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一汽奧迪暗戳戳不滿上汽奧迪很長時間了。
從最早的“三亞協(xié)議”勒令上汽奧迪不允許自建經(jīng)銷商體系,到最近的“只有四環(huán)標才是真奧迪”。
對于一汽奧迪來說,壓力就差寫在腦門上了。2024年,一汽奧迪銷量61萬余,依然處于持續(xù)下滑的狀態(tài),壓力來自于四面八方。
一方面,傳統(tǒng)豪華車體系的確崩盤比較明顯。
這不僅僅是一汽奧迪自己的問題,也是北京奔馳、華晨寶馬、沃爾沃、凱迪拉克以及雷克薩斯所遇到的問題。
預算充足的消費群體有了新的選擇:新能源產品。
我們統(tǒng)計了過去的數(shù)據(jù),過去12個月,定價20萬以上的新能源車,特斯拉、蔚來、小米、AITO、ZEEKR、理想等車型的累計銷量超百萬。
這些都是曾經(jīng)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短短幾年時間就被新企業(yè)搶走。
另一方面,豪華品牌內部的競爭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比如說寶馬全新上市的幾款車型,X3L、新5系等車型的終端折扣基本上都放在了8折左右,個別車型的折扣給的更多。
曾經(jīng)高不可攀、壓著奧迪打的奔馳,終端降的更是猛烈。
對于還在堅守豪華品牌的用戶群體來說,產品選擇比想象中的更多一些,年銷量依然在60萬級的奧迪,想要守住基礎盤,壓力非常大。
最讓一汽奧迪頭疼的是,德國奧迪最近這兩年大有扶持上汽奧迪的想法。
今年尤為明顯,7月、8月,短短兩個月上汽奧迪在網(wǎng)絡上的聲音就蓋過了一汽奧迪。
一個是,上汽奧迪大膽率先發(fā)布了全新的A5L,搶先定價需要極大的勇氣,一汽奧迪的定價幾乎是跟著上汽奧迪走。
有意思的是,最后發(fā)布定價的一汽奧迪A5(參數(shù)丨圖片)L,還存在版本不全,供應鏈無法整合的問題。
比如說此次主打的華為ADS版,上汽奧迪A5L是上市就能交付,但一汽奧迪A5L只能是“期貨”。
另一個,上汽奧迪緊接著就發(fā)布了全新的E5純電車。
23萬+的預售價,800V平臺、Momenta駕駛輔助、智能座艙,這些產品點放在20多萬的市場中,不能說是王炸,簡直就是沒有對手!
奧迪E5這臺車,其實是奧迪在中國一次大膽的嘗試。
德國人負責質量管控、細節(jié)工藝、底盤調校,一臺車最基本的東西,是奧迪負責開發(fā),國內市場最需要的智能化、駕駛輔助、三電系統(tǒng),則是上汽開發(fā)。
這樣的配合其實才是國內市場最需要的產品。
這意味著奧迪足夠信任上汽,雙方能在短期內開發(fā)出來如此強硬、全新、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并且給出一個如此貼合市場認知的定價,相當不容易。
但就是這種合作成果,奧迪E5發(fā)布的當天晚上,一汽奧迪發(fā)布了一則海報“四環(huán)相扣,才是奧迪”,暗指上汽奧迪E5未懸掛四環(huán)車標。
相當有意思!
都2025年了,一汽奧迪推出過無數(shù)的新能源車,結果都被市場定義為雜牌電動車,還要拿血統(tǒng)出來說事兒。
過去講血統(tǒng),是因為血統(tǒng)能保證更好的產品力,現(xiàn)在講血統(tǒng)就是在倚老賣老。
如果非要說血統(tǒng)這件事兒:
1、一汽奧迪全新發(fā)布的Q6L e-tron,全系都沒有四驅,奧迪的血統(tǒng)就是不給SUV配四驅嗎?
2、“四環(huán)奧迪”生產的Q2 e-tron,為什么只有中國才有?
