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風,吹不散她天生的好嗓子,1968年,斯琴格日樂降生在內蒙,從小聽著牧歌長大,骨子里就帶著音樂的魂兒。
13歲進了藝校學跳舞,本以為這輩子就和舞臺結緣了。
誰成想,一場搖滾演出撞進了她的心,臺上小伙子彈的貝斯、吉他,那自由奔放的勁兒,一下點燃了她心底的火苗。
18歲,正是青春好年華,大學眼看要畢業(yè)了,舞蹈飯碗也端得穩(wěn),可斯琴格日樂一咬牙,拉著搞搖滾的男朋友,揣著夢想就奔了北京。
草原的女兒,為了心里的歌,啥都敢舍,雖然那時,日子過的很苦,前路茫茫,但心里那團愛情的火,卻燒的很旺。
1990年,她和幾個熱血青年組了“蒼鷹樂隊”,她決定南下深圳闖蕩,還別說,她演出特別的拼,最后還真闖出了點名堂,錢也掙了不少,在圈里也逐漸站穩(wěn)了腳跟。
1994年,心氣兒更高的他們又殺回北京,可京城這碗飯,哪是那么容易吃的,這里競爭太激烈了。
他們只能接些小活,一點點熬著,后來樂隊出了單曲《蒙古騎士》,1998年他們還出國演出了,眼瞅著越來越好,可接下來壞事也跟著來了。
曾經最支持她的男朋友,被生活的重擔壓垮了,更可怕的是,他和樂隊成員還染上了毒癮。
這對視音樂為生命的斯琴格日樂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樂隊,她就像她一手拉扯起來的“孩子”,為了他的男友,她流著淚把樂隊解散了,然后她把他們拽回內蒙老家戒毒,夢想的船,就這樣第一次沉了。
為了生活,也為了對音樂的追求,她開始在酒吧駐唱,老天爺關了一扇門,但也給她留了一扇窗。
1999年,音樂圈大佬臧天朔受朋友攛掇來聽她唱歌,一首歌還沒唱完,臧天朔就被她那把獨特的草原嗓音震住了,當場拍板:“來我樂隊!”
這對酒吧歌手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斯琴格日樂緊緊抓住了。
這里或許有人會想:女人在娛樂圈不容易,是不是總要付出些代價?但斯琴格日樂當時的眼神里,只有對音樂機遇的純粹渴望和對伯樂的信任。
加入樂隊后,她如魚得水,2000年,她和臧天朔改編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一炮而紅。
那搖滾味混合著草原風,配上她高亢的嗓音,火遍大江南北,首張專輯《新世紀》跟著大賣,還拿了“最佳新人獎”。
2001年,她登上了多少歌手夢寐以求的春晚舞臺,隨后幾年,她成了春晚???,連登五次,從酒吧歌手到全國矚目,臧天朔,是她的伯樂,更是恩師。
然而朝夕相處,崇拜之情,到最后卻慢慢變了味,她對恩師的感情越來越深,兩人悄悄走到了一起,甚至同居了。
斯琴格日樂滿心歡喜,以為找到了真愛港灣。也許有人可能會問:天天在一起工作,她真不知道臧天朔有老婆嗎?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要不是接下來發(fā)生的一件事,她到現(xiàn)在可能還不知道,臧天朔已經結婚了。
一天,一個自稱臧天朔妻子的女人找上門來,指著她鼻子罵“小三”,斯琴格日樂當時就懵了,她環(huán)顧四周,樂隊的人竟都一臉“你不會才知道?”的表情。
這對她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敬愛的恩師、深愛的男人,竟一直瞞著她有家室!
