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泰國總理停職案塵埃落定,盡管佩通坦在過去2個月時間當中,試圖通過拖延方式和遞交大量辯護材料,來力保自己總理地位,但最終泰國憲法法院仍然以6票贊成,3票反對的決定,判處佩通坦以及全體現(xiàn)政府成員就地免職。
按照憲法法院給出的說法,最終判定佩通坦政府失職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于2個方面。
第一,6月15日佩通坦與柬埔寨洪森當天,當時泰柬沖突情況有利于泰國,佩通坦卻主動作出讓步,這損害了泰國國家利益。
第二,在事發(fā)轉天的6月16日,雖然佩通坦在國家安全會議中,向其他成員通報了對話內容,但刻意隱瞞了對自己不利的部分細節(jié),直到6月18日錄音被公開大家才知道具體內容,影響了國家決策。
所以,根據(jù)這2個因素,泰國憲法法院認為,佩通坦在履行職責時不夠謹慎,與洪森對話時過于感性,沒有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所以違反了憲法第160條關于公務員道德標準的規(guī)定,不再適合繼續(xù)擔任泰國總理職務。
而這也意味著,佩通坦步自己父親他信、姑姑英拉的后塵,成為17年來泰國第5位被憲法法院罷免的首相。
很快,在得知最終結果后,佩通坦選擇了坦然接受,沒有傷心落淚,而是在記者會上說了真心話。
佩通坦在記者會上表示,自己接受法院裁決,重申與洪森的對話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保護民眾安全,今天的裁決正在導致泰國政治動蕩,各界需要努力維護政治穩(wěn)定,她感謝民眾給了她近1年的為國家服務機會。
顯然,相較于2024年剛上任與泰柬沖突后的表現(xiàn),佩通坦在經歷過洪森背叛與保王黨政治斗爭后,變得更加政治成熟,對于年紀僅有39歲的她來說,未來政治生涯仍然很長,還有重返政壇的機會。
不過,隨著佩通坦下臺,盡管保王派重新掌握政治主動權,但泰國卻因此陷入了動蕩當中,新一屆政府能否延續(xù)佩通坦與中國的合作協(xié)議,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稅矛盾,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