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光明網報道,鄭州61歲的張先生因連續(xù)三天吃了冰箱里的剩飯后,突然出現(xiàn)劇烈腹痛、頭痛、高燒,暈倒后被緊急送醫(yī),最終確診為李斯特菌引發(fā)的化膿性腦膜炎,直接住進了ICU。醫(yī)生說,這種細菌導致的重癥感染,死亡率高達20%-30%。
生活中,不少人總把剩菜細心封進保鮮盒塞進冰箱,覺得“放冰箱就安全”“熱一下就沒事”。但張先生的經歷給我們敲了個警鐘:冰箱里的隔夜菜,可能正在悄悄“滋養(yǎng)”李斯特菌這個 “冷血殺手”。
李斯特菌到底有多“狡猾”?
冰箱的“常駐民”
李斯特菌最“狡猾”的地方,就是能在低溫環(huán)境中“安營扎寨”。我們常用的冰箱溫度多在 0-4℃,這個溫度能抑制多數(shù)細菌生長,卻攔不住李斯特菌。它不僅能在低溫下存活,還能緩慢繁殖,尤其喜歡剩菜里的湯汁、油脂和蛋白質,把這些當成“養(yǎng)料”以不斷壯大自己。
李斯特菌病的潛伏期通常3天到數(shù)周不等,妊娠感染者可長達2個月,等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或流感樣癥狀時,很多人根本想不到是幾周前冷藏的剩菜惹的禍。
專挑弱勢人群
李斯特菌還特別會“挑軟柿子捏”。健康成年人感染后,可能只是輕微腹瀉、惡心,像得了一場普通腸胃炎,往往被忽略;但對免疫力較弱的人群,比如老人、孕婦、新生兒,或是正在接受化療的患者,它會趁機發(fā)難,侵入血液引發(fā)敗血癥,甚至突破血腦屏障導致化膿性腦膜炎,病情進展極快,治療難度極大。張先生正是因為年紀較大、免疫力下降,才被這種細菌 盯上。
隔夜菜“養(yǎng)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你可能每天都在犯
李斯特菌能順利進入人體,往往和我們處理隔夜菜的習慣脫不了關系。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很多家庭可能每天都在重復犯錯誤:
1.儲存超時:越久越危險
很多人覺得“冰箱里放幾天沒事”,但剩菜在冰箱里存放超過2小時,李斯特菌的數(shù)量可能翻倍。尤其是高蛋白食物,比如紅燒肉、海鮮、豆制品,本身營養(yǎng)豐富,更是細菌繁殖的溫床。有人說“冷凍能殺菌”,其實冷凍只能讓細菌暫時“休眠”,一旦解凍,它們會迅速蘇醒并大量繁殖,風險絲毫不減。
2.加熱偷懶:“熱一下”≠“殺干凈”
“反正要加熱,放幾天沒關系”,這是最常見的誤區(qū)。李斯特菌對高溫有一定抵抗力,僅僅“熱到表面燙手”遠遠不夠。實驗顯示,要徹底殺滅它,需要讓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并且持續(xù)加熱2-3分鐘。比如一碗剩湯,只煮到冒泡就關火,碗底可能還藏著存活的細菌;一塊剩肉,表面熱了,內部卻還是涼的,等于給細菌留了活路。
3.冰箱“臟亂差”
生肉滲出的汁液、蔬菜腐爛的碎屑、灑漏的湯汁,都會讓李斯特菌在不同食物間“串門”。比如把剩菜直接放在生雞肉下方,生肉里的細菌可能通過滴落的汁液污染剩菜;冰箱密封條上的污垢,更是細菌滋生的死角,每次開門都可能讓細菌附著在食物上。
3招阻斷李斯特菌的“入侵路”
想要既不浪費食物,又避開李斯特菌的威脅,關鍵在這三個實用方法:
1.快存快吃
剩菜出鍋后,別等完全涼透再放冰箱。室溫下細菌繁殖速度極快,最好在2小時內密封冷藏。存放時一定要分裝成小份,比如一頓能吃完的量,避免反復取出加熱,每一次加熱冷卻,都是細菌“擴張”的機會。
有些食物天生“高危”,建議當天吃完絕不隔夜,比如涼拌菜(沒經過高溫烹飪,本身可能攜帶細菌)、海鮮(蛋白質易分解,細菌繁殖快)、菌類(儲存中可能產生耐熱毒素)。
2.加熱要“夠狠”
湯類、粥類:煮沸后再保持沸騰5分鐘,確保碗底、鍋邊都熱透;
肉類、丸子:觀察內部是否變色,用筷子戳最厚的地方,確保沒有涼心;
米飯、面食:打散后蒸10分鐘以上,避免結塊的部分加熱不充分。
3.定期清潔冰箱
每月至少清潔一次冰箱:用稀釋的白醋(或專用清潔劑)擦拭內壁、隔板和抽屜,重點清理密封條(可用牙刷刷掉縫隙里的污垢);
生熟食物嚴格分開,生肉、生海鮮放在冰箱最下層,用密封盒裝好,避免汁液滲漏;牛奶、剩菜等即食食物放在上層,遠離生食材。
其實,真正的“不浪費”,是對食物保持敬畏,對健康保持清醒:該吃的時候好好吃,該扔的時候果斷扔。畢竟,比起一頓剩菜,我們的健康才是最值得珍惜的財富。下次打開冰箱看到剩菜時,不妨多問自己一句:這樣吃,真的安全嗎?
參考來源:
- 光明網:吃了三天剩飯,男子直接住進了ICU,醫(yī)生: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
- Goulet V et al. What is the incubation period for listeriosis?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3, 13:11.
- Schwartzenberg K. Listeria monocytogenes: Molekulare Grundlagen und klinische Bedeutung. LMU München, 2022.
- 齊魯晚報:《冰箱里藏著“耐凍菌”,凍上一年也能“復活”》
- Smith, J. A. “Cooking of meat: effect on texture, cooking loss and microbiological quality—a review.”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0.3 (2023): 123-135.
- 澎湃新聞:這些食物隔夜吃風險高,專家建議“寧剩葷不剩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