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義州車站,穿著橄欖綠制服的朝鮮檢疫人員上車檢查??吹轿?guī)У膯畏聪鄼C,他搖搖頭,用生硬的中文說:"這個,不行。"我這才想起行程單上明確寫著"禁止攜帶專業(yè)攝影設(shè)備"。
一位阿姨的韓國化妝品被查出來,工作人員禮貌但堅定地代為保管。"那可是我閨女從首爾帶的!"阿姨嘟囔著,卻很快被窗外的景象吸引——月臺上,穿著舊式工裝的鐵路工人站得筆直,像一尊尊雕塑。
走在平壤寬闊的大街上,隨處可見穿著樸素、騎著自行車的普通市民。但如果你仔細(xì)觀察,會發(fā)現(xiàn)一些不一樣的身影——他們手持最新款智能手機,腕上戴著名表,從容地走進(jìn)那些普通朝鮮人不會進(jìn)入的外匯商店。
這就是朝鮮的“土豪”階層,一個與外界想象截然不同的群體。
初識朝鮮富人:一場意外的邂逅
那是在平壤唯一一家瑞士名表店里,我遇見了金先生(化名)。他正用流利的英語與店員交談,挑選一款價值不菲的勞力士。
“你是中國來的游客?”金先生主動用中文與我打招呼,“我很喜歡中國,經(jīng)常去北京和上海出差?!?/p>
金先生告訴我,他是朝鮮一家外貿(mào)公司的經(jīng)理,經(jīng)常往返于中朝之間。他手上的iPhone是最新款式,西裝是意大利品牌,皮鞋擦得锃亮。
“在朝鮮,像您這樣的人多嗎?”我好奇地問。
金先生笑了笑:“不多,但也不少。我們都是為國家工作的?!?/p>
奢侈消費:不為人知的平壤另一面
平壤有幾家專門接待外國人和富人的外匯商店。在這里,商品標(biāo)價不是朝鮮元,而是美元、歐元或人民幣。
在一家化妝品店,我看到一位朝鮮女士一次性購買了價值2000多元人民幣的護膚品。店員告訴我,她是某位高官的兒媳,經(jīng)常來這里購物。
“最受歡迎的是法國和日本的品牌,”店員說,“雖然價格是中國的兩倍,但她們買起來毫不手軟?!?/p>
更令我驚訝的是平壤的海鮮餐廳。人均消費200-300元人民幣,相當(dāng)于普通朝鮮人半個月的工資。但這里每晚都座無虛席,顧客大多是政府官員和商人。
車輪上的身份象征
在平壤街頭,大部分車輛是公交車、出租車和公務(wù)車。私人轎車很少見,但一旦出現(xiàn),往往都是豪車。
我見過最夸張的是一輛奔馳S600,車牌號碼很小,顯示車主地位非凡。導(dǎo)游小聲告訴我:“能開這種車的,都不是普通人?!?/p>
日本二手車在朝鮮富人中也頗受歡迎。尤其是豐田SUV,雖然款式老舊,但保養(yǎng)得非常好。擁有一輛私家車,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地位的體現(xiàn)。
娛樂生活:不夜平壤的另一面
入夜后的平壤大多區(qū)域一片漆黑,但有幾個地方卻燈火通明。
羊角島酒店的卡拉OK廳里,朝鮮富二代們正在高歌。歌單上有朝鮮革命歌曲,也有西方流行音樂和中文歌曲。一瓶百威啤酒賣20元人民幣,相當(dāng)于普通工人兩天的工資。
“我最喜歡周杰倫,”一個年輕人用生硬的中文說,“《雙截棍》,很有意思?!?/p>
在娛樂城的臺球室,幾個穿著時髦的年輕人正在打臺球。他們使用的是最新款的手機,彼此之間用朝鮮語交流,偶爾夾雜著幾個英文單詞。
教育投資:富人的未雨綢繆
在與一位朝鮮富人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們最舍得投資的是子女教育。
“我女兒在學(xué)中文和英語,”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富人說,“將來送她去中國留學(xué)?!?/p>
在平壤,有一些不對外公開的私立學(xué)校,專門為精英階層的子女提供教育。學(xué)費昂貴,但教學(xué)質(zhì)量遠(yuǎn)高于普通學(xué)校。
“知識改變命運,在這里也一樣適用?!彼f。
然而,就在這些高檔場所幾步之遙的地方,就是另一個朝鮮。
在涉外商店門口,經(jīng)常有普通市民駐足觀望。他們不會進(jìn)去,只是透過玻璃窗看看里面的商品,然后默默離開。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母親帶著孩子站在海鮮餐廳外。孩子指著里面說:“媽媽,我想吃魚?!蹦赣H搖搖頭,拉著孩子快步離開。
這種對比令人心痛。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城市,卻存在著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離開朝鮮的前夜,我站在羊角島酒店的露臺上,望著平壤的夜景。城市大部分區(qū)域一片黑暗,只有少數(shù)幾個地方亮著燈。
導(dǎo)游走過來,輕聲說:“那些亮燈的地方,有的是政府機關(guān),有的是涉外酒店,還有的是...”他頓了頓,“富人的住宅區(qū)。”
“你覺得這樣公平嗎?”我忍不住問。
導(dǎo)游沉默了一會,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fā)展道路。重要的是,我們都在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p>
這句話讓我深思。也許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好”或“壞”來評判一個國家的制度。每個社會都有其復(fù)雜性,都有光明面和陰暗面。
回國的飛機上,我翻看在朝鮮拍攝的照片。有一張?zhí)貏e讓我觸動:在豪華的涉外商店門口,一個朝鮮老人正推著破舊的自行車,車上載著白菜和蘿卜。
這就是朝鮮的現(xiàn)實:極少數(shù)人享受著奢侈品和國際品牌,大多數(shù)人還在為溫飽而努力。
這趟旅行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在哪里,社會的多樣性都遠(yuǎn)超我們的想象。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標(biāo)簽去定義一個國家,也不能用刻板印象去理解一個民族。
朝鮮的“土豪”生活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每個國家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而這條道路往往充滿矛盾和復(fù)雜性。
回到丹東,手機信號恢復(fù)的瞬間,微信提示音如潮水般涌來。看著屏幕上各種工作群里的催促,我突然感到一陣窒息。
在朝鮮的5天,像是一場時空穿越。那里沒有房貸壓力,沒有職場內(nèi)卷,也沒有無處不在的消費主義。雖然物質(zhì)匱乏,但人們的眼睛里有一種久違的寧靜。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