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總統(tǒng)被毒販嚇得不敢下飛機。
哥倫比亞總統(tǒng)的防護比美國還夸張一百倍,到地方視察工作的時候,為了防止被人狙殺,保鏢全程用防彈板對總統(tǒng)進行遮擋。
哥倫比亞那邊非常亂,就連總統(tǒng)都得“三防”:防毒梟、防大漂亮、防反對派。不然很容易被突突了。
有些國家的總統(tǒng)絕對是一份高危職業(yè),幾年國際上刺殺政要的事兒還真不少。
遠一點說,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公開演講時遭遇槍擊,最終不幸身亡。
再近一點,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也在一次集會中突然遭到槍手襲擊,不過子彈打偏了,他僥幸躲過一劫
而哥倫比亞只要打擊非法活動就有可能被槍擊。
前段時間就有一位總統(tǒng)候選人烏里韋被刺殺。
他在公園發(fā)表競選總統(tǒng)演說時遭到槍手背后襲擊,被擊中頭部,兩個月后他的妻子瑪麗亞,通過媒體宣布了死訊。
而槍手只有15歲,那些犯罪分子招募未成年來當槍手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事。
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緣故,法律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判罰通常較輕。
烏里韋是堅定的反毒品者,他主張禁毒,反對暴力犯罪,所以就得罪了很多人,這才導致了這次暗殺的發(fā)生。
還有在2025年7月初,哥倫比亞總統(tǒng)佩特羅結束歐洲訪問,坐專機回國。
本以為是一次常規(guī)行程,突然收到一條導彈襲擊警報。
情報被證實可信后,總統(tǒng)專機立刻改變航線緊急回避。
其實早在今年二月,佩特羅總統(tǒng)就公開透露過一個消息。
他說自己拿到情報,有一伙被稱為“大黑手黨”的勢力,搞到了導彈,打算把他“打下來”
這里說的“大黑手黨”就是那些無法無天的販毒集團或反政府武裝。
他們有錢、有人脈、有渠道,弄點導彈之類的重型武器,并不是什么難事。
萬一真的被打中,那后果簡直不敢想。
丟掉的不僅僅是一位總統(tǒng),更可能在全國掀起一場政治海嘯。
你想想,要是佩特羅的專機在天上出事,哥倫比亞現(xiàn)在本來就不太穩(wěn)的政局,很可能一下子全亂套。
哥倫比亞位于南美洲,不說不說的確是一個奇特的地方。
從媒體上我們應該都知道,哥倫比亞被世人稱作:黑幫比警察還多的國家。
尤其是很多大毒梟,他們的武裝力量甚至比政府軍還厲害,擁有重武器、導彈、潛艇、無人機。他們完全有能力和國家正面開戰(zhàn)。
黑幫可以囂張到什么地步呢?甚至公開將警用直升機打下來,8月21日一架正在執(zhí)行任務的警用直升機,被非法武裝的無人機攻擊后墜毀,機上12名警員全部遇難。
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短短二十年時間里,哥倫比亞竟先后有四名總統(tǒng)候選人遭到暗殺。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巴勃羅·埃斯科瓦爾。
他領導的麥德林集團為了阻止政府引渡毒販,發(fā)動了全面的恐怖戰(zhàn)爭,暗殺了司法部長、警察局長、無數法官和記者,甚至炸民航客機。
你可以把哥倫比亞的毒品貿易想象成一棵深深扎根的“毒搖錢樹”。
這棵樹養(yǎng)活了很多人:有龐大的販毒集團,有無數的農民和窮人,還有腐敗的官員和軍警。
毒梟每年靠毒品賺取數百億美金,你讓他們沒飯吃,他們絕對會跟你拼命。
殺一儆百,讓下一個上臺的領導人不敢再這么強硬地禁毒。這是一種最極端的“威懾”。
突然鏟除古柯田,如果沒有給農民提供更好的替代生計,會讓大量人口失業(yè),反而可能把更多人推向毒梟那邊,增加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
你禁毒,不只是在打毒販,也可能在動自己內部某些人的奶酪。
要說毒品對一個國家的危害,恐怕沒有誰比我們中國人體會更深。鴉片戰(zhàn)爭的屈辱歷史,我們至今沒有忘記。
但對哥倫比亞來說,想徹底解決毒品問題,真的太難了。
毒品幾乎滲透進了哥倫比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它是全球最大的可卡因產地。
毒品經濟深深綁定了很多人的生計,也滋生了龐大的武裝組織和腐敗網絡,想要斬斷這張網,談何容易。
未來的哥倫比亞會變成啥樣,誰也說不準。
說不定還是老樣子,繼續(xù)當美國的“后花園”,給美國和歐洲供應毒品
也可能越來越亂,暴力、犯罪、毒品越來越猖獗,政府越來越管不住,最后整個國家徹底變成一個巨大的毒品工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