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到底有多寬?(把自然講給你聽)
張 旸
《人民日報》(2025年8月29日第14版)
銀河系是個棒旋星系,由銀核、銀盤、銀暈等組成,如今,天文學(xué)家仍在不斷探索銀河系的形狀與大小
8月29日是七夕節(jié),在古代神話中,牛郎和織女因?yàn)楸惶焐系你y河隔開,只有在每年農(nóng)歷的七月初七才能通過鵲橋相會。那么,銀河到底有多寬?
夏季“銀河拱橋”。南京天文愛好者協(xié)會供圖
晴朗的夜晚,當(dāng)我們遠(yuǎn)離城市燈火、仰望星空,會看到一條斜貫?zāi)媳钡牧翈?,宛如緩緩流淌的河流。這條亮帶就是銀河嗎?是的,但不是全部,只是銀河可見的大部分。人類的家園太陽系就在銀河系中,我們在此看見的所有星星,都是銀河系的成員,此外還有很多難以看見的星星和氣體塵埃,以及看不見的暗物質(zhì),都是銀河系的組成部分。
銀河系是個棒旋星系,主體部分是個鐵餅狀的大圓盤。銀河系的中心部分叫作銀核,近似球形但不太規(guī)則,直徑約2萬光年,是銀河系的“中心老城區(qū)”,這里恒星密集。銀核之外是銀盤,直徑有10多萬光年,是銀河系充滿活力的“新城區(qū)”,整個銀河系大部分恒星“居住”于此。銀盤之外,是模糊的球狀銀暈。
《人民日報》2025年8月29日14版 版面截圖
太陽系在“新城區(qū)”一個偏遠(yuǎn)的角落里,“門牌號碼”是獵戶座次旋臂,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萬光年。每年夏季,繞日公轉(zhuǎn)的地球運(yùn)行到朝向銀核的那一面,讓夏夜里的人們從側(cè)面看到銀河系圓盤的大部分,就像住在城邊的居民可以望見大半個城市的輝煌燈火。因此,夏季銀河顯得“波瀾壯闊”,而冬季銀河看起來“水波不興”。
四季星空各有標(biāo)志性的幾顆亮星,夏夜里人們在戶外乘涼時,很容易注意到頭頂?shù)摹跋募敬笕恰保禾禚椬呐@尚?、天琴座的織女星,還有天鵝座的天津四,還能看到流淌在天際的銀河。牛郎星與織女星隔著這條天河相望,自然成為編織“鵲橋相會”美麗傳說的絕佳素材。
只是牛郎星與織女星相距甚遠(yuǎn),即便是用手機(jī)打個電話,牛郎那一聲“喂”,也要隔空傳送約16年才到織女的耳朵里。 但愿七夕的鵲橋有特別的魔法,能讓他們迅速跨越這16光年的距離,執(zhí)手相逢。
比起整個銀河系的尺度,16光年其實(shí)微不足道。不過前面所說銀河系的各種尺度,只是大概數(shù)字,銀河系的形狀與大小,至今都是困擾天文學(xué)家的難題,主要原因在于我們身在其中,因此難識銀河真面目。
在天文學(xué)家努力認(rèn)識銀河系的過程中,有個關(guān)鍵問題,就是測量遙遠(yuǎn)天體的距離。
最常用的是三角測量法:在兩個地點(diǎn)觀察同一顆恒星,通過觀測角度的差異,就能推算這顆恒星與我們的距離。這兩個觀測點(diǎn)越遠(yuǎn)越好,天文學(xué)家想到的極限是借助地球公轉(zhuǎn)——地球圍繞太陽的近圓軌道,直徑約3億公里,只要相隔半年測量同一顆恒星,就相當(dāng)于利用間隔3億公里的兩個點(diǎn)進(jìn)行了測量。這個辦法叫作周年視差法,簡單直接但精度有限。天文學(xué)家此后逐步找到了很多種利用天體的物理性質(zhì)來測量距離的方法,測量精度大大提升。
除了間接測量,充滿好奇心的人類還希望航行到銀河深處,直接一探究竟。1977年發(fā)射的“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如今已距離太陽約200億公里,不過這個距離還遠(yuǎn)遠(yuǎn)不到1光年。目前它們?nèi)栽谝揽繎T性穿梭在星辰大海間,將來或許會被某一顆大質(zhì)量的恒星捕獲,在新家園安家落戶;又或許一往無前,無聲探尋“銀河到底有多寬”這個難題。
(作者為中國科學(xué)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本報記者姚雪青采訪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