門山和龍泉山為支架,熊貓綠道、錦城綠道、田園綠道為環(huán),通過成都市內(nèi)7條主要河道向外輻射)為骨架的三級綠道體系。不但將碎片化的生態(tài)板塊與整個城市系統(tǒng)完美融合,成就美麗的“公園城市”,優(yōu)質(zhì)的戶外資源也滋養(yǎng)了不少有騎行、徒步、攀巖等戶外運動愛好的受眾。
△興隆湖風光。(圖/視覺中國)
因此,成都因地制宜地在日常生活中舉辦了馬拉松、山地越野賽、騎行賽、健身節(jié)等戶外賽事,希望讓更多民眾能在家門口便利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2023年世界大學(xué)生夏季運動會開啟前,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鳳凰山體育公園、高新體育中心等新建、改擴建場館全面竣工后就向民眾開放。賽后場館也沒有被浪費,大方地面向群眾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是市民的休閑首選。各種社區(qū)運動角、綠道健身新空間為當?shù)鼐用駧頋夂竦捏w育文化氛圍的同時,也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citywalk的最好場所。
更妙的是如今分布在成都街頭的30個“世運空間”微場景。不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半徑內(nèi)巧妙植入運動元素,還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邀請了對世界運動會、對運動感興趣的人玩在一處。這些為賽事而設(shè)的設(shè)施,搖身一變成為了充滿吸引力的成都“活力器官”,就算是那些本想著只是到成都觀賽的國外游客,也能一起玩起來。
△在麓湖海浪運動公園,小朋友們玩起了棒壘球。(圖/視覺成都)
將賽事帶來的紅利,轉(zhuǎn)化為所有人可觸及的日常幸福,才是“世界賽事名城”最本質(zhì)的追求。
打造“賽事名城”的進程如火如荼,著力于文商旅體全面融合發(fā)展的成都,也早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事實證明,體育賽事是天然的文旅“流量密碼”。一場精彩賽事,就是外地游客,甚至國際友人赴蓉旅游的最佳理由。
△人們紛紛到成都旅行打卡。(圖/視覺中國)
今年上半年,成都全市接待游客超1.6億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8.4萬人次,同比增長51.5%。游客觀賽時為運動員吶喊助威,賽后就能一頭扎進由“微辣”串串、可愛熊貓和微醺民謠組成的跨文化體驗天堂。成都豐富的文旅資源,正為中外游客盡情展示著這座城市無限的魅力。
為迎接全球游客,成都正大力實施“引客來蓉”計劃。先是不斷增加國際航線,然后又持續(xù)優(yōu)化入境游客在通信、支付、退稅等方面的便利性體驗。成都市還串聯(lián)川、渝、陜、滇、貴五?。ㄊ校?,打造了10條有趣的入境旅行線路,主題涵蓋茶道研修、雪山徒步、民族節(jié)慶、非遺手作等深度體驗,每條路線都讓人流連忘返。
△到四川游學(xué)的外國中學(xué)生來到寬窄巷子,被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文創(chuàng)吸引。(圖/視覺成都)
賽事的火熱,同樣點燃了成都的消費熱情。充滿市井煙火氣的玉林路,在乒聯(lián)混合團體世界杯期間搖身一變成為潮流地標。到訪成都必去的傳統(tǒng)商圈春熙路,也在近年來不斷重塑自我,向成為世界級商圈的目標邁進。而鳳凰山體育公園等文體地標更是編織起一個個融合餐飲、文創(chuàng)、娛樂、體育的繁榮消費生態(tài)圈。
“蜀都味、中國潮、國際范”的世界級消費活力區(qū)里,連本地人也能找到成都新的“打開方式”。成都面向全球化的開放姿態(tài)和精細化服務(wù)能力,讓不少旅客贊嘆不已。
賽事更成為助力城市文旅發(fā)展的最佳契機。一張賽事門票,在這里可能變成一張?zhí)剿鞒鞘械摹奥糜瓮ㄆ薄?。無論是到成都參與體育比賽的參賽者還是前來觀賽的游客,憑票根不但可以免費或優(yōu)惠暢游都江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青城山等眾多景區(qū),還能在各大商場、市集享受美食、購物優(yōu)惠。
