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野的名將里,有位叫王集成的,跟王必成就差一個字,當年在野戰(zhàn)軍里地位可不低。王必成是 6 縱司令員,后來評了中將,王集成呢?他是 4 縱政委,跟 "葉王陶" 里的陶勇搭班子,按說這級別評個中將不算過分吧?可 1955 年授銜,他只得了個少將。要說這里面沒故事,誰信呢?
早年間王集成的資歷硬得很,"雙紅一" 出身,長征那會兒就當紅二師 6 團政委,楊成武、楊得志這些后來的上將,當時跟他職級差不多。到了陜北,他又升了紅 75 師政治部主任,這進步速度,在紅軍里可不常見??箲?zhàn)時他到了新四軍,跟著粟裕打了不少硬仗,解放戰(zhàn)爭在華東戰(zhàn)場更是表現(xiàn)突出,4 縱能成為華野王牌,他這個政委功不可沒。1949 年之后,他留在山東軍區(qū)當政治部主任,輔佐許世友,后來又去華東軍區(qū)空軍當政委,這職務,怎么看都該是中將的料。
可 1952 年出了檔子事,把這一切都攪黃了。新中國空軍剛起步,花錢的地方多,東南沿海又得備戰(zhàn),經費緊得厲害。王集成腦子活,尋思著不能光等著上面撥款,就組織官兵辦了個 "大建公司",搞基建創(chuàng)收。這主意在當時挺新鮮,效果也不錯,空軍建設的不少窟窿都靠這公司填了,大家還都夸他有辦法。
哪成想,沒多久 "三反" 運動來了,有人就把這事捅了上去,說他 "干部從商",用軍隊資源牟利。這帽子一扣下來,性質就變了。組織上一調查,給了個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你說這叫什么事?當初大家都覺得是好事,運動一來就成了錯,王集成這心里能不憋屈嗎?
1955 年授銜的時候,這事就成了繞不過去的坎。論戰(zhàn)功資歷,他比不少中將都不差,可檔案里有這么個處分,誰也不敢輕易給高了。最后評了個少將,其實已經算照顧了,真要是較真,說不定連將官都撈不著。更讓人唏噓的是,他當年的老部下黃火星、盧勝,都評上了中將,就他因為這事低了一級。
不過王集成也沒消沉,后來去鐵道兵當副政委,為修鐵路跑前跑后,干得挺起勁。他心里清楚,自己辦公司不是為了私活,是真為了部隊建設。好在 1978 年之后,不少歷史問題都翻了過來,他的事也查清了,組織上恢復了他的名譽。壓在心里二十多年的石頭落了地,這時候他都快七十了。
1983 年王集成在北京去世,活了七十六歲。想想他這一輩子,槍林彈雨里沒怕過,卻因為一樁好心辦的事受了這么多年委屈。你說這軍銜高低重要嗎?或許重要,但對他來說,能洗清冤屈,證明自己問心無愧,可能比什么都強。
參考文獻: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
《華東野戰(zhàn)軍戰(zhàn)史》
《鐵道兵史話》
《建國初期軍隊干部處分檔案選編》
《王集成將軍回憶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