這個打擊還沒等她緩過神,更大的打擊迎面而來,她懷孕了,她心里抱著一絲幻想,把懷孕的事告訴臧天朔,指望他能兌現(xiàn)曾經的承諾(他說過有了孩子就離婚)。
然而現(xiàn)實又給了她沉重一擊,她等來的卻是冰冷的兩個字:“打掉!”,此刻她的心碎了一地,她怎么也想不到,那個曾經與自己山盟海誓的男人,她用心去愛的男人,竟然這么無情。
她只能獨自去醫(yī)院,親手結束了這個小生命,也徹底斬斷了這段孽緣,這個選擇,也成了她心中永遠的痛,正如網(wǎng)友說的那樣:“萬物都有代價!” 這一步踏空,代價何其沉重。
身體的傷能愈合,可心里的痛和外面的唾沫星子卻能淹死人,鋪天蓋地的“小三”罵聲像刀子一樣扎過來,網(wǎng)上網(wǎng)下都是指責。巨大的壓力讓她喘不過氣,整夜整夜睡不著,抑郁像黑云一樣籠罩著她。
絕望之下,她吞下大量安眠藥想一了百了……萬幸的是,朋友及時發(fā)現(xiàn),把她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她這段至暗時刻,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是個警示:人生路步步驚心,走不實,可能真會受毀一生。
也許是死過一回,她反而清醒了,她擦干眼淚,決定為自己活,一點點走出陰影,重新拾起熱愛的音樂。
而臧天朔呢?后來的日子也不好過,打架斗毆進了監(jiān)獄,出來沒幾年又查出了肝癌,躺在病床上,他終于悔悟,托人向斯琴格日樂道歉,承認當年“太渾”,傷她太深。
聽到他病重的消息,斯琴格日樂心里五味雜陳,恨嗎?恨過。但面對一個將死之人的懺悔,所有的恨意都化成了嘆息,她選擇了原諒,讓他安心養(yǎng)病。
2018年,臧天朔帶著愧疚走了。斯琴格日樂也徹底放過了自己,也放過了過去,她把日子過得越來越敞亮,更把根扎回了滋養(yǎng)她的草原文化。
這些年,斯琴格日樂的音樂重心悄悄變了,她不再僅僅追逐搖滾的喧囂,而是花了大量心血深入草原牧區(qū),收集、整理、改編那些快要失傳的古老蒙古族民歌。她覺得,自己骨子里的音樂之魂,終究來自那片遼闊的土地和悠長的調子。
2020年,斯琴格日樂被正式聘請為內蒙古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民歌)推廣大使,戴上這個頭銜,她感覺責任更重了,頻繁參與非遺展演、講座,向年輕人講述草原歌聲里的故事和精神。
2021年,她發(fā)起了一項特別的音樂計劃——“尋找草原天籟”帶著錄音設備和小團隊,她跑遍了內蒙古的多個盟市,尋找那些散落在民間、未被大眾知曉的優(yōu)秀原生態(tài)歌手和歌者,用現(xiàn)代技術記錄下這些珍貴的“活態(tài)”聲音她說,這是她能為家鄉(xiāng)音樂做的最實在的事。
如今,57歲的她依然單身,但活得瀟灑自在!音樂還是她的命根子,組樂隊、搞創(chuàng)作、做非遺推廣、進行音樂采風,日程排得滿滿當當。
去年還帶著樂隊海外巡演出,曬出的照片里,她抱著心愛的貝斯,笑容燦爛,活力四射,眼角的皺紋都擋不住那份發(fā)自心底的熱愛。
最近,她正忙著整理“尋找草原天籟”計劃中采集到的寶貴素材,準備讓這些深藏民間的珍寶被更多人聽到。
有網(wǎng)友感嘆:這樣的結果,對她這樣有才華的人來說,似乎帶著點遺憾和憂傷,不夠“完美”。
也有人說,只要有熱愛的事業(yè),不結婚比湊合強,想開就好,斯琴格日樂用行動給出了答案:放下執(zhí)念,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才是真正的圓滿。
草原的金鳳凰,經歷過風暴,翅膀反而更硬了,沒找老伴兒?有啥關系!有音樂陪著,有故鄉(xiāng)的歌謠滋養(yǎng)著,有傳承文化的使命擔著,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活法,夠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