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12345熱線剛出來的時候,確實是個好東西,為民解憂、為民辦事…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用著用著就變味了。解決問題的質(zhì)效沒那么強了,給予基層的工作負擔卻越來越重了,
怎么辦?
新消息確定了,高層發(fā)話了,將對12345熱線“大動刀”,新規(guī)落地以后,投訴規(guī)則變了。
01、12345不只是接電話了
以前大家總覺得,12345熱線,只要拋出問題給到它,就會有人來處理,
但從最新公布的《意見》來看,12345的功能定位已經(jīng)越來越明確了:
社會聲音匯聚地、治理問題發(fā)現(xiàn)器、改革政策數(shù)據(jù)源。
也就是說,12345不僅要接到投訴馬上辦,而且還要把大家的投訴匯總起來,變成改進政策依據(jù)。
02、投訴怎么管?
新意見中有6條最值得大家關注:
1、搞清楚,哪些不屬于12345的職責范圍:
以下這些都不歸12345管,別再亂打了:
①涉及打官司、行政復議、仲裁這些法律上的事(該找法院、仲裁委)。
②已進入信訪程序的重復訴求;
③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故意搗亂、騷擾行為;
比如你要投訴房東,這就不歸12345管,你得找法院,
而且如果你撥打12345的目的,只是為了發(fā)泄情緒,甚至反復的騷擾工作人員,就會有公安介入。
2、 外包服務不能“甩鍋”
以前有些地方把接電話的活兒外包給公司,出了問題就互踢皮球。
這次新規(guī)最硬核的一條,就是明確要求“12345熱線不得將主體業(yè)務外包”。
這就意味著,以后接你電話的,將是更專業(yè)、更有責任歸屬的政府直屬團隊。他們不再是簡單的記錄員,而是問題處理流程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一責任人”。
3、 投訴分給誰?全國統(tǒng)一標準!
以前的投訴怎么分配,靠的是經(jīng)驗主義,比較隨意。
現(xiàn)在要求按明確的職責清單精準分配。比如:醫(yī)保糾紛不能推給社區(qū)居委會,教育投訴也不能踢給市場監(jiān)管局。每個投訴都得找到真正管事的“對口”部門,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以前有些地方,只要有人投訴就扣分,結果導致基層怕投訴、怕處理、怕?lián)?,處理問題束手束腳。
現(xiàn)在新政策鼓勵實事求是,會仔細看老百姓的真實評價,不是一味追求“滿意率”,也不會搞一刀切式的懲罰。
⑥ 你的投訴數(shù)據(jù),可能改變政策!
這次新規(guī)最有前瞻性的一條,就是:12345將納入國家級數(shù)據(jù)分析平臺。投訴頻次高的事項(比如某個小區(qū)電動車頻繁起火,或者某個行業(yè)退費糾紛特別多),政府將直接源頭治理。
比如專項整治或者重點檢查。這樣,12345就變成一種新的治理手段。
除了上述外,新規(guī)還給出了兩大制度保障:
5、首接負責制
這個機制就是:誰第一個接了你的電話,誰就要對你的問題負責到底。
他就像是平臺給你指派的一位專屬“案件管家”,必須全程跟蹤你的訴求流轉到哪個部門、辦得怎么樣、什么時候能有結果,直到最后給你一個明確的答復。你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事被轉出去就成了“沒人管的娃”。
如果發(fā)現(xiàn)敷衍了事、拖著不辦、或者假裝回訪糊弄人,上級部門會直接督辦、公開點名批評,嚴重的還要追究責任。
6、 “督辦升級”機制
萬一遇到難啃的“硬骨頭”,或者個別單位就是“躺平”不作為,怎么辦?
以前你可能沒辦法,但是現(xiàn)在,12345有了更強的監(jiān)督權。
對于那些辦理不力、敷衍了事的疑難問題,熱線平臺可以直接啟動督辦程序,提請同級政府的督查機構介入,進行專項督辦。
12345,變成一種新的治理手段。
以后打12345投訴,不能隨便亂打(要看清哪些事歸它管)。
但只要符合規(guī)定,打了,就不能不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