3、為了適應國內的市場需求,海外也有加長的Q5L、A4L、A6L嗎?
4、另外,最早的奧迪白血病事件中,大量采用的黑心棉,海外也有嗎?
以上種種,不也是一汽奧迪針對中國市場需求,特別開發(fā)的版本嗎?為什么到了上汽奧迪E5這邊,就要嘲諷姊妹品牌“四環(huán)相扣,才是奧迪”?
毫無營養(yǎng),格局崩塌。
本質上,奧迪E5是威脅不到一汽奧迪的,兩家企業(yè)在25萬級電車市場,沒有直接競爭對手。
一汽奧迪的幾款純電車,奧迪Q4 e-tron戰(zhàn)略性失敗,定價30萬級,目前終端定價崩盤10萬左右。
單月銷量只有可憐的300臺,就這還有心思諷刺別人。
最早的奧迪e-tron已經(jīng)停產,定價過高、過于自信市場不買單,品牌形象崩塌比較明顯。
全新上市的奧迪Q6L e-tron,定價40萬級,幾乎要比奧迪E5高出40%的定價,且一個是SUV,一個是轎跑車。
終端反饋的結果是:奧迪Q6L e-tron因為定價高、奧迪品牌在電動化市場中認知度較低,所以訂單量不及預期,內部正在反思。
既然奧迪E5并沒有真正的沖擊一汽奧迪的新能源市場份額,為什么一汽奧迪要暗戳戳的諷刺?
原因很簡單:情況不妙。
德國奧迪把更多的資源、車型、設計開發(fā)程度導入給了上汽奧迪,這不僅僅意味著一汽奧迪多了一個對手,更意味著對于用戶來說,如果選擇奧迪,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人,直接考慮上汽,而不是一汽。
比如說買奧迪電車這件事兒,奧迪E5的產品形象、產品實力、產品定價,明顯更強于一汽奧迪推出的車型。
這還只是一臺車,后續(xù)如果上汽奧迪推出更多更強的電車呢?
是不是從側面反映出來,一汽奧迪的組織架構、市場評估、運營體系出現(xiàn)了重大問題,否則都是奧迪產品,為什么上汽奧迪就能贏得贊歌,而一汽奧迪只能被邊緣化?
這個市場也不是對每一家企業(yè)都殘酷,上汽奧迪的未來要比一汽奧迪更加明朗。
因為起點更低,銷量基礎更少的原因,今年上汽奧迪迎來了兩款重磅車型,A5L以及E5,無論是設計、定價,還是產品力,都站在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
所以,在未來的兩年時間中,上汽奧迪都會擁有一個比較不錯的銷量表現(xiàn)。
尤其是全新上市的E5,核心技術來源于中國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三電系統(tǒng)、科技座艙以及駕駛輔助,這三個板塊最強的供應鏈的確也在中國。
奧迪用最好的科技技術來強化自己的機械素養(yǎng)優(yōu)勢,在上汽的引導下定出了一個極其精準的價格,手起刀落殺入到了新能源市場。
這份勇氣和底氣,的確也是一汽奧迪所沒有的。
所以,是不是所謂的“四環(huán)奧迪”、“血統(tǒng)正宗”根本就不重要,現(xiàn)在的市場只看產品力,只看定價,也只看企業(yè)誠意。
一汽奧迪多款所謂的“四環(huán)奧迪”車型不僅血統(tǒng)不純正,也因為定價的高昂、產品力的不濟,遲遲未能闖入新能源市場,獲得一杯羹。
但上汽奧迪一款E5就能精準獲得成績,這才是一汽奧迪應該反思的。
一家大型豪華品牌像鍵盤俠一樣在網(wǎng)上陰陽怪氣,在產品力上卻相當高傲,這才是最跌份的,現(xiàn)在一汽奧迪的走量車型依然是“老本車型”。
A6L、A4L、Q5L,但這些車型所處的市場份額下滑明顯,所以找到出路和發(fā)展方向,才能讓一汽奧迪獲得贊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