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深夜视频网站|日韩高清无码久久|中文a√在线天堂|亚洲黄网站在线看|欧美视频 第二页|日本 久草 天堂|高潮无遮挡黄视频|久久一级内射精品|国产操逼一级视频|五月天婷婷色AV

網(wǎng)易首頁 > 網(wǎng)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北大抗戰(zhàn)時期的文脈與擔當

0
分享至


◎陳平原


八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戰(zhàn)敗投降。今天北大用這么一個專題展,紀念那個偉大的歷史時刻,我很樂意參與。在任何一所大學里,校史館均處邊緣位置,人員及經(jīng)費都很有限。但我經(jīng)常提及,對于訪客來說,燕園里最適合流連忘返的地方,一是未名湖,二是校史館——圖書館和辦公樓當然也很好,但不對外開放。當然,這也與現(xiàn)代中國史上北大的特殊地位有關。

這幾年,原本邊緣的北大校史館不甘寂寞,奮發(fā)圖強,除了經(jīng)營好常設展,還利用首層展廳,不時精心策劃各種專題展。這回的“烽火傳薪——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北京大學”展覽,更是讓人耳目一新。因其并非只是“應景”,而是基于新的歷史觀,讓展覽呈現(xiàn)新面貌。


最關鍵的變化是,由傳統(tǒng)的八年抗戰(zhàn),改為如今國家統(tǒng)一界定的十四年抗戰(zhàn)(1931—1945),這樣一來,談論抗戰(zhàn)中的北大,就不限于“西南聯(lián)大敘事”了。以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yōu)榻?,此前六年的局部抗?zhàn)時期,北大師生“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一邊投入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一邊從事專深的學術研究,如此兼及堅毅、果敢與活潑,放在整個現(xiàn)代中國政治史、教育史、學術史上看,都是十分難得的。在我心目中,1931—1937年乃是北大的黃金時代。如今補上這一塊拼圖,關系重大。

第一部分“勇立潮頭,丹心踐志”講述從“九·一八”到“一二·九”,北大師生如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擔當。第二部分“烽途南遷,薪火傳續(xù)”介紹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一,集合在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旗幟下,“內樹學術自由之規(guī)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這兩部分此前北大校史館多有積累,這回策展又很用心,圖片及資料充實。但對于專業(yè)人士來說,這兩部分的內容相對穩(wěn)定,很難變出新花樣,故新鮮感不足。

比較好看的是第三部分“學志彌堅,文脈不輟”,因其帶入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北大,把它與西南聯(lián)大時期的北大相關聯(lián),比較好地詮釋了何為“文脈”,以及如何“不輟”。辦好大學不容易,名師、經(jīng)費以及穩(wěn)定的教學秩序,缺一不可。在此背景下展開論述,則蔣夢麟正式出任北大校長后,明確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钡姆结?,以及與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合作,獲得穩(wěn)定的經(jīng)費支持,新建圖書館及地質館,聘請眾多名教授,加強教學與科研,推動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的誕生,是值得正面肯定甚至大力表彰的。這就提醒我們“大學”這一機構的特殊性,談論其歷史與人物,必須兼及政治史與教育史,評價方才公允。

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北大,學術風氣濃厚,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我當年編《北大舊事》以及撰寫《老北大的故事》,對此多有領悟。這回特別注意1936年秋季北京大學特別演講表,除了老舍《閑話創(chuàng)作》、張彭春《英國大學與中國大學之比較觀》,余下都是外國學者的講座,而演講地點無一例外都是二院大講堂。1937年5月丹麥理論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學派創(chuàng)始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尼爾斯·玻爾在北大講學的那張著名合影,以及現(xiàn)場板書的照片,也都發(fā)生在二院大講堂。對我來說,這一點都不驚奇,因為從京師大學堂開始,這座如今一息尚存的原和嘉公主府大殿,見證了這所名校的沉浮興衰,以及無數(shù)杰出人士的精彩表演。也正因此,這兩年我一直呼吁采取適當方式,保護且活化此十分難得的古建。


展覽不同于著作,除了學術立場、布展思路,還有呈現(xiàn)方式,那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以觀展效果而言,圖片及實物,往往比文字更有說服力。涉及西南聯(lián)大部分,因近二十年多有展出,大家都比較熟悉。我感到欣喜的是,北大此專題展依舊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比如周培源在西郊住處,騎自養(yǎng)的棗紅馬前往聯(lián)大上課的照片,還有算學系江澤涵教授與同事及三個孩子的合影,效果都很好??上П姸嗾掌?,缺了1946年5月3日拍攝的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師生離開昆明前的合影??箲?zhàn)時期的圖片很少這么清晰的,眾多中文系名師神采奕奕,很容易辨認,而此照片的提供者是我在中山大學念碩士生時的導師吳宏聰先生,他當年是聯(lián)大中文系助教,負責通知大家來拍照。二十多年前,我曾撰寫《吳宏聰與西南聯(lián)大的故事——吳宏聰先生的〈向母校告別〉及相關照片》(《中華讀書報》2002年7月10日),并遵師囑,將此照片送給了北大校史館。


展覽中最讓我驚艷的是,1942年初版的胡適在美國華盛頓的英文演講集《中國抗戰(zhàn)也是要保衛(wèi)一種文化方式》(China,Too,Is Fighting to Defend a Way Of Life)。這書我聽說過,想當然以為是小冊子,沒想到竟然是八開本的大書,且印制這么精美。雖然奉命出使美國,但胡適理論上還是北大教授,放在此展,沒有任何違礙。


唯一感到遺憾的是,玻璃柜里陳列的那些文件、手跡、圖書等,基本上都是復制品。其實,既然是北大檔案館及圖書館的藏品,完全可以放實物——那是對參觀者的信任與尊重。

(此乃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于8月15日在北大校史館“烽火傳薪——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北京大學”展覽開幕式的致辭)

供圖/陳平原

編輯/王勉

排版/王靜



微信號|bqttfk

微信號|bqyipi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青睞 incentive-icons
青睞
人生傳奇故事與線下人文活動
2760文章數(shù) 268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jié)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