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經(jīng)常聽到很多人說,情緒穩(wěn)定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定海神針
實際上,沒有人生來就情緒穩(wěn)定,所有穩(wěn)定背后所隱藏的,不過是一次次體驗過后的自我反省和救贖罷了
也只有真正經(jīng)歷和感受之后,我們才恍如重生,然后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方式
認識一位媽媽,她是我見過所有情緒穩(wěn)定里的之最,不管孩子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又或者闖下了怎樣的禍端,她都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平靜
我問她“為什么那么平靜”,她告訴我“脾氣暴躁也是一種病,還是屬于心理上的無助和安全感缺乏”
原來,這位媽媽和很多普通媽媽一樣,之前也經(jīng)歷了很多和孩子針鋒相對的親子隔閡,可自從她意識到問題并且覺醒后,情緒才慢慢得到了應(yīng)有的平衡與穩(wěn)定
在這里,結(jié)合例子中的經(jīng)驗,蘭媽還特意總結(jié)了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媽媽的核心內(nèi)容:沒有捷徑,只需要戒掉影響你情緒的一些小毛病
比如,以下幾個容易產(chǎn)生心理陰影、情緒干擾的壞毛病,早點戒掉了,自然就會慢慢成為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了
01
戒掉輕易的掏心掏肺
父母和孩子之間,和所有的社交關(guān)系一樣,都是需要相互磨合,更是一段雙向奔赴的旅程
如果這段感情,只是一個人一如既往地付出和掏心掏肺,那結(jié)果必然會出現(xiàn)一方付出過度的內(nèi)心失衡,另一方又得到太多的患得患失,一旦某一次得到的不如之前,就會出現(xiàn)“忘記你所有好”的白眼狼心理
蘭媽認識的一個單親媽媽就是如此
一個人拉扯著孩子長大,為了讓孩子過上好日子,心里面有安全感,她每次都是撿最好的東西滿足孩子
本以為,花最貴的錢,吃最好的飯,讀最好的學校,孩子就能體諒到媽媽的不容易
不曾想,媽媽掏心掏肺付出換來的結(jié)果,居然是孩子因為一雙2000元的高定鞋沒買到,就氣呼呼地指著媽媽大叫說:“我沒有你這樣的媽媽,真摳門,你看看別人家的媽媽,要什么都給自己孩子買”
那一刻,媽媽只覺得世界都塌了,明明一心一意付出的女兒,明明什么都是撿最好的去滿足,為什么孩子反而會如此厭惡她呢
事實上,這就是所謂的貪得無厭人性,當你擁有一顆糖果時,還想著擁有第二、第三,甚至一整箱的糖果
可這個世界上,除了憑本事和努力換來的成果,其它的所有贈予都是有限的,如果只索取、不懂得滿足和感恩,那任何關(guān)系的盡頭都是矛盾和對立的纏繞
所以,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一定要懂得戒掉輕易的掏心掏肺
當然了,這里戒掉的掏心掏肺,并不是指我們要對孩子多么苛刻和嚴厲,而是讓孩子明白“任何關(guān)系都應(yīng)該是雙向奔赴的”:
?比如,孩子讓你給她買顆棒棒糖,當孩子拿到嘴正在吃時,別忘了調(diào)皮地跟孩子提要求說:“我也要吃”,那么等到了后面,孩子吃什么東西時都會下意識地跟你一起分享
?又或者,孩子向你提要求“給我買xxx東西”時,你也跟孩子提要求說“如果我給你買了,有什么好處呢?要不然今天的晚飯你包了吧”,而在這種對等需求的交換下,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自然才會慢慢形成雙向奔赴的結(jié)果
02
戒掉毫無底線的心軟
小時候最討厭聽到父母說:“別人能吃的苦,你為什么吃不了”
然而,等到真正長大后才明白,父母當時的忠言是多么的悅耳和在理,可當我們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待時,結(jié)果也早已經(jīng)截然不同了
認識一個女孩,小時候一聽到媽媽說“姑娘家就要學會多做飯,將來走到哪里都餓不到”
可女孩每次一聽到這里,就覺得媽媽是想偷懶,故意把洗碗和做飯的活兒留給她
于是,整個童年里,她除了和媽媽犟嘴,就是想盡辦法偷懶、避免做家務(wù)活
而長大之后,女孩也一如既往地討厭做飯,每個月的工資剛發(fā)下來還沒有捂熱,就要拿去還上個月欠下的負數(shù)
特別是已經(jīng)工作十幾年了,問起存款時,給出的回答也是“存款沒有,負數(shù)的欠款倒是好幾位”
對此,可能很多人覺得“這不就是妥妥的月光族嗎?用未來的錢滿足當下的消費”
也有人覺得“這樣的負數(shù)生活會很累”,每天爬起來的牛馬生活都是為了還債
可對于把“欠款”當成消費的女孩來說,居然成了“憑本事借來的錢,為什么要還”的扭曲和厚臉皮心態(tài)
沒錢了就借,還錢時就找父母,父母若不給,剩下的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口角爭執(zhí)
直到母親被氣得抱頭痛哭,才意識到“真后悔之前沒有狠下心好好管教”
