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上6點多
臨安區(qū)公安分局昌化派出所
接到緊急求助電話:
44歲的驢友陳某
因為大雨被困太子尖
找不到下山的路了
接警后,昌化派出所迅速響應,聯(lián)動分局低空警務作戰(zhàn)中心、消防、鎮(zhèn)村干部及狼行公益義警救援隊等20名救援人員展開緊急救援行動。
搜救人員1:有點冷了
搜救人員2:這是臨安山區(qū)的特色,下面熱,山上涼快。
搜救人員1:這么大的雨,我看來看去也難找的。
搜救人員2:他怎么走這樣的小路?
搜救人員1:喂,有人嗎?
搜救人員2:現(xiàn)在下雨了,十幾攝氏度了,冷死了。
經(jīng)了解,本地驢友陳某當天獨自前往太子尖探險“野路”,不料途中下起了大雨,氣溫驟降至10℃左右,隨著天黑他被困在海拔1200米的山里。當時警方的一架無人機也升空參與搜救工作。
臨安區(qū)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
副大隊長 陳鵬飛:
“都是山高林密,(人員)搜索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我們在太子尖驛站那里布置了一個智能無人機的機巢,起飛進行搜索?!?br/>
由于求助人所在的位置林密,加上當時環(huán)境溫度有點高,無人機上的熱成像探測遇阻。
于是低空警務作戰(zhàn)中心警力和現(xiàn)場民警對接,在確認求助人的手機電池充足后,讓他開啟手機上的光源信號引導指示,而無人機上升高度,擴大搜索范圍。晚上7點01分,無人機成功捕捉到手機的光源信號,通過經(jīng)緯度精準回傳定位,整個過程不到30分鐘。
當晚8點36分,根據(jù)無人機提供的定位救援人員在績溪荊州鄉(xiāng)交界的深山中找到了陳某。經(jīng)檢查,他除了輕微擦傷外并無大礙。隨后他被安全護送到太子尖驛站。
搜救人員:這條路太難找了,還好有(無人機)定位。人還好嗎?
陳某:沒大問題,謝謝。剛才有點失溫的感覺。
搜救人員:你們幾個人?
陳某:就我一個人。我想走個五天的。
搜救人員:走幾天?
陳某:打算走個五六天的。
搜救人員:就你這樣的裝備,你這是荒野求生!
臨安區(qū)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
副大隊長 陳鵬飛:
“因為接到警后,我們出警到上山,到了這個地方,就要將近一個小時。通過無人機快速出動,大大提高了搜救的效率。我們除了太子尖,還在我們臨安周邊的一些山區(qū),布置了有8個無人機機巢。”
警方再次提醒:戶外徒步,尤其未開發(fā)路線風險極高,地形復雜、信號弱,易發(fā)生意外。出行務必提前規(guī)劃路線、關注天氣、帶齊裝備,做好萬全準備。
杭州綜合頻道記者張敏、祝晉陶報道
值班編輯:張靈一審:張游錫
二審:陳瀟夏終審:舒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