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仟煜 記者 李超)暑運即將結束,蘇北大地熱浪未消。8月28日19時許,當城市漸次沉寂,連云港——這座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依然躍動著忙碌的身影。
據(jù)統(tǒng)計,今年7月,連云港中歐(亞)班列開行77列,同比增長3.5%;全年累計開行已突破500列。
上鐵集團徐州電務段云臺山檢測值守點的車載信號工譚論,帶著兩位90后徒弟房席冰和湯文博,疾步走向轟鳴的DF7C-5159號調車機車。三人身影沒入夜色,如同匯入鋼鐵絲路的萬千微光中的一束。
徐州電務段車載設備車間職工譚論(中)為青工示范機車車下車載設備巡檢作業(yè)。 受訪者供圖
“工具齊全、時鐘精準、防護燈到位……”譚論一絲不茍地核對著設備清單。“人要精神、物要整潔、活要標準、業(yè)要精通”十六個大字不僅是貼在墻上、印在書中的班組精神,更是刻進骨子里的職業(yè)信念。
這個僅有5名電務職工和6名機務職工的小小值守點,肩負著連云港地區(qū)全部中歐班列、電煤專列等調車機車的信號設備檢測任務,是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神經末梢”的守護者。
“時鐘正確!”“信號正常!”19時30分,機車機械間熱浪翻滾,溫度逼近50攝氏度。譚論半跪在狹窄空間里,手持攝像手電,逐項完成60多項檢測。他一邊嚴格執(zhí)行“手比、眼看、口呼”作業(yè)標準,一邊為徒弟講解要領。汗珠順著額角滾落,工作服早已濕透,緊緊貼在背上。
檢測結束不久,對講機里傳來新的指令:“DF8B-5443號機車速度信號波動,立即排查!”值守點負責人趙磊打開備品柜,上百件工具排列整齊、隨時待命。
20時50分,DF8B-5443號機車緩緩入庫。趙磊、譚論迅速帶著同事們登車,分頭檢測,很快鎖定故障——速度傳感器電纜虛接。更換備件、拆解安裝、功能試驗,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汗水順著信號工們的下巴滴落在設備上,很快蒸發(fā)。
徐州電務段車載設備車間職工譚論登乘機車進行車載設備巡檢維護作業(yè)。 受訪者供圖
21時許,故障排除。譚論顧不上擦汗,抓緊時間指導徒弟湯文博進行實操練習。“名師帶徒”在這里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日夜不斷的技藝傳承,是“用心點亮信號燈”精神的接力。
8月29日清晨,朝陽初升。DF8B-5443號機車披著晨光鳴笛啟程,新的一列中歐班列正等待調車作業(yè)。云臺山麓,微光成炬。一群默默無聞的“信號衛(wèi)士”的精細檢修,為中歐班列開行增添了堅實而溫暖的底色,守護著新亞歐大陸橋的強勁脈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