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jié),黑龍江“避暑勝地·清涼龍江”的品牌魅力持續(xù)釋放,素有“林都”美譽的伊春市,萬頃林海翻涌著勃勃生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旅游熱潮。據(jù)統(tǒng)計,2025年夏季,伊春核心景區(qū)游客接待量同比激增超過40%。面對如織客流帶來的服務和保障壓力,伊春市各級黨組織精準發(fā)力,創(chuàng)新實施“黨建+旅游護航”專項行動,將鮮紅的黨旗牢牢插在服務游客的最前沿,把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服務效能,讓紅色力量深度融入綠水青山的底色,書寫了一曲守護游客安全、提升旅行體驗的暖心樂章。
“黨員志愿隊”:風景深處的紅色堡壘
凌晨兩點,金祖峰觀景臺已是人頭攢動,期盼日出的游客翹首以待。在攢動的人潮中,一抹抹鮮亮的“黨員志愿者”馬甲,如同躍動的星火閃爍其中。志愿者們正熟練地引導著游客:“咱們從北面登山,北面臺階緩一些”“您往東邊站幾步,這個角度能拍到云海浸染林海的絕美全景!”,志愿者們還不忘溫馨提醒注意腳下安全。當游客劉大娘手機不慎掉下觀景臺,志愿者李辰利用地形熟悉的優(yōu)勢,及時深入山間幫助拾回手機。當人群中一位老人因低血糖突發(fā)眩暈踉蹌時,志愿者王靜迅速從隨身服務包中掏出應急糖果,及時化解了險情。
這樣貼心的服務已然成為林都核心景區(qū)的“靚麗風景”。清晨的新青濕地公園,薄霧像輕紗般籠罩著開滿荷花的湖面,王大爺一家五口沿木棧道漫步,老伴推著嬰兒車,剛滿周歲的小孫女酣睡其中。兒子小王正興奮規(guī)劃下午的五營森林公園之行,卻突遇車子故障,焦急無措。王大爺眼尖,瞥見“黨群服務驛站”的牌子,拉家人快步趕去。驛站內,黨員志愿者李姐見他們神色慌張,立刻起身關切:“大哥大姐,別急,有啥難處?”得知車壞且住宿無著,她當即聯(lián)系五營鎮(zhèn)黨員志愿者安排好干凈實惠帶嬰兒床的民宿,又協(xié)調了專屬通勤車即刻啟程。李姐還細心貼上應急聯(lián)系卡:“到五營遇事,一打電話,黨員志愿隊隨叫隨到!”車上,王大爺突感不適,志愿者迅疾施救,化險為夷。一家子緊握其手連聲道謝:“難題全解了,真不知咋報答!”抵五營時,夕陽正穿紅松灑下碎金。這些流動或固定的服務點,正是黨組織延伸的服務觸角,黨員們化身“勤務員”,在綠水青山間筑起了一座座溫暖的紅色堡壘。
面對景區(qū)客流高峰,伊春市各級黨組織科學布局、靠前指揮,在風景深處建立208支“黨員志愿隊”和103個“黨員責任區(qū)”,將服務陣地前移。962名黨員志愿者全天候值守,配備標準化應急物資,承擔秩序引導、安全提醒、緊急救助等全方位服務職責,成為游客身邊最可靠、最及時的“定心丸”,生動詮釋了“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非遺課堂:紅色文脈的薪火相傳
“樺樹皮制作要順著天然紋路細細剪裁,鄂倫春族的文化瑰寶就是這樣一代代傳下來的……”在鄂倫春民族展室內,村書記江少斌被求知若渴的游客們團團圍住。他將非遺技藝的傳承與生動的黨課相融合,一邊講解樺樹皮生活用品制作,一邊深情講述著鄂倫春族黨員如何在黨的帶領下,走出興安嶺、擁抱發(fā)展,將獨特的民族文化轉化為生態(tài)旅游的亮麗名片。來自南方的大學生陳帆聽得入神,一邊嘗試著樺樹皮剪紙,一邊感慨:“原本以為只是體驗手藝,沒想到還聽到了這么感人的奮斗故事,這趟林都之旅不僅清涼了身體,更增添了精神的厚度!”今夏,伊春市文旅部門黨組織聯(lián)合非遺保護協(xié)會,精心組織20余位黨員非遺傳承人,在各大景區(qū)開設公益文化課堂。他們以匠心傳遞初心,讓超過3.6萬名游客,在樺樹汁的清冽甘甜中,不僅觸摸到傳統(tǒng)技藝的溫度,更深刻感悟到黨領導下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和文化繁榮的紅色基因。
黑龍江大學社會實踐服務隊學習鄂倫春族特色娛樂項目—木牌的制作
伊春市各級黨組織深挖地域文化富礦,創(chuàng)新性地將“非遺傳承”與“黨課教育”有機結合,黨員非遺傳承人化身“紅色導師”,在公益課堂中用技藝展示故事,以故事傳遞精神。他們將黨的光輝歷程、民族地區(qū)的奮進史詩融入文化體驗,賦予旅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紅色印記,實現(xiàn)了紅色基因在休閑體驗中的沉浸式傳承與弘揚,讓游客在“游中學、學中悟”,提升了旅游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價值。
“護游短信”:旅行途中的忠誠守護
“差點以為要露宿街頭了!”來自南方的游客陳先生拖著行李,看著漸暗的天色,急的團團轉。情急之下,他想起手機里收到的一條短信:“親愛的游客朋友,如您在湯旺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遇到困難,請隨時聯(lián)系黨員志愿者,24小時暖心守護?!彪娫捊油?,那頭便傳來沉穩(wěn)溫暖的回應:“別急,我們馬上就到!”,不到一刻鐘,身著紅馬甲的黨員志愿者小劉迅速趕來,引導陳先生來到精心布置的臨時安置點——掛著彩色氣球的暖心帳篷前。夜色漸深,小劉又送來了熱水與洗漱用品,陳先生心頭暖流涌動,感慨道:“這哪里是帳篷?分明是湯旺人捧出的一顆真心!”
這份及時的安心與溫暖,源于湯旺縣“黨建引領助力旅游賦能+”的扎實行動??h委組織部抽調百余名政治素質好、服務意識強的機關黨員干部和青年骨干,組建“湯旺青松”黨員志愿突擊隊,24小時隨時待命,同時,向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fā)出倡議,號召大家在旅游服務一線亮身份、作表率、樹形象, 擔當“移動導游”“暖心幫手”“形象大使”,織密了一張覆蓋全域、響應迅捷的紅色志愿服務網(wǎng)絡, 讓黨旗在湯旺林海高高飄揚。
湯旺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鑫林表示:“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所在地,我們承載著展示伊春形象的重要窗口作用,要將游客的滿意度作為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要每一位來到湯旺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熱情服務與‘家’的溫暖”。
湯旺縣在職黨員志愿者為游客提供免費飲用熱水
黨旗所指,行動所向。當滿載游客的“林都號”森林小火車歡快地穿梭于無垠的綠海,當無數(shù)“黨員微光”在服務一線匯聚成守護游客的璀璨星河,森林之城伊春,正以其獨有的“紅色溫度”,深情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刻內涵與生動實踐。游客留言簿上那句真摯的話語——“最難忘的不是22℃的清涼,是胸口黨徽帶來的滾燙安心”,正是對伊春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旅游服務保障中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最樸實、最崇高的褒獎。林都的綠,因黨旗的紅而更加生機盎然;游客的心,因黨員的守護而倍感踏實溫暖。這份用初心與擔當書寫的時代答卷,在綠水青山間熠熠生輝。
來源:伊春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