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
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8月28日,本該飛赴華盛頓進行新一輪貿(mào)易磋商的日本經(jīng)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卻在登機前數(shù)小時突然宣布取消行程。這個戲劇性的轉折,讓本就緊張的美日談判再添火藥味。
據(jù)《日經(jīng)亞洲》披露,真正的導火索來自白宮內部消息:特朗普準備動用總統(tǒng)行政令,強行要求日本擴大采購美國大米,并進一步削減農(nóng)產(chǎn)品關稅。對于以大米為政治生命線的自民黨來說,這無異于觸碰了“高壓線”。
錢換喘息?還是被套牢?
自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后,日本就被迫拉上了談判桌。7月底,雙方對外宣布“達成協(xié)議”:美方聲稱汽車關稅將從25%下調至15%,而日本承諾設立5500億美元規(guī)模的對美投資框架。
乍一看,這是一次“用投資換市場”的妥協(xié)。但仔細拆解會發(fā)現(xiàn):美國并未給出關稅下調的時間表,協(xié)議更沒有法律效力。換句話說,日本砸下的是真金白銀,而美國給出的卻只是模糊的口頭保證。
更諷刺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甚至直言,這筆投資是“日本政府對特朗普和美國人民的獻金”。在美國大選臨近的時間點,這種說法既滿足了特朗普的選民宣傳,也進一步削弱了日本的談判底氣。
大米:日本絕不能退的底線
**農(nóng)業(yè)選區(qū)是自民黨的基本盤,而汽車產(chǎn)業(yè)則是出口支柱。**兩者之間若被迫二選一,幾乎等同于政治自殺。
因此,當特朗普意圖用一紙行政令壓迫日本開放大米市場時,日本政府終于“亮劍”——不僅取消了高官訪美行程,更是在國際輿論場釋放了強硬信號:盟友也有不可觸碰的底線。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自民黨糧食安全委員會早已表態(tài),“為汽車讓出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完全不可接受”。更有議員直言:“若政府敢動大米,內閣就等著垮臺?!?/p>
日本策略正在轉彎
赤澤亮正雖然強調“后續(xù)工作還會繼續(xù)”,但他本人不會再親赴華盛頓。背后的含義很清楚:日本正在調整策略——既不徹底對抗美國,但也不再輕易吞下不平等條款。
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政府近期的對美表態(tài)也悄然硬化。他罕見地公開表示:“這是一場事關國家利益的戰(zhàn)斗,日本決不能被小瞧?!弊鳛橐幻L期被視為“親美派”的首相,這樣的言辭本身就是政治風向標。
特朗普的“政績焦慮”與反作用
2025年美國大選迫在眉睫,特朗普急需一份漂亮的“外交成績單”。然而,他的強壓式談判不僅激起了日本的反彈,也在全球范圍內制造了更多摩擦。
從歐洲到東南亞,越來越多國家在面對美方的高壓手段時,開始探索“延遲、繞行或結盟”的新策略。日本的臨陣叫停,只是這股暗流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結語:博弈才剛剛開始
這場美日貿(mào)易談判,看似圍繞汽車與大米,實則牽動兩國的產(chǎn)業(yè)命脈與政治穩(wěn)定。日本這次“不空手而去”,不僅是一次外交技術操作,更是一次明確的政治宣言:金錢可以談,但尊嚴與基本盤不能碰。
可以預見,美日之間的這場無聲戰(zhàn)爭還遠未結束。未來,雙方如何在政治選票、產(chǎn)業(yè)利益和盟友關系之間找到平衡,將決定這場博弈的走向。
你怎么看?如果你是日本領導人,你會選擇保大米還是保汽車?歡迎在評論區(qū)寫下你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