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隊》已經(jīng)成功接檔《生萬物》,成為央視熱播劇。
但兩人對比之下,演技高下立判,優(yōu)劣更是一目了然。
而兩位備受關注的女主角,演技對比更是慘不忍睹。
明明是胡軍主演,為什么都在宣傳李乃文?
李乃文的名氣,憑什么能碾壓胡軍?
而他的演技,又是否配得上輿論的夸贊?
《歸隊》中,他成功塑造出堅韌且情感豐富的抗聯(lián)戰(zhàn)士形象。
例如,從最初對日本鬼子“咬牙切齒”的恨。
到身陷險境時“眼睛里全是警惕”的機敏。
再到得知母親去世后從愣住、癱軟跪地到淚水逐漸滲透的悲慟。
李乃文將角色復雜的心路歷程展現(xiàn)得很有層次和感染力。
從亮點來看,李乃文對角色前期“機槍手”身份的塑造頗具說服力。
劇中湯德遠沖鋒陷陣時,他將角色面對日軍時的狠勁與決絕詮釋得十分到位。
尤其是陣地戰(zhàn)戲,湯德遠在戰(zhàn)友犧牲后,紅著眼眶嘶吼著反擊,槍口火光映在他滿是硝煙的臉上,對侵略者的痛恨與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血性。
而得知母親去世的劇情段落,更是他演技的集中體現(xiàn)。
接到噩耗瞬間,他先是瞳孔驟縮、身體僵住,隨后雙腿一軟癱跪在地,雙手撐著地面微微顫抖,眼神空洞發(fā)蒙,沒有夸張的哭嚎,卻用細微的肢體語言將巨大的悲痛傳遞得淋漓盡致。
但在夸贊之外,李乃文的演技也產(chǎn)生不少爭議。
比如他輾轉抵達土匪窩,與土匪達成抗日共識后,有舉酒盟誓的關鍵戲份。
但李乃文的表演,卻因為用力過猛而顯得緊繃。
后來與土匪談判時,情緒轉換從警惕到妥協(xié)的過渡也不夠自然。
種種爭議,讓他的演技在與胡軍的對比中,讓觀眾覺得“稍遜一籌”。
這是觀眾對他的最高評價。
也足以說明胡軍的演技。
《歸隊》,是胡軍和李乃文在2025年的第二次合作。
同樣,也是他對李乃文的第二次“碾壓”。
兩人的差距并非刻意比較,而是自然顯現(xiàn)的表演差異。
為貼合角色在冰天雪地中掙扎求生的狀態(tài),胡軍提前減重,瘦到顴骨凸起、身形佝僂。
僅從外形就將“老山東”飽經(jīng)戰(zhàn)火的滄桑感立住。
而劇中“馬糞尋豆”戲,更是堪稱胡軍演技的教科書時刻。
他蹲在雪地里,手指凍得發(fā)紫卻依舊精準地扒開馬糞,找到半粒未消化的豆子后。
先是用袖口仔細擦拭,隨后仰頭吞下,眼神里沒有刻意的苦情,反而藏著對生存的執(zhí)著、對戰(zhàn)友的責任,以及一絲難以察覺的屈辱。
復雜情緒的疊加,通過細微的眼神流轉與手部動作完成,無需臺詞便讓觀眾共情。
在情感爆發(fā)戲的處理上,胡軍的收放自如更凸顯李乃文“用力過猛”的短板。
當魯長山發(fā)現(xiàn)戰(zhàn)友私藏干糧時,他沒有發(fā)怒。
泛紅的眼眶與緊繃的嘴角,將憤怒、心疼、無奈的情緒揉在一起,層次分明。
更關鍵的是,胡軍能讓角色始終“扎根”在情境里。
魯長山與土匪談判時,面對對方的挑釁,他左手悄悄按在腰間的槍上,右手卻端起酒碗一飲而盡,眼神里的警惕與表面的從容形成反差,把“老山東”的沉穩(wěn)與謀略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與李乃文的演技對比,讓胡軍的“碾壓”成為觀眾的直觀感受。
《歸隊》中最大的爭議點,不是被胡軍碾壓的李乃文。
也不是其他讓觀眾覺得眼熟的老戲骨。
而是咖位飛升,但演技卻被觀眾吐槽的袁姍姍。
為貼近角色,劇組給袁姍姍設計凌亂頭發(fā)、黝黑膚色與臟污妝容。
