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普京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會晤已經(jīng)落下了帷幕,進行了長達近3個小時的談話,然而,雙方最后并未簽任何協(xié)議,讓外界看清了這場博弈的真實底色。
當然,盡管最終未達成協(xié)議,但這場會晤中的結果,卻充分體現(xiàn)了普京的外交手腕,甚至讓特朗普主動改口一件事,暫時擱置加大對俄的制裁。
要知道,就在美俄會晤前一天,特朗普還放出了狠話,揚言若談判失敗,也就是普京不答應停火的話,俄羅斯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后果”,字里行間的強硬態(tài)度讓外界都為這場會面捏了把汗。
可當近3個小時的會談結束,這位美國總統(tǒng)似乎一點脾氣都沒有了,不僅沒發(fā)怒,反而松口表示“現(xiàn)在不需要考慮”對俄加大施壓。
他甚至稱與普京的交流“富有成效”,許多事項已達成一致,只剩下少數(shù)幾個未解決的點,雙方尚未達成協(xié)議,但當下有很好的機會 ,并稱贊俄羅斯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基輔卻并不是,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這種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或許是在會談中,特朗普的極限施壓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而俄羅斯也不是軟柿子,當然,一味地強硬制裁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局勢更加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會晤的細節(jié),當天,戲劇性的一幕就發(fā)生在開場,原本計劃的一對一私密會談,臨開場卻突然變成“三對三”模式。
特朗普一方加入了國務卿魯比奧、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普京這邊則由外長拉夫羅夫、總統(tǒng)助理烏沙科夫陪同,雙方估計都想速戰(zhàn)速決。
在長達近3個小時的會談中,烏克蘭問題無疑是重中之重。
對此,俄方一直強調(diào),北約持續(xù)東擴嚴重威脅自身安全,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就在于此。
普京在會談中堅定地表明立場,強調(diào)俄羅斯愿意讓俄烏沖突早日結束,但這得有一個必要前提:要消除沖突的根本原因,滿足俄方的安全關切。
過去幾年,北約不斷拉攏烏克蘭,試圖將其納入勢力范圍,這就如同在俄羅斯家門口架起一門門大炮,俄羅斯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
此外,普京還特意提及到美俄關系,直言這兩年兩國關系走得磕磕絆絆,甚至跌到了冷戰(zhàn)結束后的谷底。在他看來,這種局面不光讓美俄自己“難受”,對整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
所以他話里話外都透著一個意思:這次會面其實早就該安排了,拖到現(xiàn)在才談,多少有點晚了。
很大程度上,普京估計知道這次會面談不出什么結果,便想進一步修復美俄關系。
而且,在隨后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普京當著所有人的面,特意用英語發(fā)出邀請,希望特朗普下次到莫斯科來。
普京的主動邀請,展現(xiàn)出俄羅斯開放溝通的姿態(tài),同時也暗示著俄羅斯在未來談判中的主場優(yōu)勢,畢竟一旦成行,一下子主場就調(diào)換了。
對于普京的邀請,特朗普的回應也挺耐人尋味,他先是稱這主意聽著挺有意思”,跟著又補了句“估計我要因為這承受一些壓力”,末了才松口“但有可能實現(xiàn)”。
這話里的潛臺詞估計是他不是不想去,只是有壓力擺著,不能把話說得太滿,但那句“有可能實現(xiàn)”,其實已經(jīng)給雙方留了臺階。
說到底,這幾句你來我往,也是雙方繼續(xù)試探彼此罷了。
普京點出美俄關系“跌到谷底”,既是事實陳述,也估計是想暗示再這么耗下去對誰都沒好處,該想辦法轉(zhuǎn)圜了。
而特朗普那句帶著猶豫的“有可能”,則像是在回應:知道了,這事可以談,但得給我點時間周旋。
此次“普特會”,普京向全世界表明,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不會屈服于外部壓力,當然,特朗普后續(xù)態(tài)度會不會再變,這誰也說不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