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的沈陽街頭,總能看見圍擋一路向前延伸,挖土機續(xù)作業(yè)。市府大路、東中街、東西高架……市區(qū)數(shù)十條主次干道都在施工,讓不少市民直呼“出行難”。當這場大規(guī)模的道路改造后,沈陽將呈現(xiàn)怎樣的新貌?背后有何深意?
數(shù)十條主次干道施工 市民直呼“出行難”
今年沈陽計劃實施15條以上街路更新工程,總長度35公里以上,預計涉及市府大路、東北大馬路、東陵路、汪河路、中水街、大西路、敬賓街、華山路、沈遼路、三經街、中山路、十一緯路、建設大路、祝科街、德增街、大北關街等。
同時,對東西高架橋、公和橋、沈海立交橋、白山立交橋、零公里立交橋5座橋梁實施加固改造。
另外,沈陽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yè)基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年代較早,目前既有建成區(qū)基礎設施(尤其是地下管線)老化問題日益突出。今年沈陽對燃氣管線、供水管線、排水系統(tǒng)等也在進行改造。
此外,城市擴張、產業(yè)升級、智慧城市建設等,對電力、通信等管線的容量和覆蓋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進行必要的增容、新建或改造。
如此多的施工項目,加之沈陽還有4條在建地鐵,新建快速路高架橋等,造成了我們看到沈陽哪哪都在修路的情況,網(wǎng)友也調侃到“在沈陽上班堪比馬里奧闖關”!
這其中市府大路是今年沈陽街路更新工程的重點項目。
市府大路更新改造工程西起勝利大街,東至東一環(huán)(滂江街),目前市府大路段基本改造完成,北順城路、津橋路沿線還在施工中。
整個項目改造完成后,最直觀的變化將是道路本身,舊有路面上駕駛舒適性較差,胎噪較大,接縫處易損、破損修復難度高且周期長,而鋪設新的瀝青路面行車時則相對更為平穩(wěn)安靜,整體改造后市府大路對開車、騎車、步行都非常友好。
另外,8月底前,南陽湖街快速路工程、雪松路跨線橋工程將竣工通車,公和橋、東西高架橋、沈海立交橋、白山立交橋4座老舊橋梁加固改造工程將實現(xiàn)主線通車。
密集的施工點讓沈陽城市交通進入“陣痛期”,陣痛之后,當圍擋拆除的蛻變則更值得期待。
這場大規(guī)模的道路改造,背后其實是國家政策資金支持下的城市有機更新。
沈陽從大基建轉向大維修時代
今年以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一些情況,中國鐵路沈陽局砸417億改造東北交通動脈;多條公路宣布收費期限延長;國鐵集團宣布高鐵漲價,漲價線路高鐵車組的普遍服役年限超過十年,例如8月2日起,京沈高鐵票價上漲等。
這些事件背后實際上說的是同一個問題——基建老齡化。
圖片來源:沈陽發(fā)布
就如我們看到沈陽主城的街路總在修一樣,很少看見新市府修路,像東西高架橋、公和橋、沈海立交橋,這些道路橋梁時間久了自然需要養(yǎng)護維修。
此前的幾十年,無數(shù)的快速路、鐵路、高速等項目建成,各個城市包括沈陽迎來“大基建”時代,隨著近幾年土地財政難以為繼,中央政策收緊,“大基建”時代過去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基建老齡化。
針對這一問題,從2024年起,中央財政支持部分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沈陽是東北地區(qū)唯一入選城市。
從街路更新工程,到老舊小區(qū)改造、市政設施更新,再到水煤熱燃管道更換,沈陽這一輪大規(guī)模更新改造的“新基建”,必將帶來新的財富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