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首輔徐階曾道:“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這話確實實在——鋒芒則太露易折,唯有懂得收斂才是大智慧。
說白了,做人還是要學會裝一下。
而所謂“裝”,不是虛偽,而是審時度勢的生存之道,是一種生存智慧。
這就像一把藏在鞘里的刀,只為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也可以成全他人。
因此,掌握一種“裝”的智慧,便能在浮躁喧囂的時代里,穩(wěn)住自己,穩(wěn)住生活。
藏鋒守拙,護己周全
有時候,顯露真本事,反而容易招至禍患。
而學會“裝一裝”,卻是在給自己披上了一件不起眼的外衣,護著要害,避開來自外界的明槍暗箭。
明朝嘉靖年間,權臣夏言風頭正勁,嚴嵩卻故意穿舊衣、乘破車,處處顯得自己寒酸無能。
夏言起初那是相當輕視他,甚至當眾嘲笑,后來竟也漸漸松懈了防備。
可殊不知,嚴嵩其實只是在暗中積蓄力量,最終抓住時機取而代之。
而自己裝著的那副窮酸相,反而成了他實現(xiàn)目標最好的盾牌。
《道德經(jīng)》里講:“大直若屈,大巧若拙?!?/p>
現(xiàn)實里,那些真正剛直的東西,看起來反而都像彎曲的。
就像真正靈巧的事物,有時卻顯得笨拙。
做人懂得示弱,才具備強者的智慧,做事善于藏鋒,方為事業(yè)長久的根基。
成人之美,功成不居
人情世故上,要有“裝”的智慧。
所謂的裝,其實就是必要地將自己藏起來。
可以說,這么做的目的在于,有時是為了把舞臺讓給別人,把功勞歸于眾人。
這樣做,表面看似退了一步,實則讓整個局面更和諧穩(wěn)固,最終自己也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
古羅馬名將阿格里帕,是屋大維的左膀右臂。
阿克興海戰(zhàn),其實明明是他指揮若定,擊敗了安東尼與埃及艷后聯(lián)軍。
可當勝利的號角響徹云霄之際,他卻親手將象征最高榮譽的俘虜金鏈,鄭重地掛在了屋大維的頸項之上。
表面上是他在裝,可不得不說,阿格里帕深知帝國的太陽只能有一個名字的道理。
《菜根譚》有言:“完名美節(jié),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p>
一個人一旦即將擁有美好的名聲和功績,千萬不要獨自攬下。
大方地分些給別人,可以遠離禍患,保全自身。
說到底,抬舉他人,格局自寬,功成不居,大道方顯。
假怒真慈,育心無形
做人做事,記得裝一下。
即便對于親近之人,裝冷裝狠一點,讓人知道自己的用心良苦,其實都是必要的。
就像有的人,表面上的嚴厲,甚至是“怒容”,可背后藏著難以言表的期許與引導。
自己裝狠裝嚴格,無非只為磨礪璞玉,助其成器。
北宋范仲淹,在家對子女極嚴。
一次兒子范純仁運麥賑災,途中遇友困境,自作主張將整船麥子贈予。
回家后范仲淹拍案而起,怒斥其未先稟告,意識到后果嚴重的兒子惶恐認錯。
然而夜深人靜,老父親卻對夫人欣慰低語:“此子有仁心,能擔大任矣。”
那雷霆之怒,原來是在試煉真金的烈火。
韓愈在《師說》里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p>
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難的人。
表面裝嚴苛的面具之下,其實背后里卻常常包裹著最滾燙的期望。
就像一個人無言的深愛,往往卻用“不近人情”來丈量,用相反的言行舉止來裝滿自己的真心。
說到底,“裝”不是面具后的虛偽,而是一個胸襟的寬度、處世的深度與心地的溫度。
這種“裝”的智慧,如同慈悲的鎧甲,可以真正護佑著我們穿越世事紛擾。
余生,藏巧守拙,其智在隱;托舉他人,其德在光;嚴中有慈,其情在深。
最后,拿出這招“裝”的功夫和智慧,讓我們行走人間之中,有著最為堅實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