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三農問題研究者,經常到農村調研,有一次,我到農村調研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了一個老農民。這個老農民很健談,他熱情地邀請我去他家做客。盛情難卻,于是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老農民的家在一條河的河邊,我跟著他進入他家的院子里后,發(fā)現(xiàn)院子里有一個老婆婆。老農民告訴我,這個老婆婆就是他的老伴。沒有想到的是,老婆婆對我也很熱情。老農民對老婆婆說,趕緊燒飯,今天我請喬老師吃飯。
在老婆婆燒飯的時候,我和老農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聊著聊著我們就聊到了親戚。老農民說,我認為,有的時候,不要將親戚當成救命稻草,關鍵時刻你要靠自己,關于這一點,我有親身體會,兩年前,我的老伴患上了重病,需要到市區(qū)的大醫(yī)院進行治療,兒子兒媳婦本來在外地打工,接到我的電話后,他們趕了回來,當時我家所有的錢只有6萬元,于是,我們帶著6萬元和我的老伴去了市區(qū)的大醫(yī)院,我的老伴在市區(qū)的大醫(yī)院里治療了一段時間后,還需要繳8萬元。
于是,我趕緊趕回農村,然后跟幾個親戚借錢,但是幾個親戚都不愿意借錢給我,要是他們沒有錢也就算了,事實上他們有錢。最后,我在萬般無奈之下,將家里的樓房賣了,后來我的老伴出院回到家里后,幾個親戚買了一些東西來看望我的老伴。那時候,我只是礙于面子招待他們,其實在我的心里,我早就將他們當成外人了。
聽完他的話后,我說,我在農村調研中發(fā)現(xiàn),有的農民和親戚斷了往來,比如有一次,我在一個村莊上調研的時候,一個村民告訴我,他已經和一個親戚斷了往來,因為那個親戚發(fā)財了,看不起他了。
老農民說,不管什么年代,作為農民來說,都要靠自己,自己有錢了,比什么都好。我說,我十分贊同您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