△夜幕下燈火通明的成都錦里古街商鋪。(圖/圖蟲創(chuàng)意)
更值得一提的是,來成都看大型演唱會的觀眾也可憑演出門票免費游覽各大景區(qū)和博物館。就連看完戲劇演出、電影或展覽后的票根,都能在美食、文化、休閑等消費場景中享受各種福利。這種“跟著演展賽劇游成都”的“票根經(jīng)濟”,成都玩得既聰明又接地氣。
無論城市如何躍動,深厚的天府文化始終是滋養(yǎng)成都的根基。
人們可以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吟唱杜詩、賞梅祈福,又能在成都市文化館聽脫口秀、玩劇本殺、體驗戲劇文化。
武侯祠的蜀漢文化也在民俗巡游、戲曲體驗中“動”了起來。金沙遺址的青銅神樹不再是被框在展柜后的歷史展品,它被運用在世界運動會開幕式的焰火中,與珙桐樹一起吸引著全球目光。太陽神鳥的金飾圖案則化身成都城市LOGO元素,更成為吉祥物“蜀寶”“錦仔”服飾紋飾及世運火炬“竹夢”的核心靈感。
△世運會開幕式上,焰火表演創(chuàng)意十足。(圖/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大型非標商業(yè)體東郊記憶留存了過往紅光電子管廠的工業(yè)印記,如今成為了年輕人玩滑板、聽livehouse、逛市集的潮流打卡地。不斷上新的潮牌和接連落戶東郊的西南首店,讓本地人充滿新鮮感的同時,也讓外地游客逛到腿軟。
這些蓬勃的文化、消費場景,恰是成都讓在地文化與活力潮流共舞的完美詮釋。
依托著完善的基礎(chǔ)設(shè)施、全年不斷的文體活動、深厚的歷史文化與日益濃厚的全民運動氛圍,成都早已在“世界賽事名城”的身份上扎扎實實地站穩(wěn)了腳跟。
如今它在“文商旅體”四大維度上深耕,探索出了一種獨特的平衡之道:市民可以在周末觀看一場緊張刺激的比賽,也可以隨時在街頭巷尾的健身角舒展身心。世界級的商業(yè)綜合體里遍布著讓人眼花繚亂的全球最新潮流品牌,每一個精品咖啡館也都能找到懂它的人。這種張弛有度的城市節(jié)奏,正是成都最迷人的地方。
△成都寬窄巷子夜景。(圖/視覺中國)
事實上,成都從未向世界掩蓋過自己的雄心,反而是持續(xù)地默默提高自己的迭代速度。它追求的早已不是辦多少場賽事,而是以體育為契機,向世界展示一個既深深扎根于西南沃土、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又積極擁抱全球化浪潮的天府之國形象。
當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的口號“運動無限 氣象萬千”響徹全球,這座世界賽事名城正以蓬勃向上的自信姿態(tài),書寫更璀璨的活力新篇章。
參考資料
1.“天府之檐”一場盛宴!探秘成都世運會開幕式→ | 天府發(fā)布
2.辦好世運會 成都加快建設(shè)世界賽事名城 | 成都日報
3.大運、科幻和“花花”……2023,成都“三城三都”的萬千氣象 | 紅星新聞
4.一張“小票根”撬動成都文旅大消費,如何讓流量變“留量”? | 紅星新聞
5.中國共產(chǎn)黨成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決議 | 成都發(fā)布
6.入境游客同比增長163.8% 成都熱力持續(xù)釋放 | 成都日報
7.“蜀都味、中國潮、國際范”共融共生 | 成都商務(wù)
8.成都文旅,如何引客來蓉?|聚焦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 | 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成都市文物局)官網(wǎng)
9.相約世運,暑游成都!跟著10條暑期入境游精品線路暢玩清涼夏天 | 成都市人民政府官網(wǎng)
10.紅星觀察 | 帶動消費3.8億元!一組數(shù)據(jù)看成都混團世界杯的“經(jīng)濟賬”|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11.“票根經(jīng)濟”帶火暑假游 世運會期間重慶市民游四川享這些福利 | 上游新聞
編輯:曾寶氣;校對:遇見;排版:Kyla;封面、題圖: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