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就在幾周前,美國還以影響中美貿(mào)易談判為由,婉拒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賴清德的過境請求。
然而菲律賓卻反其道而行,大開綠燈讓臺灣外事負責人林佳龍堂而皇之地竄訪馬尼拉,甚至安排與政府官員會面。
連美國都要掂量掂量的事,菲律賓憑什么如此大膽?那既然這么做了,就要付出代價。
作者-水
玩火者的狂歡
你說奇怪不奇怪,連謹慎如美國都不敢碰的紅線,菲律賓居然踩了。
2025年8月下旬,一個名叫林佳龍的人以基金會負責人身份悄然現(xiàn)身馬尼拉。
表面上看,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商務活動,討論半導體合作、勞工議題,甚至連臺灣方面都極力淡化政治色彩。
可問題是,這個基金會負責人的真實身份,是臺灣當局的外事負責人。
更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是,菲律賓政府不僅沒有阻止,反而默許配合。
要知道,就在此前不久,美國政府可是實實在在地給臺灣潑了一盆冷水。賴清德原本計劃順道過境美國,結(jié)果被特朗普政府一口回絕。
理由很簡單:不想影響中美貿(mào)易談判。連向來強勢的美國都要考慮中國的感受,菲律賓哪來的底氣?
更耐人尋味的是,中國外交部的反應。這次不是常規(guī)的抗議,而是罕見的雙渠道交涉。
什么叫雙渠道?就是北京和馬尼拉同時發(fā)聲,這在外交實踐中是相當嚴重的信號。
通常情況下,外交抗議只走一個渠道,但這次中方選擇了雙管齊下。這說明什么?
說明中國真的生氣了,而且是那種忍無可忍的生氣。
外交部發(fā)言人的措辭也格外嚴厲:菲律賓此舉嚴重違反國際關(guān)系基本準則,為臺獨分裂勢力提供舞臺。
賭徒的心理
要理解馬科斯的選擇,得回到南海這個源頭看看。
說句心里話,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真的是越來越捉襟見肘了。
自從馬科斯2022年上臺以來,在南海的各種小動作就沒停過。仁愛礁那艘破軍艦坐灘都26年了,還在那裝模作樣。
1999年那會兒,菲律賓用技術(shù)故障為借口,把馬德雷山號給擱淺在那了。這一擱,就是二十多年。
更過分的是,菲律賓還偷偷摸摸地在上面搞建設。晚上用偽裝漁船運鋼筋水泥,把船艙填得結(jié)結(jié)實實。
甲板上裝太陽能板,建活動板房,這哪里是什么擱淺軍艦,分明是海上據(jù)點。
可這些年下來,菲律賓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難辦。中國海警的執(zhí)法越來越嚴格,補給船隊屢屢被攔截。
就在今年8月26日,中國的拖船出現(xiàn)在仁愛礁附近,距離那艘破船只有5海里。
這個信號再明顯不過:中國的耐心快用完了,隨時準備動真格的。
更讓馬科斯心慌的是,美國的支持力度明顯在減弱。特朗普見到馬科斯時,甚至當面說不介意菲律賓與中國和睦相處。
這話聽起來客氣,實際上就是在說:你們的事別牽扯我。馬科斯想用南海議題換取美國的經(jīng)貿(mào)支持,結(jié)果被潑了冷水。
在這種背景下,馬科斯政府急需找到新的籌碼。他們把目光投向了臺灣問題。
馬科斯天真地以為,只要在臺灣問題上制造麻煩,就能分散中國的注意力,甚至逼迫中國在南海讓步。
可他忘了一件事:臺灣問題是中國的絕對紅線,比南海問題更加敏感。
算盤打錯了
馬科斯這步棋,說得好聽是聲東擊西,說得難聽就是自尋死路。
先說說其他國家是怎么做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東盟鄰國,在臺灣問題上謹慎得很。
就連韓國,面對類似的臺灣官員訪問請求,都是果斷拒絕。人家心里清楚,這種事碰不得。
可菲律賓倒好,偏偏要特立獨行,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事情。
馬科斯還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菲律賓距離臺灣近,有僑民在臺,不可能置身事外。
這套說辭聽起來像那么回事,實際上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按這個邏輯,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是不是都可以對中國內(nèi)政指手畫腳?
說白了,馬科斯就是想給自己未來插手臺海事務找個借口。
可他嚴重誤判了一件事:中國對臺灣問題的底線,比他想象的要堅硬得多。
這些年來,中國在處理周邊關(guān)系時,一直秉持著以和為貴的原則。能談就談,能讓就讓。
但臺灣問題不一樣,這是絕對不能討價還價的紅線。任何試圖挑戰(zhàn)這條紅線的行為,都會遭到最堅決的回擊。
馬科斯顯然低估了這種決心。他以為中國會像在南海問題上那樣,保持克制和耐心。
殊不知,這次他踢到的不是軟柿子,而是鐵板。
更要命的是,菲律賓這么一搞,把自己在東盟內(nèi)部也給孤立了。
其他東盟國家私下都在搖頭:這個馬科斯,怎么越來越不靠譜了?
賬單來了
答案已經(jīng)寫在了中國的強硬反制中。
這次中國的反應,跟以往明顯不一樣。不再是常規(guī)的外交抗議,而是多管齊下的組合拳。
外交層面,雙渠道交涉已經(jīng)啟動,措辭之嚴厲前所未有。
軍事層面,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和中國海警同步出動,在南海戰(zhàn)備警巡。
這個信號很清楚:中國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哪個方向有挑釁,哪個方向就有回應。
更重要的是,中國這次的表態(tài)格外明確:菲方踩踏中方紅線的行為必將付出代價。
這不是什么外交辭令,這是實實在在的最后通牒。
從目前的情況看,菲律賓已經(jīng)開始感受到壓力了。
菲律賓外長趕緊出來撇清關(guān)系,說什么不知道林佳龍的具體行程,想要甩鍋。
可這種危機公關(guān),漏洞百出。既然不知道行程,為什么能安排政府官員會面?
更可笑的是,他們還想把責任推給美臺商會,說是商業(yè)性質(zhì)的活動。
這種說法連三歲小孩都騙不了。商業(yè)活動需要與財政部長正式會談嗎?
說到底,菲律賓這次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原本想著能夠一石二鳥,結(jié)果兩頭不討好。
美國那邊沒有因此增加支持,中國這邊卻徹底翻了臉。
按照目前的趨勢發(fā)展下去,菲律賓面臨的將不僅僅是外交孤立,還可能包括經(jīng)貿(mào)制裁。
中國是菲律賓最大的貿(mào)易伙伴,一旦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題,馬科斯政府怎么向國內(nèi)民眾交代?
更長遠來看,這件事可能會徹底改變中菲關(guān)系的性質(zhì)。過去二十年建立起來的互信基礎,可能毀于一旦。
古話說得好:多行不義必自斃。馬科斯這次的冒險,最終買單的還是菲律賓自己。
結(jié)語
小國的政治投機從來都是危險游戲,馬科斯以為找到了新籌碼,實際上是把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泥潭。
中國的耐心已經(jīng)耗盡,菲律賓若繼續(xù)一意孤行,必將在外交孤立中品嘗自釀的苦果。
面對這樣的鄰國,你認為中國還需要保持多大的戰(zhàn)略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