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2025年也已經過去大半,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下,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我們的生活正在經歷重要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普通人家庭財富重構
房產信仰松動,現金為王,曾幾何時,房子就是家庭財富的代名詞,2019年,住房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比重高達59.1%,是當之無愧的家庭財富基石。
然而風向早就變了,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樓市持續(xù)降溫。
和高峰期相比,全國房價平均跌幅約30%,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的部分區(qū)域甚至跌回了十年前的水平,即使想賣也不一定能找到買家,市場流動性明顯降低。
房產占家庭資產的比例從59.1%回落到48%,相當于戶均資產縮水約40萬,錢從房子里撤出,涌向銀行,居民存款余額已突破180萬億,占家庭財富比重飆升至22%以上。
存款利率卻一路下行,五大國有銀行五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1.55%,10萬元存一年,利息僅1550元,比三年前少了2500多元。
這種變化,不得不讓普通家庭開始重新思考,現金為王的理念正在回歸。
第二個變化,就業(yè)市場轉型
2025年,1222萬大學畢業(yè)生涌入就業(yè)市場,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工作機會卻沒有同步增長,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就業(yè)結構也在發(fā)生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傳統行業(yè)崗位減少,智能系統替代人工的趨勢加速,僅過去一年,銀行柜員、客服、工廠工人等崗位就減少了約20萬個。
房地產行業(yè)的低迷引發(fā)連鎖反應,上下游產業(yè)鏈都受影響,企業(yè)經營壓力增大,降薪、調崗、裁員等,對背負房貸、養(yǎng)育子女、贍養(yǎng)老人的家庭影響很大。
那么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轉變,專業(yè)技能固然重要,但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些軟技能越來越受重視。
第三個變化,代際壓力加劇
獨生子女一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代際壓力,一對夫妻往往需要贍養(yǎng)兩位甚至四位老人,同時撫養(yǎng)下一代。
老年人健康狀況下降,帶來的醫(yī)療支出不容小覷,醫(yī)保難以完全覆蓋大病的費用缺口,家庭需要填補這一空缺。
養(yǎng)孩子的成本同樣居高不下,今年一季度新生兒數量不足200萬,創(chuàng)下十年新低,生不起、養(yǎng)不起成為眾多年輕夫妻的共同難題。
一個典型的三口之家,常常要同時承擔養(yǎng)育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的重擔,形成倒金字塔結構,壓力全集中在中間一代人身上。
第四個變化,消費觀念變革
在花錢這件事上,2025年有了明顯的轉向。人們越來越明白錢要花在刀刃上,沖動消費、為面子買單的情況開始減少。
以前出去消費,無非就是吃吃喝喝,再買點溢價的商品。但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年輕人消費,主要是為自己提供情緒價格,哪怕是虛擬商品,只要能讓自己開心,那就是值得的。
第四個變化,政策支持
7月底落地的《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為3歲以下兒童提供每年每孩3600元的補貼,相當于每月300元,雖然不算太多,但也能有效緩解奶粉、尿不濕這些剛性支出。
地方補貼還會加大,長沙的部分國企房企推出購房補貼政策,針對0-6歲兒童,每孩補貼一萬元,兩孩兩萬元,三孩及以上三萬元,幼兒園免費政策也在擴大試點范圍。
公積金使用更加靈活,河南安陽、湖南湘潭等地推出 “公積金全家通” 政策,子女購房能用父母公積金,父母看病也能用子女賬戶里的錢。
新農合報銷范圍也在擴大,部分慢性病的門診費用已納入報銷范圍,減輕了農村老年人的經濟負擔。
2025年下半年的這些改變,是長期趨勢的顯現,當房子回歸居住本質,當技能代替資歷成為硬通貨,普通人將在這些轉變中變得更加堅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