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6日的非洲籃球錦標賽,尼日利亞87比66擊敗突尼斯,場面上看似普通的一場小組賽,卻因為奧科吉的爆發(fā)成了新聞點,他只打了24分鐘就砍下33分6籃板,效率驚人,正負值+26更是全場最高,這一下子讓火箭球迷眼前一亮——這不是剛剛底薪簽下的那個“邊緣人嗎
問題來了,FIBA賽場的火力能不能搬到NBA,這是所有人最關心的點,奧科吉在國際賽場能打出明星風采,靠的是規(guī)則不同、節(jié)奏變化和他自身的身體對抗優(yōu)勢,短時間內持球進攻權放大了他的攻擊性,而在NBA,他更多是角色定位,防守見長,進攻機會零零碎碎,場均數據也沒超過10分,這種反差很容易讓球迷有種錯覺,好像火箭撿到一個無敵武器
再看合同,火箭給奧科吉的是1年310萬美元,放在如今的薪資環(huán)境里就是純粹的底薪補強,風險幾乎為零,他在太陽和黃蜂的表現其實很一般,命中率不穩(wěn)定,場均出場時間也不多,但火箭敢簽他,顯然是看中了他在防守端的韌性和團隊屬性,至于進攻爆發(fā),更多是“錦上添花,不能奢望常態(tài)化
火箭目前已經有14份正式合同,總薪資接近1.95億美元,距離硬工資帽只差120萬,這意味著基本沒有再大手筆補強的空間,奧科吉的加盟,某種意義上就是最后的拼圖,球隊要么選擇內部挖潛,要么就等賽季中期通過交易調整,現階段不會再有大動作,所以奧科吉能不能融入,直接關系到火箭板凳深度
從球員屬性來看,奧科吉身高1米93,臂展2米13,防守端覆蓋面積大,擅長消耗持球核心,這在火箭的體系里有價值,尤其是和范弗里特、杜蘭特、史密斯這些球員搭配時,他能成為那個“臟活累活的執(zhí)行者,問題在于火箭的鋒線已經不缺人,伊森、芬尼史密斯、泰特都在爭上崗,奧科吉要搶戲份,得拿出更穩(wěn)定的三分和更果敢的突破,不然就是又一個邊緣輪換
再說FIBA和NBA的差別,國際賽場三分線更近,防守三秒規(guī)則不同,球員單打空間更大,奧科吉在這種環(huán)境下能刷出高分,不代表到了NBA也能照搬,這不是潑冷水,而是現實,很多年我們都看過類似的案例,比如米爾斯在世界杯無解,回到NBA就是個輪換投手,所以火箭球迷對奧科吉要有合理預期
不過換個角度看,火箭這次操作其實挺賺,底薪簽一個26歲的鋒線,既能補強陣容厚度,又不影響未來操作空間,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和球風都偏向苦工型,不會和現有核心搶球權,這對一支年輕球隊來說是加分項,尤其是火箭這種正處在“想沖季后賽但不想擺爛的階段,需要有人兜底
輿論層面,奧科吉的爆發(fā)無疑給火箭帶來了一波流量,網友調侃“1年310萬撿到大殺器,但理智來看,這更像是一次意外的宣傳加成,真正的價值要等到新賽季開打后才能驗證,如果他能在防守端穩(wěn)定貢獻,再偶爾來一兩場三分手感火熱的表演,那這筆簽約就是穩(wěn)賺不賠
所以總結一下,火箭是不是休賽期最大贏家,這話還早,杜蘭特的加入才是真正的決定性補強,奧科吉更像是錦上添花的小驚喜,他能不能延續(xù)FIBA的火力未知,但以底薪簽下一個能防能拼的鋒線,怎么說都是一筆值得的操作
換句話說,奧科吉或許不是火箭的“核武器,但絕對能成為一把趁手的小刀,鋒利與否,就看新賽季他在NBA能不能找到節(jié)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