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就是為了公開羞辱!
前不久,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公開聲稱:“美國賣給中國的H20芯片,絕不是一流的,也不二流的,甚至還不是三流的,而是四流的。
還斷言 “中國人永遠買不到一流芯片”,這哪是技術評價,分明是科技霸權的 “精神打壓套餐”。
咱們先看看 H20 是個啥貨色 —— 英偉達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 “特供版” AI 芯片,性能被砍得只剩 H100 的零頭,F(xiàn)P8 算力 296TFLOPS,連 H100 的 15% 都不到,跟 H200 比更是差了整整 13 倍。
這就好比美國賣給咱們一輛四個輪子都被卸掉兩個的自行車,還滿臉得意地說:“看,這可是我們專門為你們定制的代步工具!”
可問題是,這種 “四流產(chǎn)品” 真能卡住中國的脖子嗎?還真未必。就說華為昇騰 910C,算力高達 640Tflops,是 H20 的四倍,百度、騰訊這些企業(yè)也早就開始測試替代方案。
中國自研的 DeepSeek R1 模型,用 MoE 架構(gòu)直接把對高算力單卡的依賴砍了大半,就算用中端算力也能跑出高端效果。
美國這套 “芯片三六九等” 的把戲,本質(zhì)上是冷戰(zhàn)思維的升級版。他們把全球國家分成三六九等,18 個盟友隨便買一流芯片,其他國家每年最多買 5 萬塊,而中國直接被劃入 “四流產(chǎn)品專屬區(qū)”。
這操作像不像 “芯片界的種姓制度”?美國以為靠這種分級就能把中國永遠按在低端,可他們忘了,科技發(fā)展從來不是按劇本走的。
當年美國聯(lián)合 33 個國家搞《瓦森納協(xié)定》,限制高端光刻機出口,結(jié)果中國中芯國際愣是用 DUV 光刻機實現(xiàn)了 14nm 量產(chǎn),良率還高達 95%。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這套把戲連自家企業(yè)都看不下去了。英偉達 CEO 黃仁勛前腳剛宣布 H20 恢復對華出口,后腳就吐槽美國政策 “過度擴張”,直言這是 “把 80% 的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為啥?因為禁令期間,中國 AI 芯片市場份額從英偉達獨占 95% 掉到了 50%,華為昇騰、寒武紀思元 560 這些國產(chǎn)芯片早就頂上了。
美國商務部長可能忘了,中國在科技領域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 “軟柿子”。2024 年中國芯片自給率已經(jīng)達到 30%,科創(chuàng)板的中芯國際、寒武紀等企業(yè),在半導體材料、設備、設計等領域全面開花。
就說長江存儲的 3D NAND 技術,用 Xtacking 架構(gòu)把生產(chǎn)周期縮短了 20%,性能直逼國際大廠。
最打臉的是,美國所謂的 “四流產(chǎn)品”,在實際應用中早就露了餡。H20 單價 1.2 萬美元,卻連萬億級大模型訓練都搞不定,而華為昇騰 910B 在部分領域已經(jīng)超過 H20,Kimi K2 模型更是被《自然》雜志稱為 “又一 DeepSeek 時刻”。
美國這種科技霸權的 “精神打壓”,說白了是心虛的表現(xiàn)。他們害怕中國在 AI、量子計算等領域的快速崛起,害怕中國從 “跟跑者” 變成 “領跑者”。
但歷史早就證明,技術封鎖從來壓不垮中國。當年蘇聯(lián)撤走專家,咱們搞出了 “兩彈一星”;現(xiàn)在美國限制芯片,咱們就能造出自己的 “中國芯”。
盧特尼克的言論,不過是科技霸權最后的掙扎,就像暴風雨來臨前的雷聲,聽起來嚇人,實則擋不住陽光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