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一艘中國民用拖船突然出現(xiàn)在南海仁愛礁附近,距離菲律賓那艘非法擱淺的“馬德雷山號”只剩下5海里,這個動作看起來不起眼,但卻立刻讓菲律賓方面緊張到不行。
菲軍方連夜開記者會,發(fā)言人特立尼達少將直接對著媒體說:“我們搞不清楚中方的意圖”,臺下的外國記者一臉疑惑,而在菲律賓國內(nèi),輿論更是瞬間炸鍋。
沒有開火的“軟對抗”
中國這次在仁愛礁的操作,可以說是既精細又有分寸,沒有派軍艦硬頂,也沒搞大規(guī)模的軍事展示,而是選擇派出一艘普通拖船。
表面上看平平無奇,可位置卻卡得剛剛好,剛好堵在菲律賓那艘老掉牙的“馬德雷山號”軍艦外頭,直線距離只有五海里,正好壓在仁愛礁潟湖入口。
其中的意思很清楚:你們要想補給,先得過我這關,我這拖船隨時能把那破軍艦拖走,根本不給你留下喘息機會。
這種操作沒有直接對抗,但心理壓力極大,菲律賓一方根本摸不透中方到底要干啥,是不是真的會動手,軍方發(fā)言人特立尼達少將甚至連夜召開記者會,公開表示完全看不懂中方的真實意圖。
這種“不確定”本身就成了壓力,讓菲律賓陷入進退兩難,要是強硬,很可能引火上身,要是退讓,國內(nèi)又會覺得丟臉,軍方自己也不好交代,而中方這種做法,就是讓對方始終懸著心,不敢輕舉妄動。
同時中國海警也沒有閑著,海警船在仁愛礁周邊常態(tài)化巡邏,尤其在菲律賓補給船試圖進入時,始終保持低速緊貼,速度大概維持在三節(jié)左右,不沖撞,也不升級,就是死死卡在對方面前。
這樣一來,菲律賓補給船只能不停繞路,最后因為沒法突破封鎖,只能掉頭回去,看起來動作不大,但效果很明顯——菲律賓的補給線被掐住了。
幾天這樣的消耗戰(zhàn)下來,菲律賓軍方態(tài)度明顯軟了,從一開始的高調(diào)喊話“絕不退讓”,變成了后來強調(diào)“不會輕易使用武力”,言辭里甚至帶點求情的味道,希望中國能放他們一馬。
短短幾天,口風就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可見中方這一招打到了關鍵點,既沒開槍,也沒正面對抗,卻逼得菲律賓后勤吃緊,軍方只能找臺階下,這就是中國這一手的高明之處:通過低強度、持續(xù)性消耗,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香蕉比軍艦更管用
菲律賓最近在南海跟中國硬杠,但真要說底氣,中國顯然更足,原因不光是軍力差距擺在那里,更關鍵是經(jīng)濟層面中國握著菲律賓的命門。
2023年中菲雙邊貿(mào)易額高達880億美元,中國穩(wěn)坐菲律賓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的位子,對菲律賓來說,中國市場幾乎不可替代,尤其是農(nóng)業(yè)出口,三分之一都要靠中國來消化。
大家在超市常見的香蕉、菠蘿,其實就是菲律賓農(nóng)民的命根子,沒有中國的訂單,這些水果根本賣不掉,最后苦的是農(nóng)民,損失的是整個菲律賓農(nóng)村經(jīng)濟,要是北京真動手限制進口,國內(nèi)立刻會炸鍋。
更棘手的是,菲律賓自己內(nèi)部經(jīng)濟情況已經(jīng)夠糟了,通貨膨脹在今年上半年沖到6.7%,民生成本直接上漲三成,老百姓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菜價、房租、交通費樣樣都漲,很多普通人連維持基本生活都變得吃力。
就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還要冒風險在南海跟中國對著干,等于是拿國家經(jīng)濟去賭政治,這樣做不僅加劇了對華貿(mào)易的不確定性,也讓國內(nèi)經(jīng)濟雪上加霜,民間不滿情緒越來越大,會讓百姓覺得政府根本沒有把生活放在第一位。
小馬科斯上臺時喊過一句“臺灣有事,菲律賓不會置身事外”,當時想在國際舞臺上刷存在感,可現(xiàn)實證明,這句話現(xiàn)在完全是反噬,他不僅沒從美國那邊撈到多少實際好處,反而惹來中國的警惕和反制。
就連前總統(tǒng)杜特爾特都公開批評,說馬科斯把國家拖進了一場和菲律賓毫不相干的沖突,完全不值得,對馬尼拉來說,這才是最扎心的地方:嘴上再怎么逞強,心里其實明白,沒了中國市場,經(jīng)濟根本撐不下去。
所以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看似想展示強硬,但一遇到真麻煩就只能反復搖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經(jīng)濟的“軟肋”被中國牢牢卡住。
美國的承諾靠不住
菲律賓這些年一直把美國當成最靠譜的“靠山”,可現(xiàn)實一次次讓他們碰壁,美國嘴上答應的2400萬美元軍事援助,真正到位的不到三成,剩下的不是一拖再拖,就是不了了之。
送過來的武器裝備更是讓人無語,大多是退役的二手貨,要么零件不全,要么一用就出問題,根本頂不上用場,馬尼拉想靠這點裝備提升軍力,簡直是癡人說夢。
更讓人心寒的是,美國不僅沒在關鍵時刻幫忙,反而不斷推著菲律賓往前沖,美軍艦艇頻頻在黃巖島一帶秀存在,看似是在“撐腰”,其實只會讓中菲矛盾進一步加深,局勢變得更危險。
馬尼拉表面上有了美國“陪跑”,但背地里卻發(fā)現(xiàn),這種陪伴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風險。
在經(jīng)濟上,美國同樣沒給菲律賓留情面,最近他們以所謂“貿(mào)易違規(guī)”為理由,對菲律賓半導體產(chǎn)品加征高達35%的關稅,這一刀下去,直接讓菲律賓損失了超過20億美元的出口收入。
要知道,半導體是菲律賓少數(shù)拿得出手的產(chǎn)業(yè),結果卻被美國狠狠壓了一把,這樣的盟友,說好聽點是“戰(zhàn)略伙伴”,說難聽點就是只顧自己利益。
反觀同樣在南海有動作的越南,人家悄悄搞填海造島,面積已經(jīng)接近中國七成,跑道和彈藥庫也在建,但美國并沒有給他們施加額外壓力,甚至還在一些領域拉攏合作。
相比之下,菲律賓就像被單獨拎出來當“棋子”,既得不到實質(zhì)支持,還要承擔直接風險,這就是馬尼拉最尷尬的地方,一邊跟著美國喊口號,一邊卻發(fā)現(xiàn)自己經(jīng)濟、補給和安全全都掉進坑里。
最近菲律賓外長突然提了個“臺灣務工人員安全”的議題,看似在講人道關切,實際上就是找個臺階下,借機緩和和中國的矛盾。
因為他們心里清楚,軍事上碰不過中國,經(jīng)濟上也輸不起,如果繼續(xù)硬頂,只會讓國家陷入更深危機。
但問題是,如果菲律賓始終不愿認清現(xiàn)實,還執(zhí)迷不悟地指望美國這種靠不住的盟友,那未來注定會繼續(xù)被利用,到最后,不但得不到所謂的安全感,反而會失去真金白銀的利益,把自己徹底變成大國角力的犧牲品。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