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吳越”二字,有些人可能會感到陌生。
但她演過的角色,我打賭你一定看過或者聽過!
比如《我的前半生》中,那個被罵“綠茶”的“凌玲”!
在這部劇里,她搭檔馬伊琍、雷佳音,飾演插足其二人婚姻的第三者。
雖沒有驚艷的容貌,沒有窈窕的身材。
卻靠著自己的城府和極度腹黑的頭腦,成功虜獲了“陳俊生”的心。
吳越真實的表演,把凌玲的心機刻畫得入木三分。
文翼至今還記得,當初許多觀眾都對她恨得牙癢癢。
在網(wǎng)絡(luò)上,甚至還掀起了一波浩浩蕩蕩的“聲討凌玲”的罵戰(zhàn)。
電視劇《掃黑風(fēng)暴》里,吳越的角色則來了個180度大轉(zhuǎn)彎。
她扮演的“賀蕓”作為警察局副局長,初登場相當驚艷。
一頭短發(fā),利落、干練,看上去一絲不茍、颯氣滿滿。
審犯人的時候更是雷厲風(fēng)行。
一個眼神,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感受到那種緊張和壓迫感。
作為劇中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官員,“賀蕓”一直被觀眾默認為警局中的保護傘。
然而,就是這樣看似“鐵面無私”的她,實則卻是個包庇罪犯、一手遮天的“黑警”。
人設(shè)的復(fù)雜和巨大反轉(zhuǎn),注定了這是一個難演的角色。
可吳越對于角色的處理和拿捏,都相當?shù)木珳省?/strong>
她既展現(xiàn)出了“賀蕓”的善于偽裝,又表達出了她骨子里的陰狠決絕。
尤其在地下停車場里,賀蕓怒扇自己兒子耳光的戲,更是看得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雖然戲份不多,但吳越的出現(xiàn),卻為《掃黑風(fēng)暴》制造了許多精彩的看點。
不少觀眾也因為這個角色對她黑轉(zhuǎn)粉,并毫不吝嗇的奉上自己的贊美:
“演技太好了,一點沒有凌玲的代入感!”
“這才是劇拋臉!”
“柔弱與狠戾并存,誰能不喜歡這種好演員?!”
1972年出生的吳越,是一個地道的上海女孩。
她成長于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吳頤人是著名的書法家。
受到良好家庭氛圍的熏陶,吳越從幼時起就開始學(xué)習(xí)書法、纂刻。
也正因如此,她的身上有著一股濃郁的書卷氣,素有“娛樂圈文藝女青年”的稱號。
在家人心中,吳越本應(yīng)像父親那樣,從事書畫方面的工作。
然而對于人生的規(guī)劃,吳越卻有著自己的想法。
她從小就對表演和戲劇感興趣。
15歲那年,吳越不顧父親的反對,報考了上海戲劇學(xué)院。
也許是氣質(zhì)出眾,也許是天賦使然。
從未學(xué)習(xí)過表演的她,竟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順利被上戲表演系錄取。
和許多從龍?zhí)?、群演做起的演員相比,吳越的演員之路,走得出奇的順暢。
1995年,剛畢業(yè)的吳越被分配到了上海話劇社。
緊接著,她就參演了由滕文驥執(zhí)導(dǎo),陳寶國、李亞鵬主演的婚戀倫理劇《北京深秋的故事》。
在這部劇中,吳越飾演的銀行信貸員“陳曉風(fēng)”,自然、真實、天真。
憑借著扎實基本功,沒過多久,她就再次被導(dǎo)演選中,與張豐毅搭戲出演《和平年代》。
在《和平年代》里,吳越扮演了一位戰(zhàn)地記者——“聞璐”。
從小生活優(yōu)越,沒有在基層磨煉過的她,靠著出色的演技,把戰(zhàn)地記者的辛酸、艱苦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這部劇當年登錄CCTV1,播出時可謂是風(fēng)靡全國。
而吳越也憑借著這個角色,斬獲了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yōu)秀女配角的獎項。
在此后的幾年里,吳越一直低調(diào)拍戲。
期間,她陸續(xù)出演了許多經(jīng)典的作品。
比如她曾在《心疼女人》中,和張光北搭檔,出演了一個婚外戀;
在《菊花茶》中,她曾和陳建斌搭檔,飾演了青年女教師李衛(wèi)華一角。
這個角色,還讓她收獲了“北京大學(xué)生電影節(jié)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此外,她還是《我的非常閨蜜》中知性、現(xiàn)實、干練的外企高管;
《遠遠的愛》里的個性強勢,內(nèi)心卻柔弱體貼的冷玉萱;
《請你原諒我》中知性、堅強、冷靜的吳晴;
以及《清平樂》中氣場十足、且頗有城府的劉娥。
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吳越的每一個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
