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仿若不系舟
生命本如不系之舟,真正幸福的人生,難以圓滿。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shí)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喜歡月圓的明亮,就要接受它有黑暗與不圓滿的時(shí)刻;喜歡水果的甜美,就要容許它經(jīng)歷苦澀的成長過程。人生總是“一半一半”,在人生的樂、成、得、生中,包容不完美,才是真正完整的幸福。
“豈無平生志,拘牽不自由。一朝歸渭上,泛如不系舟?!卑拙右自凇哆m意》中這樣表達(dá)過自己對自由生命的向往之情。自古以來,失意的文人墨客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間,希望能在游玩嬉戲的清逸灑脫中陶冶性情,驅(qū)除煩惱。閑來寄情山水,春鳥鳴于林間,秋蟬隱于葉底,淙淙流水穿竹林;四山如屏,煙霞無盡,荒徑飛花,橋自橫臥,這般景象,可謂完美。
許多人執(zhí)著于追求完美的人生,固然,凡事追求完美體現(xiàn)了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的精神。然而,星云大師不斷警示世人:有些人因微小的缺陷而全盤否定人生的意義,有些人因小小的遺憾而放棄手中的幸福。這種對完美的執(zhí)著,有時(shí)反而因噎廢食,陷入吹毛求疵的境地,無論對自己還是他人,都是一種不必要的負(fù)擔(dān)。真正的幸福人生,本就包含缺陷。在追求完美人生的同時(shí),我們應(yīng)認(rèn)清人生的真實(shí)面貌。
一只飄搖的生命之舟,從時(shí)空的長河中緩緩駛來。舟中有一個(gè)剛剛誕生的生命,他不會說話、不會笑、不會跳躍、不會鬧騰,也不會思考,只是靜靜地沉睡。遠(yuǎn)處傳來一個(gè)聲音:“你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剛誕生的小生命重復(fù)道:“我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生命之舟在時(shí)空的長河中默默前行。突然,又傳來一個(gè)聲音:“等一等!我們想與你一同旅行,請載我們同去!”循聲望去,只見痛苦與歡樂、愛與恨、善與惡、得與失、成功與失敗、聰明與愚鈍,手拉著手游向生命之舟。
痛苦從左邊上了船,歡樂從右邊上了船;愛從左邊上了船,恨從右邊上了船。待這些人生的伴侶們進(jìn)入船艙后,這只飄搖的生命之舟頓時(shí)沉重了許多。艙中的氣氛活躍起來,哭聲和笑聲接連從舟中傳出。
忽然,又一個(gè)喊聲傳來:“等一等,等一等,還有我們。”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清醒與糊涂、路人與朋友雙雙攜手游來。清醒從左邊上了船,而糊涂卻遲遲不肯上去;路人從左邊上了船,朋友也猶豫不決。
“喂!怎么回事?朋友!糊涂!你們快上來呀!”一個(gè)聲音招呼著他們?!安唬〕呛肯壬先?,我才會上去!否則,生命是容不下我的!”朋友堅(jiān)持道。“不!我也不想上去,我知道我是不受歡迎的!”糊涂回應(yīng)。
“請上船吧,糊涂!你知道你在我的一生中多么重要嗎?我要得到朋友,首先要得到你;我要成就一番事業(yè),沒有你是萬萬不行的。”船中的生命深情呼喚。
于是,糊涂猶猶豫豫地上了船,朋友緊跟著也上去了。飄搖的生命之舟,在時(shí)空長河中滿載著這些東西繼續(xù)前行。
這時(shí),后面又傳來了呼喚聲:“等一等我,別忘了我!我一直在追隨著你哪!”這是死亡的呼喚。
在死亡的追趕下,生命之舟一路向前。顯然,它不肯為死亡停駐,不知是裝作沒有聽見死亡的呼喊,還是不愿聽見死亡的聲音。但無論如何,死亡依然緊緊地跟在它的后面,寸步不離。這只飄搖的生命之舟,滿載著痛苦與歡樂、愛與恨、善與惡、得與失、成功與失敗、聰明與愚鈍,在人生的得意與失意間破浪前行。
人生實(shí)相,就如這只飄搖的生命之舟,無所牽系,卻能承載各種人生。
憑山臨海不系舟,山水系不住生命之舟,個(gè)人的心愿、意志也系不住。它有著自我的軌跡,我們只能將其圓滿,卻不能徹底改變。若想在這茫茫旅途中獲得真實(shí)的幸福,唯有認(rèn)清并接受生命中必然存在的缺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