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肺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肺癌病例總數(shù)的 85%。近年來,已開發(fā)出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治療策略,然而,其 5 年總生存率仍然很低,估計在 21%-31% 之間。因此,迫切需要開發(fā)出更新的治療手段。
近日,天津醫(yī)科大學姚智/劉冉團隊在 Cell 子刊Cell Reports上發(fā)表了題為:C19orf12 inhibits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enhances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metformi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相關的C19orf12基因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高表達并與預后不良相關,高水平的 C19orf12 會抑制線粒體功能,并增強二甲雙胍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抗腫瘤作用。
代謝重編程有助于腫瘤的進展和轉移,這為癌癥治療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可利用途徑。腫瘤細胞攝取葡萄糖并產(chǎn)生過量乳酸,即便在充足的氧含量條件下也是如此。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有氧糖酵解,也叫做瓦伯格效應(Warburg effect),被廣泛認為是癌癥的一個標志。然而,腫瘤中的代謝重編程不僅限于瓦伯格效應,因為癌細胞必須平衡其能量需求與同樣重要的大分子生物合成需求以及氧化還原穩(wěn)態(tài)的維持。新出現(xiàn)的證據(jù)表明,線粒體代謝在滿足這些需求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它成為癌癥治療的一個頗具吸引力的靶點。
C19orf12位于人類 19 號染色體上,其編碼一種跨膜蛋白,在線粒體膜蛋白相關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MPAN)中發(fā)生突變,在 MPAN 中,
C19orf12突變會導致線粒體缺陷、鐵過載、脂質過氧化和鐵死亡。此外,
C19orf12還被發(fā)現(xiàn)在 人類乳腺癌和卵巢癌中存在擴增現(xiàn)象,但我們?nèi)圆磺宄鋵Π┌Y的影響,目前也尚未有關于
C19orf12誘導腫瘤發(fā)生的報道。因此,
C19orf12的全部功能仍有待確定。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與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相關的C19orf12基因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表達上調(diào),且 C19orf12 表達水平升高與非小細胞肺癌預后不良及轉移潛能增強有關。
高水平的C19orf12抑制線粒體呼吸作用,并減少通過三羧酸循環(huán)(TCA)的葡萄通量。從機制上來說,C19orf12 與LRPPRC蛋白相互作用并抑制其生物學功能,從而下調(diào)線粒體電子傳遞鏈(ETC)基因的表達。
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C19orf12 通過協(xié)同抑制線粒體呼吸作用,增強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對二甲雙胍(metformin)的抗腫瘤效應的敏感性。
該研究的核心發(fā)現(xiàn):
C19orf12 在非小細胞肺癌中高表達且與不良預后相關;
C19orf12 調(diào)控線粒體功能并驅動葡萄糖代謝重編程;
C19orf12 通過 LRPPRC 下調(diào)線粒體電子傳遞鏈復合物 I 和 IV 的表達;
C19orf12 增強了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對二甲雙胍抗腫瘤作用的敏感性。
總的來說,該研究突顯了C19orf12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作為線粒體代謝調(diào)控因子的作用,并表明了其表達水平升高可作為預測對二甲雙胍治療反應改善的生物標志物。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5)00934-9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