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想要的安全保障,就像海市蜃樓一樣。
(美烏歐領(lǐng)袖多邊會談)
新華社消息,普京在阿拉斯加提出的相關(guān)條件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俄方不接受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境內(nèi)部署地面維和部隊。作為交換,普京可以接受北約給予烏克蘭類似集體安全保障的待遇。這個集體安全保障,就是北約章程第五條,如成員國遭到軍事入侵,其他成員國有義務給予軍事援助。
俄方的意思就是,烏克蘭不能成為北約國家,北約國家也不能派軍隊進入烏克蘭,不過烏克蘭可以得到近似北約成員國的這樣安全保障。客觀上講,普京提出的這個方案,已經(jīng)是非常大的讓步了。這意味著,如果俄烏再次發(fā)生武裝沖突,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就是名正言順的。這也是普京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讓步。
即使是這樣,烏克蘭人想要的安全保障,依然是虛無縹緲,跟海市蜃樓也沒什么區(qū)別,這其中有幾個關(guān)鍵因素。
(美國不會直接出兵烏克蘭)
首先,美國人不會派兵保護烏克蘭。
特朗普說的好聽,不排除可以參與對烏克蘭的維和。但是第二天,就直接表明,頂多就是參與空中行動,就是象征性的派些飛機。而這些飛機也不會進駐烏克蘭境內(nèi),而是在羅馬尼亞、波蘭等,實際上就是不打算派兵進駐烏克蘭。
其次,歐洲國家的維和行動,心有余而力不足。
英國法國是最早提出要派兵,進入烏克蘭進行維和。但在這次白宮會談時,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就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梅洛尼說了,俄羅斯有100多萬地面部隊,咱們歐洲國家能派多少呢?這個問題很現(xiàn)實,以目前歐盟國家的軍事力量,能派出幾萬人的地面部隊嗎?
(北約軍隊在羅馬尼亞東南部參加軍事演習)
而且很多歐洲國家,實際上沒有能力派駐軍隊,或是不愿意派駐,比如德國,可以派一個旅進駐立陶宛,但不愿派去烏克蘭。其實就算歐洲各國能湊幾萬人的維和部隊,俄羅斯也不會不答應。因為絕不允許北約以任何名義進駐烏克蘭,包括以維和的名義進入。如果歐洲國家非要這么干,那么俄烏和平就會被打破。
第三個,對于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是遠遠不足。
俄烏沖突三年多,烏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武器彈藥不足。不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愿意給,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155毫米炮彈為例,烏軍需求每天5萬發(fā),實際只能給到幾千發(fā)。這次白宮會談,澤連斯基承諾,將花費1000億美元購買美國軍火。但這錢誰出呢,歐洲人會出嗎?
這其中有兩個大問題,歐洲能給到那么多錢嗎?過去三年多時間,歐洲對烏軍事援助也不過幾百億美元。就算歐洲真的能提供1000億美元,但美國和其他歐洲能造出這么多武器和彈藥嗎?就在前幾天,美軍自己的軍備庫存評估,他們現(xiàn)存關(guān)鍵的精確制導彈藥,應付西太地區(qū)的高強度軍事行動,只能應付7天?,F(xiàn)階段,美國自己的彈藥都不夠用。
(美國和歐洲的軍火生產(chǎn)還不足以支持烏克蘭的戰(zhàn)爭消耗)
歸納起來,烏克蘭人想要的安全保障,美國西方頂多就是給個口頭承諾,至于實際能得到多少,根本不靠譜。更不用說俄羅斯方面還未必同意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