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2025年,天津的秋風剛起,北京的禮炮聲還在回蕩:
亞美尼亞代表團前腳在上合天津峰會與俄方“一對一”對上表,后腳就在北京與中國升格為戰(zhàn)略伙伴關系;
翻過一張日歷,巴基斯坦—亞美尼亞互換公報,正式建交。
三步連招,南高加索的小國把“多元外交”玩成了“立體棋”。
但問題也來了:這波“贏麻了”,是加了安全穩(wěn)壓器的長期紅利,還是一次高難度平衡術?
一天之內把“多線敘事”裝進同一張日歷
2025年的天津上合峰會,媒體鏡頭的焦點之一無疑是莫迪,看他和東南亞國家談笑風生,和普京車上熱聊一小時,和中方領導人握手問好。
這邊莫迪風光無限,那邊被莫迪四連拒的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不斷發(fā)文控訴莫迪。
可以說,上合這個舞臺上,莫迪收獲頗多,也再次在國際上好生風光了一把。
但國際這個舞臺上,焦點從來不是唯一,亞美尼亞這個南高加索國家,來參加一個峰會,一天之內,三條外交成果線,刷屏國際。
8月31日的天津,新華社發(fā)布了一紙重磅:中國與亞美尼亞決定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
文本既是路線圖,也是定心丸——互相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彼此不從事?lián)p害對方核心利益的活動。
亞方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中方支持亞方的政治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邊界不可侵犯。
與原則并行的,是一攬子可落地的經(jīng)貿與人文項目,歡迎其“和平十字路口”構想。
雙方將把“一帶一路”和“和平十字路口”對接推進,把宏大愿景落到經(jīng)貿、科技、數(shù)字、教育、旅游、執(zhí)法安全等具體合作上。
這些安排,為亞美尼亞“以小博大”的發(fā)展議程,提供了來自東方的結構性支點。
此外多邊層面,中方聲明歡迎亞方加強同上合組織合作、并歡迎亞方加入亞投行。
這意味著亞美尼亞在融資工具箱、基礎設施與可持續(xù)投資方面獲得更多元的制度化渠道。
在區(qū)域安全與互聯(lián)互通議題上,也能把自身“中樞位置”的想象,放進可交互的機制平臺里去檢驗。
同一天的新聞流中,亞美利亞這邊高興得還未合攏嘴,另一則“歷史性一步”就被迅速刷屏。
從舊對立到新連接的雙向試探
2025年8月31日,巴基斯坦與亞美尼亞宣布建交,雙方在聯(lián)合國憲章原則框架下,決定在經(jīng)濟、教育、文化與旅游等領域展開合作。
對熟悉南高加索與更大中東地緣格局的人而言,這絕非“常規(guī)新聞”。
因為僅在五年前,巴方仍就納卡問題公開支持阿塞拜疆,并要求亞美尼亞停止軍事行動。
如今轉而宣布建交,是對“歷史對立條件”的再評估,也是對“現(xiàn)實利益組合”的重新排列。
把時間線拉長看,建交并不自動意味著戰(zhàn)略同盟,更不是對舊立場的“全盤翻轉”。
但它至少說明,在地區(qū)穩(wěn)定—交通走廊—多邊合作的議題上,雙方愿意把“零往來”升級為“可溝通”。
對于亞美尼亞而言,向南打開一個潛在合作口岸,有助于在“和平十字路口”的愿景里引入更多變量。
對巴基斯坦而言,優(yōu)化與南高加索的外交邊界,也可能在更廣闊的經(jīng)貿與多邊議程上獲得回報。
而同一天亞美尼亞的外交成果還在推進。
上合峰會期間,普京與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在天津進行了一對一會談。
“很久未見、議題充實、對話活躍”的表述,既是禮貌性的外交語言,也投射出現(xiàn)實訴求。
在經(jīng)歷俄亞關系近年來持續(xù)緊張后,雙方需要一個“低門檻、可控成本”的場合對表,至少把“安全與邊界”的核心關切講清楚。
但俄亞關系走到“緊張—緩和”的拐點,并非一夜之間,而是三層結構性原因疊加后的必然回環(huán)。
亞不“脫俄”,也不“單西”的現(xiàn)實約束
第一層,是安全承諾與現(xiàn)實落差。
2020年納卡戰(zhàn)爭及其后續(xù)沖突,亞美尼亞對集體安全體系與俄方角色抱有“托底”預期。
然而在2023年阿方“反恐行動”收回納卡、俄維和部隊未能阻斷局勢惡化后,這個預期迅速塌方。
對埃里溫而言,最核心的“紅線問題”沒被守住,安全依賴便轉化為政治不信任,由此進入與莫斯科的互相指責不信任的局面。
一邊追問“你為何不作為”,一邊又強調“亞美尼亞反俄情緒早就存在。
這就埋下了緊張的底層邏輯。
第二層,是外交走向與價值取向的錯位。
與俄關系惡化后,亞美尼亞一方面加速“多元外交”——與歐盟對接改革議程、參加華盛頓北約峰會、與美方展開制度化合作。
另一方面又做出極具象征意義的舉動,比如批準《羅馬規(guī)約》,在道義與法理層面對俄形成壓力。
疊加與美歐的軍事訓練/演訓合作、對烏人道支持等議題,使莫斯科感知到亞方“正在脫俄”的強烈信號——哪怕埃里溫的真實政策是“對沖而非倒向”。
這種信號與意圖的錯位,推動雙邊進入輿論與政治層面的“冷對冷”。
第三層,現(xiàn)實利益的倒逼,亞方經(jīng)過“西向加速”后也發(fā)現(xiàn),安全替代短期難以到位,現(xiàn)實倒逼與俄“化解矛盾”。
另一方面,俄方在外部戰(zhàn)線拉長的情況下,也需要穩(wěn)定南高加索的周邊環(huán)境,避免新的不確定性溢出。
雙方在成本—收益再評估后,都有動力把關系從“對抗敘事”拉回“可治理狀態(tài)”。
于是2025年8月31日的上合峰會,普京在和帕希尼揚會晤時,雙方不約而同的用積極、高興、良好的伙伴關系來形容這場談話。
不過,會談并不等于“徹底和解”,但它打開了“從對立敘事到可管理分歧”的窗口。
這與亞美尼亞戰(zhàn)略社區(qū)的判斷并不矛盾:與俄關系惡化但未越紅線,短期不現(xiàn)實完全脫鉤。
一方面,地區(qū)安全威脅并未消退;另一方面,任何激進的結構性轉向,都可能給本已脆弱的安全環(huán)境帶來二次沖擊。
因此,“一對一會談”的最大價值,在于為下一步“議題化、清單化”的談判預留空間。
回看,亞美尼亞一天之內三條線并行,勾勒出一張“不脫俄、不單西、深耦合東向與多邊”的路線圖。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亞美尼亞共和國關于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新華社,2025-08-31
巴基斯坦與亞美尼亞建立外交關系, 央視新聞客戶端,2025-09-01
巴基斯坦與亞美尼亞建立外交關系,光明網(wǎng),2025-09-01
上合天津峰會|普京與亞美尼亞總理一對一會談,澎湃新聞,2025-08-31
專訪|亞美尼亞政經(jīng)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席談亞俄關系生變:不是“脫鉤”,應擴大多元外交,澎湃新聞,2024-03-18
巴基斯坦公開支持阿塞拜疆,要求亞美尼亞停止軍事行動,界面新聞,2020-09-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