但她面部的“科技感”依然格外刺眼。
甚至在做表情的時候,觀眾最大的印象就是“她的嘴好像張不開”。
外貌上的違和感,為她的角色塑造設置出第一道障礙。
而在演技層面,袁姍姍的表現(xiàn)同樣未能達到觀眾的預期。
比如在呼吁土匪丈夫帶領隊伍抗日,丈夫拒絕時,她昂首挺胸、眼睛一瞪、嘴巴一撅走向?qū)Ψ?,神態(tài)看似氣憤,可眼神空洞無物,只是單純做出生氣的姿態(tài)。
卻未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內(nèi)心的焦急、堅定與無奈等復雜情緒,表演缺乏深度,被觀眾評價像“小孩生氣”般幼稚。
尤其是哭戲,本應是展現(xiàn)演員演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但袁姍姍的表現(xiàn),很明顯差強人意。
樹林中母親為保護她而犧牲,她抱著母親仰天哀嚎,聲音響亮。
但在當時日軍營地附近、鬼子正在搜查的危險情境下,竟如此不顧后果地大聲哭喊?
與當時經(jīng)歷戰(zhàn)斗、有基本警惕性的戰(zhàn)士形象,完全不符合,讓觀眾直呼“出戲”。
電視劇才剛開播,袁姍姍就被評為“最大的敗筆”。
臺詞生硬、情緒表達全靠瞪眼,演技浮夸且流于表面。
若是沒有對比的話,或許觀眾能勉強接受她的演技。
但現(xiàn)實就是如此殘酷,袁姍姍更是被秒的“渣都不?!?。
《歸隊》中,蔣欣只是“特別出演”。
但她的風頭卻早已蓋過女主角袁姍姍。
一方面是因為蔣欣在2025年的名氣大增。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她對袁姍姍的演技碾壓。
導致觀眾都誤以為,蔣欣才是女主角。
蔣欣飾演的酒坊老板娘大闊枝,一亮相就牢牢抓住觀眾眼球。
她是亂世中極具煙火氣與俠氣的獨特角色。
身形高挑,面容大氣,身著精美服飾、佩戴銀耳飾。
眉眼間既有女性的溫婉,又透著市井生活打磨出的韌勁。
舉手投足間盡顯優(yōu)雅風情,行走時搖曳生姿,讓美人真實化。
在面對他人挑釁時,她毫不猶豫的犀利回懟,拿捏市井老板娘的圓滑爽利。
既有“華妃娘娘”般的狠辣,又多了幾分豪爽霸氣,角色性格被詮釋得入木三分。
與人周旋時,語氣帶笑甚至略帶調(diào)侃,但眼神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
“表面氣定神閑,內(nèi)在暗流涌動”的演繹,使大闊枝的角色真實可信,充滿魅力。
“笑送丈夫參軍,轉身淚如雨下”更是讓觀眾再次體會到她的演技。
當她與愛人分別,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仍強擠出溫柔微笑。
這一幕極具感染力,讓觀眾深切體會到她內(nèi)心的不舍與深明大義。
在面對日軍盤問時,她能立刻進入“傻白甜”老板娘模式。
裝傻充愣,但眼神深處卻隱藏著不易察覺的警惕與機智。
而蔣欣塑造的大闊枝,鋒芒更隱忍、更內(nèi)斂,也更具危險性。
與袁姍姍相比,無疑是蔣欣在《歸隊》中讓觀眾印象更深。
看萬《歸隊》,愈發(fā)覺得演技不能比較,因為優(yōu)與劣一目了然。
但將演員進行對比,并非只是想批判誰好誰壞。
而是想證明,觀眾對好演技永遠有著敏銳的感知力。
為角色付出心血,將靈魂融入角色的演員,永遠能得到認可。
好的表演從不是流量堆砌,而是能讓角色住進觀眾心里。
這正是《歸隊》演技爭議背后,最值得被看見的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