而她細膩且富有層次的演技,也讓她收獲專業(yè)人士肯定的同時,備受觀眾們的認可。
在我看來,吳越是娛樂圈少有的、真正符合“人淡如菊”四個字的女演員。
她行事低調(diào),不爭不搶,認真拍戲,從不炒作。
然而就是這樣的她身上,卻有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她與陳建斌、蔣勤勤三人之間的情感糾纏。
2000年,吳越陳建斌因拍攝《菊花茶》而結(jié)緣。
當時的吳越已經(jīng)在娛樂圈中大有名氣,并且已經(jīng)獲得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女主角獎項。
而彼時的陳建斌,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
女強男弱不說,在年齡上,陳建斌也比吳越大了整整5歲。
不過,這樣不對等的關(guān)系,并沒有讓兩人產(chǎn)生隔閡。
他們反而迅速墜入了愛河。
為了愛情,吳越不遠千里的離開上海跑到了北京,陪著陳建斌打拼。
他們買房、同居,期間一度到了要談婚論嫁的地步。
在生活中,吳越對陳建斌盡可能的遷就;
在事業(yè)上,吳越也對自己的男友幫助頗多。
2004年,高希希導(dǎo)演的《結(jié)婚十年》找到了陳建斌。
然而陳建斌看過劇本后,卻拒絕了導(dǎo)演的邀請。
對于他來說,這種情感倫理劇勾不起他的興趣,他更希望自己能出演軍旅題材。
但有遠見的吳越卻再三勸說男友接下這部戲,并堅定的告訴他“這部劇一定會火?!?/strong>
果不其然,2004年,《結(jié)婚十年》一經(jīng)播出便火遍全國。
陳建斌從此一夜爆紅,還順利拿下了第24屆飛天獎優(yōu)秀男演員獎。
后來,就連陳建斌本人也感嘆:
“吳越建議我拍這部戲,她覺得劇本很不錯,我聽了她的話……”
不過,這段長達五年的感情,并沒有以結(jié)婚而告終。
而是以陳建斌的一紙分手信而慘淡收尾。
2005年,陳建斌在拍攝《喬家大院》時與蔣勤勤相識。
這部由吳越牽線的電視劇,最終卻成了陳、蔣二人的“定情之作”。
電視劇開拍后沒多久,陳建斌便向吳越提出了分手。
不久后,媒體就曝出了陳建斌、蔣勤勤相戀的消息。
由于兩件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太過接近,蔣勤勤因此一度被網(wǎng)友們扣上了“小三”的罵名。
不過,分手后的吳越并沒有利用這段感情炒作,也不曾有過多的停留。
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事業(yè)上。
期間,她的感情一直處于空白狀態(tài),以至于媒體一度揣測她“情傷難愈”。
而吳越對此卻看得很開,她說:
“這件事情早就過去了,別人已經(jīng)開始過他們的新生活了。
我也是,我沒有抱著以前不放,甚至我可能放得比他們更早?!?/p>
如今的吳越,已經(jīng)54歲了。
即將步入知命之年,她沒再選擇新的戀情,也沒有結(jié)婚。
而是自在的、安然的享受著那份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
將人生重心進一步轉(zhuǎn)移到生活上的她,每拍完一部戲后,都會休息上一段時間。
去旅旅游、看看展,到處走走看看。
她仍舊保持著練字、纂刻的習(xí)慣。
一有空閑,就會抄抄經(jīng)書、看看木心的書治愈,讀讀顧城的詩尋找浪漫。
簡單的生活,卻被她過得井井有條,不慌不亂。
對于婚姻,吳越也一直保持著自己的態(tài)度,在她看來:
“結(jié)了婚,沒有什么值得不得了的驕傲;
沒有婚姻,也沒有值得不得了的自卑!”
而對于外界關(guān)于“大齡剩女婚姻問題”的討論,即將50歲的她,也表現(xiàn)的相當坦然。
并沒有因為年紀到了、或者生育壓力而感到慌亂。
所以盡管至今仍然單身一人,卻自成一道風(fēng)景,活得自由瀟灑、風(fēng)輕云淡。
我蠻喜歡這樣的吳越,平和、簡單、低調(diào)、隨性。
在紛繁的娛樂圈,能獨守內(nèi)心一份清靜。
不被物質(zhì)和欲望困擾,沒有偶像包袱;
在別人都忙著走紅毯、搶流量的時候,她反而能沉下心來在家賞畫、讀書、寫字。
活得清醒而自知,醉心表演又遠離浮華。
也許正因如此,她才能塑造出一個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才能讓別人深深的記住角色的名字,而不是“吳越”二字。
“任他風(fēng)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 ?!?/strong>
也祝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最自由、最精彩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