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曾說:“彭雪楓一身都是膽,是趙子龍式的虎膽英雄?!遍_國中將、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曾深情地說,彭雪楓的犧牲,“使我黨折一棟梁、失一英才,也使我喪一良師,失一益友”。正如中共中央挽聯(lián)所言:“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國;打日寇、打漢奸,千百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strong>”
文韜武略
彭雪楓是我軍的著名軍事家之一,他既文武雙全,又兼?zhèn)滠娬拍?,深受毛澤東的信任。雖然他只活了37歲,但在反“圍剿”、長征和抗日戰(zhàn)爭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成為我們的楷模。
1932年8月,國民黨軍向蘇區(qū)發(fā)動了第四次“圍剿”,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郭炳生竟欲帶著第五團叛變投敵。彭雪楓追趕五團五天五夜后,在崇仁縣境成功追上,并揭露了郭炳生的叛變陰謀,率五團回到紅軍大部隊。彭雪楓在關鍵時刻能夠為黨、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充分表現(xiàn)出了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
在長征中,彭雪楓在婁山關血戰(zhàn),身先士卒,勇猛頑強,表現(xiàn)出了敢打敢拼的英雄氣概。
1938年,彭雪楓率領三百余名指戰(zhàn)員高舉抗日大旗,從河南確山竹溝向豫東挺進。他燃起了抗日火種,重創(chuàng)日軍,部隊在戰(zhàn)斗中壯大,不到兩年便發(fā)展到近兩萬人,開辟了豫皖蘇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彭雪楓的自力更生精神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
彭雪楓治軍嚴格而有愛心,他領導的新四軍四師在豫皖蘇邊區(qū)被群眾稱為“天下文明第一軍”。他與軍民關系優(yōu)秀,這正是戰(zhàn)爭年代與人民魚水情深的最好體現(xiàn)。
創(chuàng)建新四軍第一支騎兵團
在抗戰(zhàn)初期,新四軍缺乏騎兵,機動作戰(zhàn)能力有限,多次受到日偽軍騎兵的襲擊。彭雪楓經(jīng)歷過新四軍第四師遭受國民黨騎兵第八師圍攻突襲的慘痛教訓后,決定盡快建立我軍的騎兵團。1941年7月,在新四軍第四師軍政擴大會議上,彭雪楓提出要建立一支精銳騎兵部隊,以牙還牙,對付敵人,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
1941年8月1日,新四軍第四師直屬騎兵團成立大會在淮寶縣岔河鎮(zhèn)召開。成立之初,困難重重,全團不到400人,且缺乏戰(zhàn)馬和裝備,也缺乏專業(yè)的訓練。然而,彭雪楓通過撥款購馬制作裝備,動員各部隊上交戰(zhàn)馬,并找到有經(jīng)驗的干部進行訓練和指導,支持騎兵團的發(fā)展。
彭雪楓非常關心騎兵團的訓練,經(jīng)常視察訓練場,督促戰(zhàn)士們訓練得更好。同時,他還設計出一種比日本馬刀更長且更有優(yōu)勢的“雪楓刀”,讓騎兵們在戰(zhàn)斗中發(fā)揮更強的作用。
1942年5月,日偽軍在淮北地區(qū)搶糧,第四師騎兵團迅速出擊,殲滅了300多名敵軍。這次戰(zhàn)斗使騎兵團聲名鵲起,被贊譽為“飛騎兵”。
同年11月,日軍對淮北抗日根據(jù)地進行“掃蕩”,彭雪楓下令騎兵團插到敵人的后方和心臟地帶打擊敵人。第三天,騎兵團就在泗縣和青陽縣之間的簸箕窯發(fā)起了反攻,從側(cè)后方猛襲日軍,擊斃了日軍的小隊長和翻譯官,并俘虜20多人。