是呀,父母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生養(yǎng)、和管教之責,還有來自品行和教養(yǎng)方面的任務(wù)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里動不動就對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那將來到了社會上又能做出什么樣的大成就呢
所以,不管孩子成績?nèi)绾?,成長的品行教養(yǎng)是一定要嚴管嚴教
而我們媽媽要做的,也應(yīng)該是戒掉毫無底線的心軟,就像家里面的家務(wù)活,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舍得”去用
男孩用出來的是責任擔當,女孩用出來的就是賢良淑德
03
戒掉一錯再錯的忍讓
你的孩子是什么樣,也許不會因為你的一句話就改變,但絕對會因為你的行為而不知不覺間產(chǎn)生一定的潛移默化影響
快開學了,朋友的女兒還在埋頭補作業(yè)
不知道為什么,明明什么時候抬頭看孩子,孩子都是坐在書桌前寫作業(yè)的
可一天兩天、三天四天過去,當你想檢查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孩子根本就拿不出東西
一瞬間,朋友也怒了,她氣急敗壞地質(zhì)問孩子:“作業(yè)呢,都寫快一個星期了,為什么作業(yè)還剩那么多,你這幾天都在干什么呢”
而孩子自始至終都是一句話“我寫了”
再說些什么,孩子就情緒暴躁起來,不是順勢破罐子破摔地不寫作業(yè)了,就是直接口出惡言地對媽媽大吼“你有病呀,煩不煩”
記得每次說到這里,朋友都是滿臉的恨鐵不成鋼,似乎一世英名都毀在孩子身上了
事實上,親子對話最大的危險障礙,莫過于一個問“你寫什么了”,另一個說“我寫了”的對話框
如果孩子真的足夠自覺,那作業(yè)就無須檢查
如果作業(yè)真的質(zhì)量在線,也更無須刻意的質(zhì)問聲音了
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那一刻,就說明教育方法也出現(xiàn)問題了
比如,想要了解孩子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時就不要再問“作業(yè)寫完沒有”,而是戒掉一錯再錯的忍讓,直接告訴孩子:“作業(yè)時間已經(jīng)過了,拿來我看看你的勞動成果吧”
在這里,為了避免孩子偷奸?;匦幼鞑粩?,蘭媽還要提幾個建議:
1、制作一張時間計劃表,讓孩子每天按照計劃表上的時間去完成對應(yīng)的任務(wù)
2、家長要起到嚴格的監(jiān)護責任,說好了什么時候?qū)懲曜鳂I(yè),就絕對不讓孩子拖到第二天
3、每天按時查閱孩子的作業(yè)質(zhì)量,每篇作業(yè)上還需要標上對應(yīng)的日期,和完成作業(yè)的小紅花獎勵
4、小紅花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后,可以用來兌換神秘禮品
04
戒掉沒有原則的溺愛
小時候,每次看到隔壁同齡的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給什么時,總是會羨慕,總覺得那就是真正的愛
可直到自己也生了小孩后才明白,溺愛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要電視就開,要零食就給,什么都順著孩子,不用應(yīng)付孩子的各種無理取鬧,也不用費心費力地講大道理…
事實上,真相并不是順著孩子比拒絕孩子簡單,而是短暫的偷懶罷了
比較典型的例子:
有一位媽媽,出差前把女兒交給奶奶照顧一段時間
沒想到,回家之后,女兒居然不愿意再和媽媽睡在一間臥室了,原因是媽媽總是煩人地嘮叨,而奶奶什么都不說、什么事情都順著她
有那么一次,因為習慣糾正的問題,女孩和媽媽大吵一架,女兒讓媽媽出去上班別回家了,媽媽瞬間被冰冷的言語刺激得心寒意冷
一氣之下,媽媽就搬出去住在公司的宿舍,抱著“眼不見為凈”態(tài)度得到了短暫的平靜
結(jié)果呢,不到一個月時間,奶奶打電話說“管不住孩子”,老師打電話說“孩子不交作業(yè)”,同學家長打電話說“孩子講臟話打人”…
一瞬間,當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一起時,這個媽媽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再看著孩子動不動用兇惡眼神看向自己的表情,媽媽也瞬間明白了一個道理:小樹不修不直溜,孩子身上的問題也并不會因為看不到就不存在
正如,身為媽媽的職責一樣,誰都可以不管孩子,唯獨媽媽不可以
既然如此,那媽媽想要穩(wěn)定的情緒,就必須要戒掉沒有原則的溺愛,包括例子中怕孩子反感的短暫逃離
不管什么時候,又或者遇到什么事,身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我也一定也要明白:愛孩子歸愛孩子,但沒有原則的要求是一件也不能答應(yīng)
能堅守住底線,并且讓孩子明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
比如,必要的時候最好也是由爸爸媽媽親自帶小孩,在不斷的正向教育、和正向引導灌輸方面,其實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也并沒有那么糟糕的
那么,關(guān)于情緒穩(wěn)定媽媽需要戒掉的一些毛病,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