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八月熱浪蒸騰,在演唱會開始前10天,歌手陳明就抵達了這座城市:會會老友、吃吃火鍋,以及最重要的——為成都站提前預(yù)熱。沒有張揚的宣傳,如同陳明本人給人的超“i”形象,一切都十分低調(diào),就連音樂圈內(nèi)許多好友也是通過網(wǎng)絡(luò)消息才得知她重開演唱會的消息。封面新聞記者在成都采訪到陳明,聽這位在時光沉淀中愈發(fā)沉靜的歌手,分享她重回舞臺的喜悅,以及用音樂連接起跨越代際的青春與記憶。她坦言,這份“闖”的勇氣,既源于歌迷的呼喊,也源于每一個歌手對舞臺的向往。陳明相信,真誠的歌聲,自有穿透時間的力量。
一開始重啟巡演,陳明十分忐忑。市場變遷,樂迷迭代,當(dāng)年《快樂老家》《等你愛我》《我要找到你》風(fēng)靡大江南北,如今還有人愿意買票聽她唱歌嗎?陳明和歌迷溝通交流,也得到團隊的大力支持。她說,每一個歌手都會向往舞臺,不管多少歲。于是陳明毅然決定開啟巡演,一開始也曾擔(dān)心票房問題,但她堅持“哪怕只有一個觀眾我也要唱”。
但開票過后,卻發(fā)現(xiàn)首場演出不到一個星期就售罄,這給了她極大的鼓勵。尤其是演出現(xiàn)場,觀眾非但沒有安靜坐著聽歌,唱到高潮處幾乎全都站了起來,熱情合唱,甚至“逼”得陳明不得不把歌唱兩遍。她原以為來聽她演唱會的都是上了年齡的人居多,卻不料看到許多年輕面孔是陪著父母而來。這種奇妙的代際融合重塑了現(xiàn)場。年輕的觀眾在臺下“寵”著她,在她忘詞時還充當(dāng)起“提詞器”;一位年長的女歌迷從座位上一路扭下樓梯,揮舞雙手全場“帶節(jié)奏”。這些“小作文”承載著歌迷們沉甸甸的回憶:有人講述她的歌曲如何陪伴低谷,有人回憶青春愛戀,有人分享家庭溫暖。幾場下來,歌迷甚至?xí)约禾崆百I好紙張書寫長信帶到演唱會現(xiàn)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