隨后,騎兵團參加了大小數(shù)百次戰(zhàn)斗,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彭雪楓手中的一張“王牌”,威震著日偽軍的紅色鐵騎。彭雪楓的指揮才能、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騎兵團官兵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抗日戰(zhàn)爭作出了巨大貢獻。
毛澤東眼中“趙子龍式的虎膽英雄”
1932年的樂安事變后,彭雪楓得到了毛澤東的嘉獎,并被形容為“一身都是膽,是趙子龍式的虎膽英雄”。從那時起,彭雪楓一直跟隨毛澤東。
1938年9月初,毛澤東電示當時的河南省委軍事部長彭雪楓,要求他趁著日寇立足未穩(wěn)、國民黨倉皇撤退之機,出發(fā)開展豫東敵后游擊戰(zhàn)爭。雖然軍委參謀認為彭雪楓手中的部隊只有不到400人,還不如“光桿司令”,需要更多時間準備,但毛澤東卻認為困難越大,彭雪楓就越有干勁。最終,彭雪楓率領373名戰(zhàn)士出發(fā)東征,而在短短幾個月內(nèi),他的部隊人數(shù)激增至近2萬人,并初步創(chuàng)建了豫皖蘇抗日根據(jù)地。
盡管當時中央首長對于部隊人數(shù)的劇增感到懷疑,但彭雪楓親自電復,證實前次統(tǒng)計無誤。此舉讓毛澤東感到欣慰,并堅信越是困難,彭雪楓就會越有干勁。
1939年11月,彭雪楓出任新四軍第6支隊司令員兼政委、豫皖蘇邊區(qū)黨政軍委員會主任,而新四軍當時既無餉源,也無后勤供應,但彭雪楓卻設法創(chuàng)辦了震撼民心的《拂曉報》,并通過群眾獻計獻策、動員開明紳士支援抗日部隊等方式讓新四軍走出了困境。
1941年1月28日,彭雪楓出任新四軍第14師師長、政委兼淮北軍區(qū)司令員。當時,他只有34歲,成為了新四軍中最年輕的師長。
以身殉國
1944年9月10日,彭雪楓在夏邑縣彭溝涯小學帶領張震和吳芝圃等人研究攻打八里莊的漢奸、土匪李光明部時,不幸中彈犧牲。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讓所有人都感到難以承受。事實上,在他犧牲前僅僅10個小時,毛澤東還致電稱:“中原各部作戰(zhàn)之配合,通歸彭雪楓指揮?!钡弥硌鳡奚南⒑?,毛澤東情緒激動,心痛欲絕,不禁大聲喊出:“小小八里莊,竟然損我一員大將!”
彭雪楓的犧牲也讓張震、吳芝圃等人倍感焦慮和緊張,他們急忙向后方的鄧子恢匯報此事。鄧子恢得知消息后,也無法掩飾內(nèi)心的悲傷,不過為了不影響士氣和保護彭雪楓身懷六甲的妻子林穎,鄧子恢決定秘密處理彭雪楓的遺體。
鄧子恢派人到王白樓一戶大地主家,購買了一副上好的棺材,將彭雪楓遺體悄悄地用船送回4師師部駐地,在洪澤湖畔安放。不僅如此,他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以彭雪楓的名義對外發(fā)布文告、命令。
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楓犧牲的消息才被公之于世。次日清晨,淮北各界七千余人前往洪澤湖畔,恭迎彭雪楓靈柩。從洪澤湖到半城,沿途數(shù)十公里,無論部隊機關還是平民士紳,都在靈柩經(jīng)過之處設案致祭。他們擺上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兩樣東西:一碗清水,一面明鏡。這是淮北人民的最高禮節(jié),表達了彭雪楓一生清白正直、明察秋毫的品質(zhì)。
2月7日,中共中央為彭雪楓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在延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率領各界代表1000余人親自前來,向彭雪楓的遺像鞠躬、默哀。禮堂門口高懸著一副挽聯(lián):
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國;
打日寇,打漢奸,千百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